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与传统翻译研究不同的是,语篇翻译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语境和交际功能。本文重点讨论了语境因素,即“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个主客体互动体验的过程,翻译的语境理论应充分考察相关主客观语境因素及其互动。结合功能语境理论和认知翻译模式,我们提出翻译中的语境因素应包含社会文化、交际情景和语篇上下文等客观语境要素和社会认知与个人认知等主观语境要素。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作为主体认知界面作用于社会文化、交际情景和语篇之间,译文是这五个语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语义整体。语篇翻译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文化因素。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确立语篇意识,把它置于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去思考,才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内容和文化信息。语篇翻译即是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4.
语篇认知能力是构成学习主体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但语篇的复杂性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语境等因素常常被忽视。对原文语篇历史文化语境及其语言风格的认知和把握影响学习主体的翻译决策。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宜引导学习主体关注语篇的历史文化语境,强化学习主体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以使其逐步形成比较稳固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语境在语篇翻译中有几个作用:语境对语篇翻译有制约作用;语境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作用;语境有助于译者理解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6.
石婷 《海外英语》2016,(15):209-211
语篇翻译追求的是不局限于语言形式,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语境因素上来的翻译策略,要求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诸要素的关系。该文试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萨姆·利普塞特的小说The Naturals的语篇翻译的语境。  相似文献   

7.
语境与翻译     
在翻译活动中,对一个词、词组、句子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往往需要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语境,交际情景间和社会文化语境来确定,由于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所以影响翻译活动的语境还应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翻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可以众观察和微观两方面影响翻译活动的语境还庆译入语的社会文化间。译稂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影响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好语篇翻译的关键在于把握语篇实体和语境三要素的关系。在英汉互译中,正确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语境,因此,译者必须始终考虑语境诸要素对语言形式及其意义的影响。在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应当对原语语篇的语境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到影响翻译过程中的各种语境因素,即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作用。得当的语境分析有助于克服文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取得功能对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周少蓉 《海外英语》2014,(9):165-167
随着我国境外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语篇的翻译研究正越来越引起关注。文化语境制约着语篇的内容和内容的组织形式,对旅游语篇的翻译研究意义重大。为了探讨对旅游语篇翻译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策略,阐述了文化语境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了文化语境在旅游语篇中的体现,指出由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文化语境的差异,英汉旅游语篇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接着从文化语境的角度探讨了旅游语篇汉英翻译的策略,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顺应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对原文的风格、内容和内容的组织形式都作出相应地改变。  相似文献   

10.
唐昱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2):96-97,100
文化语境是广告语篇"最高层次的语境",它分别由中西方思维模式、文化心理及价值观、社会历史背景、审美观念及消费心理等因素构成。基于此,文章论述了文化语境与广告翻译的关系,以及在语篇翻译中达到成功的文化转换的正确方法 。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篇的生成与其特定的民族文化体系的语用相关,涉及到自律语境与他律语境、感性语篇和理性语篇相协同等语用因素。在英汉文学文本翻译活动中,原文本与译文本两种语境、语篇转换的比照研究揭示了英汉语用互文转换规律,这对文本翻译的语用互文性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语言是从社会语境的角度出发的,而社会语境是由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组成的,这两个语境在语言使用中抽象为语类和语域,本文拟通过分析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来试图解决语篇的翻译等值问题,即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在语类、语域层面上来实现翻译的对等?  相似文献   

13.
任蓉 《广西教育》2010,(21):37-39
通过对酒店禁烟公示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分析可看出,尽管原文与译文的概念功能基本不变,但人际功能的变化会引起译文语篇功能随之变化,反映在文化语境上则是语篇体现样式的变化。文化语境对翻译语篇的对等性产生制约,由此引起的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是对语篇结构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语篇语言学注重语篇分析和语用意义,它不仅分析原文和译文,还设计语言体系之外的包括“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各种制约因素。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模式认为:意义并非由语言的结构本身决定,而是由整个语篇决定(包括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语篇分析应用于翻译批评,可进行更理性的研究。用语篇分析来理解古诗《春晓》及其四种译文,能得出更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语篇是翻译的直接对象,它能够传达完整的信息。在英汉语篇互译的过程中,语篇中的文化因素、语境、译者的语篇意识以及语篇的连贯程度都会影响语篇的翻译。译者在翻译语篇时,不能将语篇中的单个词或者句子孤立起来翻译,而是要将它们放到语篇中去理解。准确的掌握影响英汉语篇互译的因素,会帮助我们翻译出优美、准确的语篇。  相似文献   

16.
语境及语域理论对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译者在语篇翻译时,应将翻译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交际意义上,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恰当地表达出原语的语域特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力求原语和目的语在形式、意义以及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浅析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以杨宪益先生翻译的《红楼梦》为例,探讨英汉语篇在衔接与连贯上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时注重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呈现翻译译本。基于系统功能理论进行语篇分析的方法,是以语言的社会功能为出发点,结合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分析语篇连贯和衔接,研究语篇的生成和语篇结构。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共同提出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语篇的各种衔接手段进行分析。其中,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是两种常用的衔接手段,在语篇连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提出了语篇翻译是译者把负载着文化信息的原语语篇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转换成译语语篇的形式,从而完成文化移植的过程的观点。本文探讨了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方法重视的是语篇分析和语用意义,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即在英汉不同文化背后所折射出的不同方面对语篇翻译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卢敏 《考试周刊》2010,(2):43-44
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通过语域表现.由三要素——语场、语旨、语式构成。语境及语域理论对翻译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译者在语篇翻译时,应将翻译视点从语言形式上转移到语篇的交际意义上.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恰当地表达出源语的语域特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力求源语和目的语在形式、意义及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20.
语篇的三元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话语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的语境.这些因素对语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在解读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要解析语篇的内部环境,还要理会语篇发生时的情景语境、社会文化的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