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革命文化素养是指在进行革命文化教育过程中理解、认同、运用革命文化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关涉革命文化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等。小学语文教师的革命文化素养包括革命文化知识储备与运用、革命文化情感体验与行动、革命文化精神理解与传承三个维度。教师提升革命文化素养的努力方向包括拓宽学习视野,加深对革命文化价值的理解;丰富学习形式,提高革命文化习得的有效性;深耕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提升革命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以往对于辩证法与革命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辩证法的革命性与革命的辩证法,但无论是对辩证法革命性的分析,还是对革命辩证法的讨论,都只是对辩证法特征的研究,没有深入到辩证法的本质。究其实质,辩证法与革命的关系在于辩证法不是一种纯理论的事情,而是直接与当下生活世界的变革相关,辩证法这个最富有哲学色彩的理论直接面向的是当下的社会现实,是根植于现实生活并在现实生活中展开的。从黑格尔辩证法与观念革命、马克思辩证法与无产阶级革命、列宁辩证法与十月革命、毛泽东辩证法与中国社会革命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辩证法的革命本性在于辩证法与革命直接相关,革命的每一次展开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革命与传播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回顾古今中西的历次革命,无论是狭义上的革命——社会政治革命,还是包括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教育革命、思想革命等范畴在内的广义革命,都离不开传播的推动。社会政治革命例子,例如,明  相似文献   

4.
周厚琴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2):57-59, 96
19世纪俄国革命经历了贵族革命、平民知识分子运动和无产阶级运动三个阶段,每阶段革命运动的目标与手段始终随主导阶级的道德原则而发展变化,使俄国革命在温和与激进、人道与恐怖的矛盾斗争中曲折前行。道德原则赋予了革命正义性,革命的结果反过来验证革命道德的价值,从这个视角出发,可以了解到另一部俄国革命思想史。  相似文献   

5.
现代史上的鲁迅是一个文学家、一个革命旗手,而鲁迅文学与革命的结合是在广州时期形成的。与在北京、厦门和上海时期不同之处在于:鲁迅在广州时期一方面观察着广州的革命形势、近距离接触革命组织团体、革命青年;一方面审视自身的革命意识,提升对国民政府和革命本质的认知,终于在短暂的广州时期实现了革命文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度落实,教师要着重挖掘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与教育作用,努力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与价值。革命文化素材作为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实现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需要注重革命文化与相关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与渗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教师要深度研究立德树人对语文教学的实施要求,全面归纳革命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教育价值,依托电化教学、情景表演、演讲教学、挖掘找寻革命精神的现代表现、开展革命文化教学实践等形式,进行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开启革命文化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四次军事革命,即金属化军事革命、火药化军事革命、机械化军事革命和当前正在进行的信息化军事革命。金属的出现与金属兵器的发明与制造引发了军事结构和军兵种的变化,促成了步兵、骑兵和车兵的诞生。同时,与此相适应的阵式作战方式得以产生,从而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军事革命,即金属化军事革命。它使军事主体运用金属器械与畜力的能力得以极大提高,是人类智慧第一次与蛮力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与福建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是闽籍华侨的主要侨居地。孙中山将该地区作为开拓与发展革命运动的重要基地。本文以孙中山与闽籍华侨领袖林文庆、黄乃裳、陈楚楠、吴世荣等人建立的革命关系 ,论述闽籍华侨在宣传革命思想、建立革命团体、发展革命力量等方面 ,对辛亥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 ,中国社会前途面临着改良与革命的抉择。改良与革命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相似的思想根源 ,经过维新立宪与社会革命两种主张的斗争 ,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 ,立宪改良派逐步转化到革命阵营 ,中国最终选择了革命  相似文献   

10.
《白毛女》1945年公演的成功拉开了它作为革命文艺传奇经典的序幕。作为20世纪下半叶公演次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革命文艺作品,它是延安时期文艺与政治、革命艺术与传统艺术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成果,是革命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成果,是历史与时代的产物。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过程中,《白毛女》敏锐觉察党和人民的意识形态诉求,揭露社会主要矛盾,以文化的力量成为革命斗争中的有力武器,对现实社会产生不间断地持续性影响。从革命文化的视野剖析革命进程中《白毛女》的文艺特点,不仅有利于探析革命文艺与人民、与传统艺术的关系,更有利于探析革命文艺与革命实践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各个方面,有着丰富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无与伦比的理论地位,然而长期以来被我们简单化地理解甚至等同为政治革命与暴力革命,认识不到其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双重属性的有机统一。无产阶级革命主要是一场社会革命,廓清这一点,对我们正确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革命概念,正确理清革命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挖掘东江革命文化内涵 推进东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入挖掘东江根据地革命文化内涵,推进东江文化研究具有现实与学术之双重意义。研究东江革命文化,首先要关注革命先贤群体,这既有领袖人物,也有谱系丰富的地方精英;其次要探究中共政权、各类群团组织所构建的宣教网络进行多形式、多层次革命宣传活动,再现东江民众普遍觉醒、投身革命抗战的光辉历程;再次要研究东江传统文化在革命年代所发生的异化与创新;最后要关注革命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3.
蒋光慈"革命+恋爱"小说中"革命"与"恋爱"的真实程度一直被无端遮蔽,文本中的那些革命,并没有解决何谓革命,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如何革命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对于红色经典来说,不解决这些问题,其经典地位就必然受到质疑;而其所谓的恋爱,更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它总是沾染"革命"的光芒。缠夹不清、相互遮盖的革命与恋爱,体现出小说人物对于"革命"与"恋爱"的纠结感。  相似文献   

14.
勒庞的《革命心理学》虽然揭示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各种群体心理的革命行为,但从革命概念、革命领导者、革命受众、革命原因等多方面来看,其论述都是单向度的,可以说是单向度的革命,这与勒庞所处的时代及其对时代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阎婧 《考试周刊》2013,(39):28-29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对革命与改革的思考和实践不断涌现。文章分别从革命与改革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不同学派、学者对革命与改革的不同理解;自己对革命与改革的理解及如何对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前莆田市革命文物保护面临以下困境:从革命文物保护的主体看,革命文物资源社区参与度不够;从革命文物保护的客体看,革命文物资源不强;从革命文物保护途径看,革命文物融合利用不够充分等。针对当前困境,建议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目标为导向,多措并举,优化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中国传统革命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前者对后者既有继承的方面,更有超越的方面。传统革命的基本特点是:立国为民、革命正当;圣人当政、暴君当诛;小农经济与专制集权。党领导的革命不同程度上存在传统革命的上述因素,但其超越于传统革命的新特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论证革命的必然性;依靠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以建立现代化大生产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作为革命理想。新中国的建立只是党领导革命的阶段性成就,并不意味革命理想的完全实现。党在建国后的历史使命是艰巨的,其奋斗历程是曲折的。邓小平所开启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党领导的革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形式,是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新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8.
革命文化教育是指以革命资源为载体的一种教育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情怀,有效传播先进文化,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发掘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创设革命文化教育情境、组织革命文化课程实践、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当今中国的四大革命精神。这四大革命精神虽然在内涵、承载主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不同,但却同样都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等内容。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统一于中国革命的总过程。其中,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总源头,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成熟形态,西柏坡精神是"历史转折之魂",沂蒙精神则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崭新发展阶段,是介于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一生倡导和实践民族、政治和社会三大革命。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始终立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实际状况。其民族革命由最初狭义的反满发展到反清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其政治革命是主张“破”与“立”的结合,提出了“权能分开论”,本文对此作出新解。关于孙中山中国式社会革命的措施,如“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等,本文亦有新的看法。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可称为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