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1,(9):F0002-F0002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实现“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在党代会上明确将推进国际化作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最重要的全局性战略之一。2009年,学校召开“推进国际化进程工作会议”,出台了《华东师范大学推进国际化进程若干意见》和《华东师范大学推进国际化进...  相似文献   

2.
1997年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与学术合作协会(ACA)推出了国际化质量评估程序(IQPR)。2000年美国教育理事会(ACE)针对社区学院、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以及研究型大学分别构建了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美国《新闻周刊》和一些学者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开展讨论。日本在2000年后相继发展出3种不同的大学国际化指标,其中以大阪大学的指标较为完整。2009年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AIE)发布报告《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评估》,系统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的维度、方法与模型。近几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建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比较国内外15种评价指标,其各自的指标与权重有差异、有相似,国内的指标应借鉴并开始关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指标细分,现阶段尚处于文本阶段的评价指标有望在未来付诸实践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全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研究--基于文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与学术合作协会(ACA)推出了国际化质量评估程序(IQPR)。2000年美国教育理事会(ACE)针对社区学院、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以及研究型大学分别构建了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美国《新闻周刊》和一些学者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开展讨论。日本在2000年后相继发展出3种不同的大学国际化指标,其中以大阪大学的指标较为完整。2009年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AIE)发布报告《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评估》,系统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的维度、方法与模型。近几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建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比较国内外15种评价指标,其各自的指标与权重有差异、有相似,国内的指标应借鉴并开始关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指标细分,现阶段尚处于文本阶段的评价指标有望在未来付诸实践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以来,澳大利亚大学国际化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章在介绍澳大利亚大学国际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早在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就提出了“大学国际化”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1)(2),受到了我国高教理论界的关注。近年,又有学者系统地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和国际化(3),把问题提得更为明确更加全面了。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和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亟待解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的教育质量自然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由此应运而生的大学排名自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自1987年9月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一个大学排名,到2004年初的“2003年大学学科评估排行榜”的出炉,我国大约已有14个单位发表了3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排名。大学排名也引起了诸多的争论,本文拟对我国大学的排名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我国大学排名的现状1.排名的依据。(1)政策依据。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至2002年6月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大学要加入国际化行列,还需采取多维度的改革措施,如改革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确立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提高科研能力、加强国际交流等。此外,我国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还应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国际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增进学术交流与保护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化交流与“化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去年,本刊第7期曾推出吴启迪、章仁彪《“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大学理念和制度创新》一文,文中提出作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大功能“交往”正在呈现并强化中,因为人类需要更多的和更深入的沟通与理解。本文可以帮助读者从另一种视角探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世界教育信息》2014,(5):75-76
正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报道,在近日揭晓的世界国际化大学的排行榜中,瑞士有4所大学入选前10名。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排名第1,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Z)和日内瓦大学(Unige)并列第2,巴塞尔大学(Unibas)排名第9。该排行榜由《泰晤士高等教育》以国际化程度为一唯一评判标准评出。《泰晤士高等教育》以其每年按照综合标准排出世界100所最佳大学  相似文献   

10.
以《绘制美国校园国际化蓝图》《门户开放报告》和《国际学生招生热点调查》的最新数据为基础,从国际化发展动因及规划、国际化经费及管理、国际招生等八个方面分析特朗普时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归纳出国际化发展的三个"不均衡":政府意志和高校意愿的不均衡、跨境国际化与在地国际化的不均衡、一流大学与普通大学的不均衡。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呈现三个趋势:国际化日益沦为"美国利益"的工具,在地国际化发展将遭受严重打击,美国的国际化霸主地位可能被撼动。国际化世界格局的改变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契机,中国应在国际化内部转型和外部拓展方面做好积极的应对,科学技术国际化和人文社科国际化两手抓,抓住多极化发展机遇,建设地域战略合作,打造世界高等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末以来,“逆全球化”浪潮不断涌现,不少国家在教育上采取的封锁态度,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逆全球化”不是全球化进程的终结,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会停滞。在“逆全球化”不断涌现之时,我国高等教育系统需重新审视所面临的新趋势,在主动谋变、化危为机中发展新优势,在逆境中寻找新方向。从宏观到微观来看,需在国际化变局中积极构建“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助力我国成为全球留学新阵地,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组建大学国际联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力量;打造高等教育“云端化”新空间,为我国构建和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2010,(4):89-91
九三学社呼吁去除高等教育行政化体制2010年“两会上”,九三学社在《关于去除行政化,治理大学腐败的提案》中分析指出,随着大学不断扩招与规模扩张,高校基建以及招生事务成为大学腐败高发之地,认为“解决我国大学腐败的关键就是去除高等教育系统的行政化”。  相似文献   

13.
“七姊妹大学”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之时,经过不长时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社会需求中寻找发展机遇,创建充满活力的学术组织机制,致力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相互促进,以及谋求国际化办学等.借鉴“七姊妹大学”的经验,我国新建大学应当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开创高等教育发展后来居上的“中国现象”.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规模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样,范围越来越广阔,影响越来越深远.在全球化时代下,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增强,加入WTO,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我国大学国际化实现了的战略转型,主要表现为主动“走出去”、学术组织机制的国际化创新以及国际化高端拓展等.  相似文献   

15.
析澳大利亚高校课程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5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刊》推出世界大学200强排名榜,澳大利亚有14 所大学榜上有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澳大学在国际化标准方面得分较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发展迅速,其中课程国际化开展得较早,发展得也较好。1990年4月,澳大利亚共有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发展滞后、盲从等系列问题。本文从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入手,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服务。本文以H校——广西的一所新升本的应用型本科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其教育国际化情况、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该校的本科专业学生大学英语EGP+EAP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一、日本高等学校研究生院的发展与现状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建立研究生院制度以来,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86年颁布的《帝国大学令》规定:“大学可设置分科大学(即后来的学部)和研究生院”。大学本科“讲授学术技艺及其应用”,而研究生院则“研究高深的学术技艺”。此二者在当时系平行关系,分别承担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研究职能,这就是日本最初的研究生院概念。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于1918年颁布《大学令》,对《帝国大学令》作了较大的修改,将研究生院的大学本科调整为非并  相似文献   

19.
中美研究型大学学生规模层次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前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展略意义”。同时《计划》还提出要“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  相似文献   

20.
自19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新公共管理”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促使大学进行市场化治理。《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以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反映了政府在大学内部推崇建立类似企业的市场化行政管理结构的基本历程。英国大学“多中心参与”、“行政权力去中心化”以及实行问责制的治理模式,也给我国大学治理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