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初中生未来取向与学业成绩、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参与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学校参与量表、学业成绩问卷、焦虑抑郁量表和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8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教育未来取向既直接促进学业成绩,减少外化问题行为,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参与的系列中介作用对其起间接影响;教育未来取向还可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参与的系列中介作用间接减少焦虑抑郁;职业未来取向可通过行为和情感参与影响学业成绩、焦虑抑郁和外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通过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特性、功能上的认识上趋于一致,参与网络舆论行为的盲目性大于理性,舆论形式选择呈现多样,道德自律优于法律规制与技术封堵.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舆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据此,文章就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贵州省1194名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孤独感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社会支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探索初中生孤独感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分析:孤独感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对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孤独感与内化问题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社会支持在孤独感与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可有效减少和预防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且丰富与补充了问题行为的理论依据,同时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背景下,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亲社会价值观弱化和亲社会行为淡化的现象。根据教育学的内化和外化原理,从内化心理过程和外化行为过程两个维度分析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心理机制,以求大学生对内形成亲社会价值观,对外实施亲社会行为。基于此,提出培养大学生自觉的道德反思与抉择能力,搭建基于大学生道德心理特点的亲社会教育平台,完善社会友好价值的传播机制,优化增进集体正能量的外部浸染环境等策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社会价值观,更有效地实施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内化认同与外化实践相结合。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宣传教育,加强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必要的制度支持,更需要共产党人的率先垂范和广大群众的身体力行,还要辩证地看待或处理好内化与外化、务虚与务实、政府行为和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设计,也需要更加注重公民能力的培养。在公民能力的构成中,认知能力是基础,道德能力是灵魂,政治参与能力是核心。提升公民能力应重视主体内化、行为外化、社会教化和法律强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道德内化 ,指个体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纳入自身的思想品德结构 ,变为自觉行为的内在力量。大学德育的根本目的 ,就是促进大学生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强化德育的开放和整体意识 ,积极发挥德育客体的主体作用 ,改进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注意内化与外化的结合 ,是高校德育工作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网络空间对广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隐秘而间接的,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可以依靠舆论来规范行为,而是自觉以“慎独”道德品质来要求和规范自己。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道德信念不是一下子确立的,而是要经历一个认识内化和行为外化的交替过程。即社会道德规范首先内化成个人道德信念,又外化成个人道德行为,与此再内化成个人道德信念。道德“内化”就是从外部的、被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情绪表现,逐步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省粤东地区613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重点探讨了青少年感知到的家庭经济困难与其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学业成就、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在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是否具有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家庭经济困难与学业成就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则呈显著正相关。(2)应对效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经济困难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不利影响,起到风险补偿效应。(3)应对效能在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应对效能可以缓冲经济困难对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促进效应,支持压力缓冲假设。因此,应对效能在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同时具有补偿、中介和缓冲效应。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据具身认知理论,可以让学生身体充分参与课堂和认知过程。对课堂进行活动化设计,突出身体、情境及交互生成等因素在认知及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化认知、培养品质、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07-110
微博和微信作为当下流行的网络社交平台,不仅是公众表达意愿的重要渠道,更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新生工具。道德异化现象在微博和微信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化,并作为道德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偏失而存在,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信任危机的加深、社会道德舆论绑架的凸显和社会道德友情形式的错乱。规避道德异化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发挥意见领袖的道德引领、提高社会认知辨别是非能力来共同营造一个道德清明的良好社会。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舆论日益成为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并对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产生影响。受网络环境影响极大的大学生群体参与网络舆论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未来社会责任要求,使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任务日渐繁重。如何认识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舆论行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4.
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二者关系密切,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先导,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产物和外在表现。近期,高校加大了对大学生道德知行的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人们道德知行之间产生矛盾,出现言行不一现象,严重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必须在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优化社会环境,形成道德知行统一的氛围;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最终形成道德习惯;以实践训练的方式搭建内化与外化的桥梁;加强民主法制与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巩固道德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舆论日益成为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并对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产生影响.受网络环境影响极大的大学生群体参与网络舆论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未来社会责任要求,使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任务日渐繁重.如何认识大学生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舆论行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6.
以“糖尿病防治”为项目主题,基于驱动性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呢”,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开展学习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等环节,从唤醒社会责任意识到提升社会责任能力再到外化社会责任行为,层层推进,实现对社会责任素养的“三阶式”培育。  相似文献   

17.
实现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是学前融合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使得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状况成为衡量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来自H市14所幼儿园42个融合班级的89名特殊需要幼儿及其1133名同班普通幼儿为调查对象,基于同伴社会计量报告以及教师对特殊幼儿互动的评估,从同伴接纳、友谊/社会关系、同伴互动三方面考察特殊需要幼儿社会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特殊需要幼儿社会参与状况总体堪忧,同伴接纳水平总体较低,消极互动水平较高且积极互动水平很低;个人维度中的外化问题行为和性别可以预测特殊需要幼儿社会参与,女童比男童更容易被同伴接纳,问题行为严重的幼儿则更容易被拒绝。提升特殊需要幼儿的社会参与,需要加强幼儿园资源教室建设,改善特殊需要幼儿的问题行为,强化家庭、幼儿园以及康复或干预机构之间的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8.
教师道德素养是教师人格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在其教学行为中的体现。当代学校教育中呈现出学生学习不良等问题,这与教师道德素养普遍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有着一定关系。教师道德关系学生成长,对其自身的专业进步以及社会道德进步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研究教师道德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教育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媒介在现代生活中影响深远,文章主要探讨了现代媒介舆论促进道德建设的方式,指出在陌生人社会中媒介舆论通过道德舆论监督、道德评价,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整合和净化,进行舆论引导,鞭挞落后的旧道德,倡导先进的新道德,展开民主、平等的道德交流方式,影响受众道德的知、情、意、信、行等,促进道德素质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跨越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影响日益扩大.积极的网络舆论氛围可凝聚民心、凝聚共识、鼓舞斗志,推进福建跨越发展.反之亦反.网络舆论是跨越发展中的问题快速反应器、监督器以及政府和公众的沟通器.其内容要实事求是,兼备道德与责任;功能上要能够进行理性监督,表达公众利益;程序上要在政府引导下,弘扬社会正义.构建一个恰当的网络舆论支撑体系,需要双向监督系统、道德化系统、引导系统及网民参与系统等分系统作为整个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