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杆上的挺髋动作是顺利完成过杆任务的关键技术动作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初学者往往在腾空状态中肌肉感觉模糊,感知不到挺髋动作的用力部位,常犯屈髋“坐着”过杆的错误动作,延缓了挺髋动作的掌握。在背越式跳高过竿教学中,强调学生在空中运用臀部的左右两部分向中间快速短暂的强力挤压的动作(即臀部的两边向身体中心矢状面挤压,本文简称  相似文献   

2.
    
G823.12 9903184跳高比赛中“免跳”的使用技巧[刊,中,I]/程明言∥田径.-1999(4).-28-29表1(DW)跳高∥比赛∥免跳∥技巧∥时机G823.12 9903185背越式跳高常见措施错误动作及其纠正方法[刊,中.I]/曾吉∥田径.-1999(4).-40(DW)跳高∥背越式跳高∥错误∥动作∥助跑∥摆动  相似文献   

3.
张青 《体育师友》2003,(4):16-16
"逆向教学法"就是把整个技术动作分为前后几个部分,从最后一部分开始往前进行教学。实践证明,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采用逆向教学法有利于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在中小学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更是如此。 一、学习挺髋与落垫动作 1 躺在垫上,以肩背部和双脚脚尖支撑形成反弓动作。此种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初步形成"肩背部落垫"的感觉,同时也可提高挺髋动作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G823.1 20011750背越式跳高“小弧线教学法”原埋与应用=The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Small curvingapproach teaching”in fosbury flop(刊.中,Ⅰ)/许崇高,赵清波,王敏,鱼得海∥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67-69参10(XH)背越式跳高∥教学法∥原理∥弧线∥助跑笔者通过对体院学生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动作类型及其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根据小弧线助跑的生物力学原理与动作技能学习的类属同化理论,提出了背越式跳高的“小弧线教学法”及其应用原则。认为小弧线助跑可以使身体获得较大的内倾,  相似文献   

5.
    
G823.119 20012610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Help runninglinked with arisen jumping skill of the connecting between comng before and goingafter[刊,中,I]/庞俊梅,郑浩∥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38-39 参2(SML)跳高∥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分析助跑和起跳技术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背越式跳高从整体教学讲,应着重解决好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在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和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认为:成功的助跑和起跳结合技术不仅有助于完整技术的教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错误动作出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G804.6 背越式跳高旋转动力来源和利用的再认识=The probe and application of circumrotate momentum in back -layout high jump[刊,中,I]/张建民(徐州医学院体育 教研室),刘恒概(沈阳工业学院体育部)∥湖北体育科 技.-2003,22(3).-306-308图3参10(XH) 背越式跳高∥狐仙∥助跑∥起跳 旋转再背越式跳高技术中至关重要。旋转动力主要。 旋转动力主要来源于弧线助跑、起跳和起跳摆动动作。  相似文献   

7.
    
G823.119 9902744论背越式跳高摆动技术[刊,中,I]/邵力平∥甘肃体育科研.-1998(4).-28-29(SML)背越式跳高∥摆动动作∥技术分析本文以田径技术原理为基础,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论述了摆动技术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的特殊作用,指出在今后的教学和训练中,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以促进教学的有利完成,提高训练成绩。G823.12 9902745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逆主教法”之探讨=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method ofreversed procedure in the back style of  相似文献   

8.
    
G823.114.62,G804.62 20021796背越式跳高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Kinematics character of swing ofswing leg’s action of fosbury flop and itsinfluence to take-off effect(刊,中,A)/吴劲松,吕乙林,李秀卿∥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4).-72-75表7参3(TY)背越式跳高∥起跳∥腿部动作∥摆腿∥角度∥运动学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参加第8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高比赛前10名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  相似文献   

9.
庄容 《体育教学》2002,(3):39-39
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有两大特点:一是有趣学生爱学;二是掌握技术后,提高成绩较快。尤其是学生,对此项目都比较感兴趣,可往往对杆上技术的“挺髋”动作,不能很快掌握。当然,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应该有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这里,就杆上“挺髋”动作,介绍几个辅助练习,通过实战,效果很好,而且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10.
    
G823.114.6.G804.63 9803868背越式跳高技术力学分析=An arialysis ofthe advantages Of fosbury flop:Abiomechanics’ point of view[刊,中,A]/卢钢,秦永祥∥体育与科学(江苏),1998.-19(4).63-64(TY)背越式跳高∥技术∥力学分析∥俯卧式跳高∥助跑∥起跳∥过竿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跳、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一、观看图片、录像、多媒体了解臀部肌肉的生理特点,对人体的结构有一个初步印象;使学生在大脑皮层中对背越式跳高的动作形成初步表象,建立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概念,并对跳高的技术有一个正确的感性认识。二、原地模仿1.跪膝后倒、挺胸、挺髋,动作幅度逐渐加大。要求在“静”  相似文献   

12.
    
