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尽管我没能在现场感受张齐华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超艺术,尽管他还是一位未满30岁的小伙子,但我还是要用“高超”与“艺术”这两个词,表达我对这堂课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互动平台     
《班主任》2014,(5):50-50
如果说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那么《班主任》就是这门艺术的灵魂。高尚的灵魂塑造出高超的艺术,《班主任》犹如翼下之风,载我扶摇直上;犹如灯塔之辉,引我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3.
哎,尽管上次已经列数了"小猪"不少的"罪状"了,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再次抖抖这家伙的"斑斑劣迹",他的淘气事迹实在是"罄竹难书"啊!  相似文献   

4.
<正>老舍曾经说过:"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这只能是我们伟大的艺术家的一种艺术想象,因为社会尽管存在黑暗的一面,但却无法改变社会具有适当均衡的属性,黑暗过后终究会迎来光明。人性是充满矛盾的,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问题。从几千年前荀子和孟子关于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的讨论直到现今,关于人性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驾驭教材的本领,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体验到上课是一种享受,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以下四种途径:以情动情,产生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动手操作,培养兴趣;联系生活,增添兴趣。  相似文献   

6.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典型形象,这得益于曹雪芹运用了"隔"与"不隔"的艺术手法。本文从意境、情节、神貌和诗词四个方面来领略作家展示女主人公形象的高超艺术。  相似文献   

7.
再读"金钏儿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伟 《现代语文》2004,(11):16-16
<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金钏儿之死"是其中描写得很出色的一件事.一些人认为金钏儿是被迫害致死的,"金钏儿之死"这件事是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典型事例.对此,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8.
每当看到名师登台亮相,常被课堂精巧的设计和高超的智慧所折服。羡慕之余,也曾潜心实践,但与名师相比仍然无法望其项背。于是沉思,上好课的诀窍在哪里?是"好课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还是"厚积而薄发"?当看到《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我禁不住有  相似文献   

9.
尽管笔者大学毕业已经有五个年头了,但是对于当班主任这件事,我还是个门外汉。从去年开始我才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班级,到现在和学生"斗智斗勇"已满一年。在这一年中,我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也领略到了胜利后的甜蜜,现将我记忆深刻的几件事整理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不大喜欢顺从冲动,猛跑急冲。所有的事都是以自己的"感觉"为原动力,我认为这是极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可是尽管脑子里清楚这一点,有时我还是会跟随感情猛冲。好比,无法平抚心中满溢的情绪、脱口而出的话语。  相似文献   

11.
我长得很胖。尽管我吃得很少,可身子还是变得越来越圆。在家里我被邻居笑话,在学校我被同学取笑,这让我很烦恼。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买衣服。我看见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连忙拉着妈妈到衣架前:"妈妈,我想试一下这条裙子。"妈妈当时就被我逗笑了:"你想穿?好啊,  相似文献   

12.
应变艺术是一种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由于课堂上很多偶发事件是事先难以预料的,所以要做到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不是一件容易事.而高超的课堂应变艺术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得天衣无缝,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白"本身是纯洁而明确的,同时它还是最好的调和色,能更好地衬托、突出其它色彩的特性."留白":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也就是常说的"此处无声胜有声".留白中所表达的形体是一种"空灵"美,不管是东方或是西方,不管是造型艺术还是音乐、人生等都会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一种艺术修养的展示,古老的中国画就可以完美地为之诠释,将这一艺术手法称为"计白当黑";另外,还有书法中的"飞白",雕塑中的"残缺",生活中的"距离产生美"等也恰当地留下"空白",可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4.
"白"本身是纯洁而明确的,同时它还是最好的调和色,能更好地衬托、突出其它色彩的特性."留白":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也就是常说的"此处无声胜有声".留白中所表达的形体是一种"空灵"美,不管是东方或是西方,不管是造型艺术还是音乐、人生等都会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一种艺术修养的展示,古老的中国画就可以完美地为之诠释,将这一艺术手法称为"计白当黑";另外,还有书法中的"飞白",雕塑中的"残缺",生活中的"距离产生美"等也恰当地留下"空白",可以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5.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大气智慧.构思奇特.训练扎实,带给教师无限启迪。薛老师的课精彩纷呈.我仅从“示弱”艺术这一角度赏析。一斑窥豹.感受薛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  相似文献   

16.
区"名师"的评选终于尘埃落定.尽管评选的条件并不苛刻,尽管校领导为我说尽好话,但在同行眼中"颇具实力"的我还是被"名师工程"拒之门外,理由是"硬件"不达标--因为怀孕生子的原因,近三年的考核我没有得到那个宝贵的"优秀".  相似文献   

17.
刘先平 《课外生活》2012,(20):43-45
阿山从船舱端来一盆水,水里趴着一条活鱼。"认不认得?见没见过这种鱼?捉它要有高超的技术,一般人不敢惹它。我留了好几天,就是等你们来的。"鱼肚扁平,黑褐色的背稍稍隆起,头不大,两只眼圈雪亮,尾巴短,整个身子呈圆锥形,鳞片有点异常。从常识看,这是种底栖鱼——喜欢趴在水底。"惭愧,不识货。"我还是有点不服气,"海里的生物要以海量计算,海洋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18.
唐光超 《中国教师》2011,(12):47-48
<正>我们的身边,有不少教学艺术高超的优秀教师,也涌现了许许多多所谓的语文教学模式。优秀教师们马不停蹄地到处示范讲课,我们的普通教师拼命地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所谓高超的教学艺术。但令人遗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语文教师,尽管有1300多年"一篇文章定天下"的历史撑腰,尽管我巧舌如簧诱导学生"熟读唐诗三百首,条条大路任你走",可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在语文课上做数学、英语作业,或者把语文课当成"思维休息课",睁只眼闭只眼,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学生轻视语文课乃至语文老师,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有关,学生认为"花力气学成绩好不到哪里去,不花力气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执教《琵琶行》一文后,我敬佩琵琶女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年老珠黄的  相似文献   

20.
我爱好雕刻艺术,譬如竹雕、石雕、木雕、贝雕和根雕,等等,但最爱的还是根雕。最近,一位从事根雕艺术的朋友告诉我:每一位根雕艺术家,尽管艺术修养不同,技艺上的特长和表现手法各异,但都要服从原材枓的制约,在尊重天然树根和竹根自然形态美的前提下,去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总之,要依势造型,因材施艺,把根的自然美和雕刻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根雕艺术的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