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沈佩群老师设计的课例《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成功课例.首先,在构建知识网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从整个教学设计看,本节课构建了: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函数→三角函数→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的知识网络,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分析、探索、尝试,从而解决了一次又一次“认知冲突”,用“发现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两点浅见     
读了沈佩群老师的一个课例,感触颇多,谈两点看法与沈佩群老师及同行共商榷.1.课例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用“坐标法”定义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笔者认为学生思考起来不太自然,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让学生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其他定义形式.因为锐角三角函数是函数,因此可以用函数的观点和手段来研究它.于是学生很自然可以联想到借助坐标系来定义锐角三角函数(如图),从而得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坐标法”定义.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索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坐标法”定义.这种由浅入深、由已知…  相似文献   

3.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最好素材,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现就笔者在此节课中的教学设计要点作一阐述,共同探索教学设计的要义. 1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三节,是4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简单应用.承上,有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比值定义、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等;启下,学生将学习利用诱导公式进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以及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包括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等内容.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方式.诱导公式的作用主要在于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归成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体现了把一般化特殊、复杂化简单、未知化已知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锐角三角函数”是苏科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衔接了初高中的知识.教学该内容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直角三角形边、角的关系,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发现其中的规律.章节知识跨度较大,教学中教师需要重构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2011版的《课程标准》中要求"会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 A、cos A、tan 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常常通过带领学生探究15°和75°角的三角函数值,达到对三角函数问题中的构造、转化以及计算的熟练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完毕,笔者问学生:"如何求15°和75°角的三角函数值?"提出这个问题后,  相似文献   

6.
(一) “和为180°的三个角的三角函数恒等式”在教学中的地位。高中数学统编教材第一册第三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第四节“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中,安排了第158页的例6,并配备了162页习题八的第四题(包括四个小题),及第167页复习题三第19题(1)和第168页29题(3)等练习题,这些例题及练习题都是反映了和为180°的三个角三角函数间的恒等关系,因此均可称之谓“关于和为180°的三个角的三角函数恒等式。”这类恒等式在教材中这个地方出现的作用在于教学生也通过对它们的学习,了解和熟悉本节内容“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的应用,并且同时也相应地复习以往所学的诱导公式,加法定理,倍角、半角公式,降幂公式等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三  相似文献   

7.
<正>"综合与实践"课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教学,它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直至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为载体,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其它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问题.一、设计思考1.体验活动要全员参与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活  相似文献   

8.
借助《几何画板》从几何角度认识和探究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是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这节课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文章介绍了包括教学目标、重点、过程等九个环节,应用《几何画秘探究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动画展示和分析,调动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第七次课题研讨会上,对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研究课,两位教师的设计,上课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思考的机会.下面结合自己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课后的学生反馈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不破不立,破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创新教育,它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评沈佩群老师的这节数学课(以下简称课例1).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习的知识必须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在课例1中,沈老师运用同化策略,设计了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形成过程,即从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出发,引导学生用高一的函数概念来理解初中的锐角三角函数,再将…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围绕"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教学的热议不绝于耳.有的教师对传统教材中"终边定义法"难以割舍,直接给出三角函数定义,对"单位圆定义法"心理抵触,忽略了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有的老师从锐角三角函数出发,通过"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获得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研读教材中发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刻画了圆周运动中动点P的位置变化与相应角的关系,以及坐标与角的度数之间  相似文献   

14.
钟华文 《中学数学研究》2020,(2):48-48,F0003,I0001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我们比较喜欢在图形中研究和用来考查同学们应用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知识点.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对北师大九年级(下)27页的复习题第22题的研究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15°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建模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呢?文章以“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为例,通过建立圆周运动模型带领学生体验三角函数定义的提炼过程,感受数学模型的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模型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对于《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直接把定义告知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结果,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知它的来龙去脉,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形式的堆砌,既不考虑它有什么用处,也不知它与以前的知识是否有内在联系.总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沈佩群老师的设计体现了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所教的数学,必须经过学生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结构,才能被理解、掌握.更重要的特征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学生成为…  相似文献   

17.
1基本情况1.1教材分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苏教版必修4中1.2.1节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线是本小节的难点,掌握有向线段及其数量的概念,是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函数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吕峰波  张维忠 《数学教学研究》2010,29(3):F0002-F0002,3,4
当今,随着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的水平和教学效益,又如何使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者更有效地联系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已成为数学教育界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期刊登的《构造认知冲突重视学生感悟——以课例“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为例》一文,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由中学老师吕峰波与大学教授张维忠,由讲、听课,评课,撰写论文,全程合力之作.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物学教学进入了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改革新阶段,围绕教育宏观目标落实的课堂教学目标也从“三维目标”转向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以初中生物学“光合作用的实质”一课为例,通过对比研究两种教学目标下的教学差异,发现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的教学效果更优,为初中生物学新课标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