6823.114.6 20013956从生物力学角度试析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刊,中,I]/曹兵.李大∥辽宁体育科技.-2001(2).-27(TY)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力学分析运动生物力学是对体育运动中的动作技术,用生物学和力学的观点及方法,把生物学因素和力学因素互相结合,并通过对体育动作和各种形式加以定量描述,使人们可以依据所测定的生物力学参数来指导运动训练,改进运动技术。  相似文献   

13.
    
G823.1南非女子跳高世界冠军克洛埃特日程排满[刊,中,B]/辛华∥田径.-2004,(5).-21(LF)南非∥女子∥跳高∥冠军∥克洛埃特G823,119浅谈影响背越式跳高起跳效果的因素[刊,中,B]/曾龙威(培正商学院)∥体育师友.-2004,(1).-28-29(TY)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4.
    
G823.12 20032365背越式跳高"逆向学习法"的应用[刊,中,B]/刘瑞平,胡俊英,邹蕾(辽宁沈阳大学)∥中国学校体育,-2003(1).-38(?)背越式跳高,教学法∥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15.
刘丽 《中华武术》2014,(1):25-25
正背越式跳高是人体经过弧线助跑起跳后背对横杆依次旋转过杆的一种跳高技术。初学背越式跳高从何处入手呢?在实践中笔者采取四步骤并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初学者较顺利地学会了这项技术。一、柔软练习1.在教师的保护下让学生做下"桥"练习。2.体后屈顶髋起练习。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体后一手尽量触摸(同侧或异侧)脚跟,另一手尽量上举,髋部尽量挺开。也可以双手同时触摸脚跟。3.在软垫上做跪立仰卧挺髋起动作。跪立与垫上,向后倒体,使肩和脚尖支撑地面,两臂自然伸直于体侧,然后顶髋成跪立。  相似文献   

16.
正背越式跳高是集技术、速度、力量于一体的项目,现行的跳高教材中的教法,又比较简单不够详细,对初学者来说难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教学与训练中所掌握的一些方法谈几点体会。一、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在空中完成,身体在空中要完成某一动作时,首先要找到空中用力的感觉,如果缺乏空中用力的感觉,能力再强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而且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身体在空中用力的感觉越显得重要,对成绩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要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的动作,如垫上动作进行练习。(一)平地上放一张垫子,练习者仰卧垫子上,双脚弯曲脚掌着垫,双手放于肩背上反撑垫子,做向上挺腰、收腹、挺髋的动作,挺起身体停  相似文献   

17.
    
G823.12 背越式跳高教法探讨[刊,中,I]/张春美,冯景(青岛大 学医学院体育教研室)∥辽宁体育科技.-2004,26(1). -67,70(XH) 背越式跳高∥教法∥质量 从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几 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背越式跳高教学行之有效的教法及 辅助练习,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背越式跳高是小学田径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过杆动作是整个背越式跳高动作的核心环节,笔者借助海绵滚筒(以下简称滚筒)、软垫和小垫,采用靠、倒、裹、贴4个环节感受过杆顺序;引、沉、挺、踢4种方式掌握过杆发力;挤、抬、试、练4个阶段提升过杆能力,针对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进行个性化、游戏化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  相似文献   

19.
    
G823.119,G823.12 9803403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的错误动作分析与纠正[刊,中,A]/宫新清,孙守正//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1).-74-79参3(XH)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动作分析//教学//错误动作//纠正本文通过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错误动作概念的确定,从技术动作的整体性出发,提出了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的常见错误动作错误动作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以及“防止错误动作”出现的教学思想,以探讨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G823.114.87,G804.87 9803404跳高运动员竞赛心理准备的教育教学方法探讨[刊,中,I]/姚辉洲//广西体育科技.-1998.-19(1).-22-24(SML)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背越式跳高在杆上形成'反弓'是依靠主动挺髋来完成";"途中跑积极下扒,使落地点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会使步长减小"。这是在田径技术面授时,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发现学生存在的模糊认识。为了澄清学生存在的模糊认识,正确认识田径某些技术的动作要领,指导正确地自学自练,达到对某些田径技术能正确掌握的目的,现对以上模糊认识逐一进行分析。二、存在的某些模糊认识与分析(一)模糊认识之一:"杆上形成'反弓'是依靠主动挺髋来完成"背越式跳高在杆上身体形成"反弓"是典型的相向运动,所谓相向运动就是,当人体腾空后,在无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