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了国内外高原训练期间补铁研究进行探讨和归纳,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高原训练与铁元素主要研究热点:高原训练与铁代谢;高原训练中铁对最大摄氧量影响;高原训练中铁对运动耐力影响;高原训练中铁流失的主要原因;高原训练中补铁方式等。回顾铁元素对高原训练的影响,为健康保护与合理训练,应对从事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血液学铁蛋白监测。建议对计划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提前进行铁储备检测,确定每位运动员体内血清铁蛋白量,制定针对性补充方案应对高原训练期间更高的铁吸收、血浆铁代谢和血红蛋白的生成率,同时可避免盲目补铁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相似文献   

2.
运动、低氧训练与铁代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道 《体育科研》2009,30(1):62-64
铁代谢的研究一直是运动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描述了运动与铁代谢的关系,包括运动对铁代谢的影响,运动引起铁缺失的可能机制以及缺铁对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低氧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训练手段在国内外正逐渐流行,目前有关低氧训练与铁代谢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低氧时铁代谢的影响以及低氧训练过程中铁的补充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缺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铁元素对人体的生物作用出发,探讨了运动员体内的铁平衡,运动对铁代谢的影响,以及缺铁对运动能力的损害;分析了运动员缺铁的原因,并介绍了预防和治疗缺铁的方法,以保持运动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运动训练对机体铁代谢影响的研究报导甚多,国外不少作者提出观察机体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对进一步研究运动与铁代谢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Dufaux.B.发现中长跑运动员血清铁蛋白均值低于普通人水平。划船与自行车运动员未见此现  相似文献   

5.
铁是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运动能造成铁缺乏,降低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浓度,导致氧运输能力和细胞的氧化代谢能力下降,从而降低运动能力.通过对铁代谢的分析,探讨了造成铁缺乏的原因及后果,并提出了预防运动员铁缺乏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运动训练对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铁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动态测定2个月训练内蒙古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含量、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结果: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期血红蛋白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血清铁含量具有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不显著;铁蛋白含量未见明显改变;转铁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转铁蛋白受体含量在训练中变化不明显;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先升高后下降,EPO水平先升后降;结论:在训练初期,由于运动训练,机体铁代谢出现紊乱,而后通过调整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生化测定方法检测受试者在一次大负荷散打专项训练前后血清铁含量的变化,分析探讨一次大负荷专项训练对不同运动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铁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大负荷散打专项训练可引起运动员血清铁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从铁元素对人体的生物作用角度出发,探讨了运动员体内的铁平衡,运动代谢的影响,以及缺铁对运动能力的损害;分析了运动员缺铁的原因,并介绍了预防和治疗缺铁的方法,以保持运动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运动与元素钙、铁、锌、镁、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钙、铁、锌、镁、铜元素在机体代谢和运动能力提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在运动训练中要定期的监测和评定运动员体内这些元素含量,并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心脏标志物、血清铁、血红蛋白、白介素-6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名男性学生运动员,在100 min内完成20 000m长跑和哈佛台阶试验,心率控制在180~200次/min.在运动前(T1)、运动后即刻(T2)和运动后3 h(T3)测定运动员的心率、血压、血浆NT-proBNP、血清铁、血红蛋白以及白介素-6的表达.结果: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NT-proBNP含量较运动前显著增加(P<0.05),血清铁和白介素-6含量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运动后3h,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浆NT- proBNP、血清铁、血红蛋白以及白介素-6的表达均与运动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强度耐力训练后心脏损伤标志物NT- proBNP含量显著性增高,应该是对运动刺激的一种生理适应,不具有病理性改变意义.白介素-6浓度发生显著性上升,并不能表明发生运动性炎性反应,并未对心功能造成伤害.血清铁含量的下降,表明运动并未过量,没有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运动和铁代谢的关系已经做了大量广泛的研究。虽然目前对于运动是否会导致真正的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仍没有达成共识,所得的结果也不一致,但根据已有的文献分析,可以认为运动本身并不会造成所谓“运动性贫血”,但确可引起低铁状态。运动引起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增加可能是运动性低铁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运动对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可导致低铁状态,这种低铁状态类似于临床铁缺乏表现,其本质尚未清楚。一些研究认为,运动性低铁状态是铁缺乏,主张进行铁补充,对所有运动员进行常规铁补充有利于纠正或避免铁缺乏;而有些研究则认为,这种低铁状态是机体的正常调节,铁补充将增强铁释放,对机体组织细胞不利。近年来对铁吸收机制以及肝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骨髓细胞的铁转运机制已基本阐明,这为探讨运动时铁代谢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调节机制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缺铁与补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训练可使机体的血液学参数、铁代谢发生改变,并可导致机体缺铁。铁缺乏可能导致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下降。然而补铁是否改善缺铁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尚无定论,不合理的补铁又可能诱发机体病变,掩盖机体潜在性疾病的诊断。因而在确认缺铁的程度已对机体的运动能力造成影响之前,应慎重考虑是否补铁。  相似文献   

14.
运动对铁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铁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运动性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一直是运动医学中的研究热点,许多学者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认为运动可引起血浆总量的升高、红细胞溶血、铁丢失增加、铁吸收不良和NO增加等变化。另外,铁缺失还会影响循环系统和骨骼肌的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l,DMTl)和金属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等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运动与铁伐谢的关系。此外,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的研究,也可为运动性铁缺失的监测提供更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省17市地在20届省运会涌现出来的25名优秀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进行了身体形态、素质、机能、专项技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集训队员的身体形态匀称,上下肢比例及指间距指标较理想,速度、力量、速度耐力较好,但耐力水平较差,有氧代谢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身体机能方面显示营养状况、红细胞形态、铁代谢及铁储备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充纳米生血铁对高强度运动大鼠铁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体重(160±10)g,随机分为4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n=15)、B组为高强度运动对照组(n=15),C组为高强度运动补充生血铁组(n=15)、D组为高强度运动补充纳米生血铁组(n=15)。运动大鼠第1周20 m/min,3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第2周25 m/min,6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第3周30 m/min,9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第4周35 m/min,120 min/次,2次/天,6天/周,休息1天。在最后一次运动后次日处死动物并取材测试。D组大鼠补充纳米生血铁,C组大鼠补充等量普通生血铁,A、B组大鼠补充等量安慰剂。结果:大鼠进行4周高强度递增负荷运动后,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红细胞总数和血色素均显著下降;而补充纳米生血铁大鼠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红细胞总数和血色素水平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