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兵 《成才之路》2014,(21):95-95
一、设计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物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来探究地理过程成因以及规律等。因此,我在设计本课进行教学时,从学生身逆遇到的实际热力环流问题人手,力求将知识融于生活,并充分考虑目前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引导掣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来提升他们匀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章内容与前后知识关联性很强,其中“热力环流”更是本章内容学习的基础,因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而且后面的“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等也都是“热力环流”的知识延伸和理论拓展,所以“热力环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见,学好这部分内容是掌握大气运动知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由于大气知识是学习大气运动最为基础的前提,因此,学生想要学习好大气运动这部分知识内容,大气知识的有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时,学好这部分内容同样也可以为下一章节大气环流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学习的作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四册101页“三角函数”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相似形、直角坐标系及几种简单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结构可按目标确立、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归纳四部分去设计。目标实施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新授知识要通过“引趣”、“尝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根据数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材是思维的内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只有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各环节之中,使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浑然一体,才能收到两者同步发展的效益。一、寓思维能力的培养于“以旧引新”之中“以旧引新”是一堂课的开始部分,它既是复习旧知识,又是新授知识的基础。寓思维能力的培养于这一教学环节中,关键是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相似文献   

5.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中的大气运动部分,先介绍了热力环流,然后介绍了三圈环流,它们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非常容易陷入把气温和气压的关系理解为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6.
一、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一节“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中的重难点内容,是在学习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之后,学习“大气的运动”和“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之前的核心部分.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看...  相似文献   

7.
大气及大气的运动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几乎每次高考都会有题目涉及到这部分的知识。2008年全国文综卷“气候与自然环境的特点及成因”就占了20分。高考命题中有关这部分内容的命题方式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形:给出图表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特点与成因及分布规律;给出等值线分布图分析气温与气压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8.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教材中具体研究的一种曲线运动,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对这部分知识掌握透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曲线运动”这类复杂运动问题的处理和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和运用,有的同学正是因为“平抛运动”这部分内容没学透而产生畏难情绪,遇到问题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材除了正文、例题、习题(包括思考题)等主要组成部分以外,还安排有“想”和“想一想”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所占篇幅不多,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这部分内容还没有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大气压强教学中程序的使用方法。“大气压强”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比较抽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掌握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笔者设计一套程序教学方案,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将大气压强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钰东 《江苏教育》2023,(11):84-85
<正>我校在课前预学的基础上,建构以引学、探学、展学、延学、测学为主要环节的“五学”课堂教学范式,实现“以学为主,互动生成”的课改理念。现以人教版物理教材高一“万有引力定律”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基于“五学”课堂教学范式的高中物理教学。一、引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万有引力”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生疏,因此,在引入“万有引力”之前,笔者先带领学生观看行星运动的视频,了解行星的运动有一定规律,让学生产生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之  相似文献   

12.
背景“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人教A版教材在必修1中引入该节内容.本节教师应为“二分法”的引入和使用搭建问题平台、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途径.整个教学过程应为教师“引”,学生“动”,  相似文献   

13.
尽管每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创设了新颖的情境,但是它植根于学科核心主干内容这一事实永不变。大气运动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几乎每次高考都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现以刚刚结束的2013年高考中的福建试卷为例,涉及到本专题的内容分值至少达到15分,分布在第6、13两道选择题和37题综合题的第1小题中。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原理性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如何实现高效的专题复习?本文以《大气运动》为例谈谈专题复习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其它专题的复习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4.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教材中要具体研究的一种曲线运动,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对这部分知识掌握透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曲线运动”这类复杂运动问题的处理和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和运用.有的学生正是因为对“平抛运动”这部分内容没学透,导致对曲线运动产生畏难情绪,遇到问题不知所措.教材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向前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也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表明,越用力打击金属片,A球水平速度也越大,它在落地前飞出的水…  相似文献   

15.
同一概念下的知识或者同一主题下的知识整理集合形成专题知识,如地理学科中“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图1).“专题”体现同类知识的整合归纳,按照整合范围大小和体系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大专题、小专题和微专题.小专题或者微专题是大专题体系结构中的分支部分,图1中“地球上的大气”这一专题下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就可作为一个微专题.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如何摆脱传统的“灌输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引探教学”,即是笔者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一、引探教学的含义 “引探教学”是指由教师将历史教材的内容从不同结构、层次、角度、方法、侧面问题化,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研究,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二、引探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简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热膨胀和热传递”在新课本中作为独立的一章进行教学,这比原教材有了明显的增补和加强。文革前的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大体占有两章篇幅,个别教材还引入了线膨胀、体膨胀系数及公式计算。文革后部编教材则把这部分内容精简或删去了。新课本又再次恢复了这部分内容,我们认为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①热膨胀和热传递作为常见的简单热现象是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必需掌握的基本物理知识。也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将算法首次引入了高中教材,但要求并不高,总共只设置了一章的内容,约12个课时.然而绝大多数中学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知所措,认为是一个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主要是老师们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这部分内容,不是内容本身难,而是不知而畏难.在“中学数学核心概念与思想方法教学设计”课题活动中,有幸听到两堂关于算法概念的新授课.授课教师都具有较好的教学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大气压强是压强的下位概念,常态教学中易流于内容浅层化、理解表面化.运用学习进阶理论,区别大气压强清晰的“阶”,在此基础上提出3条概念教学策略:从具象到抽象的概念教学策略;从定性到定量的概念教学策略;从抽象到实践的概念教学策略.最终以学生的产出呼应“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一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是为农业、医药卫生、工业、国防等事业服务的。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而是要把他们培育成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之才,这也是他们以后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体会:1在引入新课时,注意加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 在利用生产实际中问题引入新课时,可以把它们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提出。例如:在讲“水分代谢”这部分内容时,先用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引入教学,并可突出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