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敏  周旺  杨清 《科教导刊》2023,(30):8-11
近年来,虚拟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取得明显实效。文章分析了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国际化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针对其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制订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国际标准;加强政行企校协同,建立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国际化共建共享平台;协同企业“走出去”,深入开展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国际化共建共享研究和实践;加大教育培训和资源整合,推动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虚实融生的元宇宙时代,科技促生了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虚拟仿真资源以其特性解决了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实训教学的难题。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构建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校—企—企”虚拟仿真资源开发模式,尝试解决现实教学应用中虚拟仿真资源开发存在的仿真“不真”、应用局限、共享不够等问题,探索有效的资源开发路径,助力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和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虚拟仿真实验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远程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不同地域的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问题,有效地整合各地区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形成资源的共享机制,可以发挥资源利用的最大功效,为更多的学习者服务.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实训教学开展现状及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实训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级机务维修仿真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仿真教学资源开发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仿真教学资源开发管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并从教学管理平台建设、资源开发质量标准、经费运用、教师能力建设、开发团队建设、中心运行管理机制、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建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以实现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并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虚拟仿真中心建设是高等学校走向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缩影。如何实现虚拟仿真优质教学资源的区域共享是未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查阅相关期刊论文、报刊、网络报道资料等方式,分析共享面临的"四大"挑战,从云共享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和共建、辅助机制、动态评价机制"四方"抓手,促进虚拟仿真实践资源区域共享。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由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和操作人员及软件制作人员共同完成,这些资源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了课堂教学、虚拟仿真、实际操作三位一体.通过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设计,增强和共享实训资源,建立了考核评价体系,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材料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实践,发现取得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成果,首先要充分反映学科的要求及特点,科学规划建设内容;其次要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把优质实验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再次要坚持虚实结合的原则,提升实验教学效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也是材料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创建开放的共建共享信息平台、与高新技术企业紧密合作广泛推广应用等,都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字时代教育数字化成为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中虚拟仿真技术以独特的优势,为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面对数字时代高职财经类虚拟仿真建设的主观需求偏颇、片面技术依赖、人才培养支撑不足、运行机制效益不高等问题,提出以数字时代人才培养新目标、新理念为引领,聚焦实训教学中的“三高三难”问题,创新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推动实训课程体系重构,强化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深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共用、共创。  相似文献   

9.
针对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程度偏低的问题,从资源共享意义、资源分类、共享体制与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顶层规划设计、学科组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引导和示范、分类建设与管理的开放共享策略,以期推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推动高校间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下,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与专业教学需求相结合,深入挖掘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从而有效解决实验实训设施不足、设备落后以及实验实训安全性不强等问题。通过现实教学课程与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相结合,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整体提升,为社会培养高精尖人才。将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应用到教学平台中,成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研究中心,并进行大量实证及调试,可以实现校企合作,为技术推广提供基础。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模式,使职业院校、企业以及平台共同参与到研发中。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能够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的整体创新,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实验室的实体实验教学、实训基地现场操作教学、现场观摩和视频演示教学、理论教学代替实训教学等中职水产养殖专业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内容及存在问题,以具体课例分析虚拟水产动物标本、鱼类解剖虚拟仿真实验系统、陆基养殖技术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牡蛎育苗实训虚拟仿真实训资源、饲料加工虚拟仿真资源等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在中职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实践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高校最大限度地突破单一验证、简单综合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充分利用现代模拟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实验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实战教学平台、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实战教学资源、开展虚拟仿真实训实战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构建虚拟仿真实践实训校局合作新模式等多种手段,将有助于实现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设计及其在实践实验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实践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学习、有助于拓展实验教学内容、有助于改进现有教学模式、有助于实验室实行开放式教学、有助于解决当前实训实战教学中的难题,同时,也将为当前的实践实验教学技术手段的创新和改革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道路交通控制"课程实训教学资源单一且设备不足的现状,本文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交互式虚拟实训动画、交互式交通仿真实训动画、交通信号控制实训录像等实训素材,构建"道路交通控制"立体虚拟实训平台,形象地展现系统原理,丰富教学资源.使用该平台,学生在过程考核、操作合格率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学资源共建与共享已经成为教育资源发展的一种趋势。文章对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应用现状,并从高校出发,对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形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虚拟教研室的提出和实施为基层教研室的建设构建了协同教研、共享共建教学资源的新形态。本文基于虚拟教研室的实施任务,以安徽外国语学院英语虚拟教研室为例,在新文科背景下探讨建设“共建”“共研”“共享”型英语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措施,并认为虚拟教研室对教师的协同发展,课程质量的提高,以及培养新型人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虚拟教研室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教学新范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构建对于推动远程教育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我省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调查分析,指出其中的缺点与不足,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构建我省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设想与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对于指导今后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职教育通过系统的思想文化和专业的技能教育,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对中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中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对策,从而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对远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远程教学资源应用效益,实行远程教育低成本扩张的重要条件。借鉴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做法、典型案例和发展趋势,结合云南电大开放教育学院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设计实践,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应从多媒体教材编写和精品课程制作、共建共享平台发布和课程交流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构建对于推动远程教育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通过对我市远程教育英语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构建我市远程教育英语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设想与思路,对于指导今后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教学资源缺乏有效共建共享的内在原因,介绍和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实践与经验,最后提出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应由三大要素组成,即先进的办学理念、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