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袁亚湘,男,1960年1月出生于湖南资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会士、美国数学会会士。现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国际运筹联盟副主席、亚太运筹学会主席。袁亚湘1981年毕业于湘潭大学数学系,1982年3月至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学习,1986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回到中科院计算中心工作,成为中科院当时最年轻的正研究员。曾任中科院计算数学所  相似文献   

2.
许志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所副研究员。1994至1998年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8至2003年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8月至2005年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7月至今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所做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柏林工业大学访问,2011年7~8月在美国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中心(SCCAS,CNIC,CAS)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中心是隶属中国科学院计算网络信息中心(CNIC)的支撑服务单位,是中科院超算计算环境总中心,北京市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及国家科技系统“中国国家网格运行管理中心”和“中国国家网格北方主节点”,旨在运用超级计算技术推动科研创新和产业增值,为院内外科研单位提供超级计算服务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1基础性研究奖王恩哥见本刊1996年第6期457页。王跃飞男,38岁。198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中科院计算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1月至1997年7月在德国柏林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科院数学所研究员、副所长。在值分布论、复动力系统、复方程理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在Mues猜想方面,对70年代初提出的涉及导数亏量和的Mues猜想,建立了一个重要引理,使对Mues猜想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证明除去个别例外,Mues猜想…  相似文献   

5.
<正>周向宇,1965年3月生于湖南郴州,1985年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数学系,1990年在中科院数学所获博士学位,1998年在俄罗斯科学院Steklov数学所获俄国科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2003年至2012年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2008年至2011年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3):230-232
曹道珉男,34岁。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3年7月湘潭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毕业,1986年7月获该校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8月获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8月至1992年8月在法国巴黎第九大学数学研究决策中心作访问学者。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及昆士兰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6年5月至今获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科隆大学及美因兹大学进行科研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非线性椭园型方程的研究,对非线性椭园型方程解的存在性、多解性以及正则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恩哥  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英国物理学会会士(IOP Fellow)。 1957 年出生, 辽宁人。 曾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长,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主任, 中科院副秘书长; 北京 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 2013—2015 年任 北京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 在轻元素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理性质、原子尺度上的表 面生长动力学、受限系统中水的行为与特性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 已在国际学 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300 余篇( 其中在 Science、 Nature、 PNAS、 Physics Review Letters、 J. Am. Chem. Soc.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 论文被 SCI引用大于 9 000 次, H 指数 55, 在国际学术会议 上做邀请报告 80 余次, 获国家发明专利 13 项。 担任 AIP Advan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 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国际学术期刊执行主编、 副主编或编委。 2002—2005 年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曾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物理奖、德国洪堡研究奖、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亚 洲计算材料科学成就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 项、周培源物理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香港“求是”青年学者奖、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 工作者”称号、美国斯坦福大学“GCEP”访问学者称号、日本东北大学“JSPS”访问教授称 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学者、中科院首批“百人计划”学者。   2015 年 3 月任中科院副院长, 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8.
郭佳 《科技风》2013,(13):108
MATLAB软件是一种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开发的工程计算软件,同时它也是一种数值计算型的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研究证实,MATLAB软件的计算能力相当强,尤其是大批数据方面的处理效率相当高。本文主要从符号计算、数值计算、工程绘图三个方面浅析MATLAB软件在数学试验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数字     
《发明与革新》2014,(8):2-2
不久前,“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HPC研讨会暨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元’上线开通仪式”在京举行。随着最后一台设备调试完成,位于雁栖经济开发区、由北京市和中科院共建的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将对外提供超级云计算服务。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一期提供每秒300万亿次计算能力,明年将达每秒2000万亿次,计算效率将提升数倍至数十倍,开启超级计算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正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科院数学所等机构任职,1957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2017年5月7日逝世。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其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邓军博士,教授,出生于1970年6月8日,籍贯四川大竹。1993毕业于湘潭矿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在西安矿业学院获安全工程及技术硕士学位,200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安全工程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劳保学会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2000年被评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3年获第四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同年被授予“陕西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获“第十届孙越崎青年科技…  相似文献   

12.
科学计算利用先进的计算能力认识和解决复杂的科学工程问题,它融建模、算法、软件研制和计算模拟为一体,是计算机实现其在高科技领域应用的必不可少的纽带和工具。计算、理论和实验一起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本文简要回顾了计算数学和科学计算的发展历史,从数值代数、数值逼近、最优化方法和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等4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计算数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最新进展,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科学计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2):147-147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3月。该所是以中国科学院原计算中心三部和“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立的,将办成面向21世纪、小而精、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MATLAB是美国Math 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是国内外公认的优秀的科技应用商业软件之一。本文在介绍MATLAB特点基础上,阐述MATLAB在地球物理专业"计算方法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不同的数值计算实现过程与函数对比利用以及计算效率问题。教学实践证明,M ATLAB软件应用具有高效、直观、简单易懂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3):258-260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正式成立3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了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的揭幕挂牌暨网站、数据交换平台开通仪式(www.resdc.cn)。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为该中心揭幕。该中心是中科院为支持国家和全院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成立的跨研究所的非法人研究机构,是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支撑系统之一。该中心将成为中科院承担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项目以及国家科技大平台试点项目、“地球系统科学共享网”建设的主要单位…  相似文献   

16.
彭辉银农业昆虫与生物防治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0年出生于湖北秭归县,1967年参加工作,武汉大学毕业。多年从事昆虫病毒学、流行病学、生态学及病毒杀虫剂研究与应用,多次获得国家、中科院、省部级科技奖励,是“生物导弹”治虫技术的发明人。曾主持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国家基金及中科院重点课题共28项。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197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三等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二等奖,1991年获湖北省昆虫学会青年科学家奖,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三等奖,1995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欧共体第二届尤里卡世界发博览会《国际特别荣誉金奖》。2002年获湖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2002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78篇,获得国家专利4项。  相似文献   

17.
2006年至2010年,中科院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三期工作的重点是建设“1+10”科技创新基地。不久前,本刊就院内外普遍关心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意义、基本原则及主要目标和任务、组织与管理、启动与实施等问题采访了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现将访谈内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了BP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选择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函数,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系统仿真,通过改变系统的隐层神经元数目、训练函数和激励函数,分别比较了系统在模型发生改变后在实现函数逼近性能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要使BP神经网络在函数逼近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在隐层神经元数目、训练函数以及传递(激励)函数三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要闻     
中科院新启动三项重大项目中科院批准启动“造血干细胞及血液系统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技术”、“中国信息化基础软件核心平台关键软件研究开发”三个重大项目。至此,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已启动17项。据悉,“造血干细胞及血液系统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项目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新一轮大规模国际合作计划关注的重点。它通过规模化地测定造血干/祖细胞及血液系统重要疾病相关蛋白质的三维结…  相似文献   

20.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Shanghai Supercomputer Center)成立于2000年12月,座落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开发园区内。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是面向社会开放。资源共享、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拥有曙光4000A(2004年世界排名第十)和“魔方”曙光5000A(2008年世界排名第十、亚洲首位)等2台超级计算机,同时配备丰富的科学和工程计算软件,致力于为国家科技进步和企业创新提供高端计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