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日渐风行的陪读折射出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课题组对张掖市甘州区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随迁型陪读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陪读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家长和学生对陪读所持态度不同,陪读学生心理压力普遍较大,陪读后多数学生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仍有少数学生成绩无明显变化,甚至下降,陪读学生多数自认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但得不到家长的认同,陪读双方娱乐方式单一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家长等方面对陪读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农村学校家长陪读现象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农村学校家长陪读保证了农村学生的生活起居和交通安全,但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相关问题。农村学校陪读家长因为陪读而导致经济压力增大,文化适应冲突加大,不能有效融入城市生活,造成陪读家长心理压力剧增。只有减缓农村学校陪读家长的心理压力,才能更好地发挥陪读的作用,促进陪读家长面向城镇的再社会化,真正实现家长陪读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农村学校陪读家长的心理压力,分析了相应的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迁型陪读是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随学生离开原居住地,进入乡镇或城市,在乡镇或城市中小学附近租房居住来长期照顾学生的一种现象。调查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陪读现状,从随迁型陪读对陪读家庭、被陪读学生和学校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家长理性对待陪读。  相似文献   

4.
农村学校家长陪读现象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农村学校家长陪读保证了农村学生的生活起居和交通安全,但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相关问题.农村学校陪读家长因为陪读而导致经济压力增大,文化适应冲突加大,不能有效融入城市生活,造成陪读家长心理压力剧增.只有减缓农村学校陪读家长的心理压力,才能更好地发挥陪读的作用,促进陪读家长...  相似文献   

5.
陪读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古时就有书童陪读的事。历史上"孟母三迁",是为孩子选择好的学习环境,其实就是陪读,所以,陪读不是新问题。陪读是为了给孩子选择好环境、好学校、好老师而产生的现象,是新环境、新形势下的特殊教育现象,是人们重视教育的表现。一般陪读指农村的孩子到城镇或县城、省城或者外国等就读,家长陪同读书的现象。这种现象现在很普遍,对整个陪读过程我们应该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意识也日益提高。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今的家长们,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浩荡的陪读大军中来,小到幼儿园、小学,大到中学、大学,甚至出国留学,无不留有陪读家长辛苦的身影。孩子小无生活自理能力,就读的学校离家远,需家长陪读,再进行作业辅导,本无可厚非。可有些中学生还要家长陪读,那么家长到底要陪到何时呢?下面针对农村中学生家长陪读的利与弊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29):7-8
在小学生的学习成长中,父母和教师一直都陪伴左右。为了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很多家长选择放弃原本的工作,进行陪读。在会宁县,陪读家长人数众多。大多数家长认为陪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食宿环境,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本文将围绕会宁县农村小学家长陪读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为小学家长陪读以及促进学生可以健康成长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时下随着寄宿制中学的逐渐增多,陪读家长越来越多了。家长陪读事出有因,父母一代亲眼目睹了近年来学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将子女视为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家长愿意以“牺牲”的形式成就孩子的学业,这是中年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补偿心理”,陪读即是他们的一种反应。如今升学竞争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9.
张凯 《宁夏教育》2011,(6):78-78
当下,陪孩子写作业(简称陪读)已经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并且是“必修课”,让广大家长感到了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如今家长“陪读”已司空见惯,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学校的附近,都有家长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的现象。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读书的便利,不惜代价,在学校附近买房陪读。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以致愈演愈烈?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社会、教育、家庭三个方面探究其“热”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如今家长"陪读"已司空见惯,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学校的附近,都有家长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的现象.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读书的便利,不惜代价,在学校附近买房陪读.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以致愈演愈烈?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社会、教育、家庭三个方面探究其"热"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上移,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县城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日趋丰厚,在广大农村,大多数家长持着“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不惜代价,千方百计择校将子女送到教育资源优厚的县城学校就读,在孩子离家求学,担心其不能自理生活的情况下,这些家长也一同离乡背井当起了“陪读生”。从家长陪读的层次上看,有高有低,有高中,有初中,有小学,甚至部分幼儿家长也赶浪潮当起了幼儿“陪读生”。  相似文献   

13.
依靠教育获得文凭依然是目前实现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以打工为谋生手段的劳动家庭通常选择在高三这一关键时期,通过"陪读"的方式来监督并助力子女顺利通过高考,进而拥有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可能.本文通过对陪读家庭中的家长进行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发现"母亲"与"祖母/外祖母"成为高考陪读的主要承担者,在陪读过程中的母职实...  相似文献   

14.
《人生十六七》2012,(10):14-14
随着孩子为学习而奋战,有家长开始考虑要不要对子女的学习进行“全程”陪读,甚至还有家长觉得有必要放弃职业而做个全职的陪读父母。那么,这些家长的想法是否有必要呢?陪读又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帮助或副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8,(4):183-184
陪读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结论利弊并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陪读作用只突出体现在个别方面,并偏离陪读的真正作用,而且陪读的作用与目的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6.
安林 《教师》2008,(18):28-29
陪读现象由来已久。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陪读现象。温饱条体下的教育。甚至有的家庭豪华条件下的教育是导致陪读现象的物质基础,而独生子女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又为陪读现象提供了温床。陪读现象。反映出的正是普遍存在的“惟成绩论”问题。陪读对孩子的成长利少弊多。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高中生家长进行陪读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陪读虽然能够为学生生活带来一定便利,但是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却不一定是好事。本文将从高中陪读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分析陪读对于高中生成长的影响,并针对陪读教育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56):11-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村的家长越发重视教育,他们加大了教育投入,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给予子女更好的学习环境,开始了陪读,他们在城市里租房子将子女送入城镇中学习。造成陪读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探讨学生的学习现状,并且分析教育对策,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基于此,文章针对农村小学陪读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教育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陪读老爹     
很多家长都到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给他们的子女当“陪读”。我没有“陪读”,没那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小寨 《成才之路》2021,(14):141-142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不仅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还有部分家长身体力行地选择陪读。目前,进城妇女的陪读现象已经很普遍。文章分析进城妇女陪读下的学生学习现状,探究进城妇女陪读下的学生学习现状的解决对策,以真正发挥进城妇女的陪读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