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了论证暴雨选样间的频率转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合理的频率转换模型,对福建省9个市49座城镇雨量观测站实测的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以离差绝对值和、离差平方和以及Nash-Sutcliffe作为误差评定标准,分别计算各自的暴雨设计值的离差绝对值和、离差平方和和NSE值。最后分别计算49个站点不同历时离差绝对值和平均值、离差平方和平均值以及NSE值平均值。计算结果表明:P-Ⅲ型分布是短历时暴雨最佳拟合线型,配合模型2,可以作为福建省城市暴雨频率转换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下纯液体和液体混合物介电常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液体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发现介电常数ε- 1 /3与温度T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ε- 1 /3=B1 B2 T对纯液体和液体混合物不同温度下介电常数的计算结果表明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平均误差0 79% .用两个数据点确定式中的两个常数 ,即可预测其它温度下的介电常数 ,对纯液体和液体混合物的预测结果表明 ,预测值接近实验值 ,平均误差 0 83 %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对胡麻粕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胡麻粕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8.00%、液料比27.50:1(mL/g)、超声温度57.00℃、超声功率240.00 W。在此条件下,胡麻粕总黄酮提取量实测值为29.02 mg/g,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为精确得到应力梯度较大点的应力状态,对5种应变片黏贴方案(即45°-3直角应变花、60°-3等角形应变花、120°-3Y形应变花、45°-4扇形应变花及多次黏贴单轴应变片)分别进行了研究,求解出待测点位的应力状态。利用ANSYS对构件上同一点的应力状态进行数值计算,并将实测值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应变花布片方案测试结果存在差异,采用多次黏贴单轴应变片方案的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哈尔滨地区的粉质粘土进行了冻结过程的水分迁移试验,考察了含水率、冻结温度及干密度在封闭系统的条件下对粉质粘土中水分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含水率和干密度相同,顶板的冻结温度越高,水分迁移量越大,顶板冻结温度为-3℃的水分迁移量较冻结温度为-9℃的水分迁移量大;控制顶板冻结温度和干密度相同,初始含水率大的试样,水分迁移量大;控制顶板冻结温度和含水率相同,水分迁移量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椹原花青素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作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吸光值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表明,桑椹原花青素最佳提取参数是:提取温度为63℃,料液比为1:46,提取时间为36min。响应面模型在此条件下预测的桑椹原花青素提取率是0.944%,验证值为0.983%。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4.13%。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代代花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代代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在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三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代代花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对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组合,再利用水浸醇沉法提取代代花多糖,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2 h、温度70℃、料液比1∶100(g/m L)时代代花多糖的提取率预测值为8.82%,实测值为8.81%,两者相差极小,说明该工艺条件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钻头钻掘岩石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对钻头-岩石系统的生热传热分析,建立钻头与岩石的互作用模型,采用弹性滑移的罚摩擦公式,对钻进过程进行温度场数值计算分析。研究表明:钻齿温度主要集中在钻齿与岩石的接触区域,中心齿的线速度小于边齿,导致边齿热应力高于中心齿。钻齿中心部位切削温度最高可达170℃,温度沿着钻齿圆弧逐渐降低,岩石最高温度可达134℃。  相似文献   

9.
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定量气体的压力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利用气体PVT热物性实验台对高纯氦气(99.995%)在等体积条件下的p-t(t为摄氏温度)关系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中保持He的体积不变,充气压力分别为1,2,2.5和3 MPa,在每一充气压力下改变实验温度(5~85℃),每隔10℃记录实验温度及该温度下对应的压力。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不同充气压力下He的p-t拟合直线,利用外推法获得绝对压力为零时对应的温度,即热力学绝对零度。外推得到的结果与现行的标准值-273.15℃相比,最大和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1.36%和1.14%,平均值为-276.58℃,可作为工程热力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补充。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6,(5):62-67
为探明饱和蒸汽膨化前物料中心温度变化规律的机理,运用一维非稳态导热分析法建立了饱和蒸汽加热球状物料过程中的中心温度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适用条件为傅里叶数F0≥0.18。以胡萝卜为验证材料,以390~430K的饱和蒸汽加热含水率为20%~32%的样品,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高(R2>0.98);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胡萝卜中心温度快速上升后趋近于饱和蒸汽的温度;样品含水率越小或饱和蒸汽温度越高均可加速胡萝卜中心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1.
细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细胞工程技术,本研究以鸡红细胞为材料,以PEG(Mw=4000)为诱导剂,研究不同的PEG体积分数(0%、25%、50%、75%、100%),不同的融合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不同的融合温度(20℃、30℃、35℃、38℃、40℃)对鸡红细胞融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EG的体积分数为50%,融合时间为15 min,温度为38℃时融合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行设计的发酵装置,通过温度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从而进行了消化温度对柠檬果渣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量的影响研究.实验表明,在中温(35℃)和高温(55℃)两种消化条件下及pH接近中性时,柠檬果渣消化反应器分别于第7天和第5天开始进入产甲烷阶段,最高产气量分别为44mi和46mi,高温比中温的产气量提高了4.5%.由此可见,高温消化比中温消化缩短了消化时间,提高了产气量,高温消化是提高柠檬果渣厌氧消化产气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n型硅基底制备了Cu/CoN/Si(100)和Cu/CoSiN/Si(100)薄膜,并对它们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表面形貌.用扫描透射电镜能谱分析法得到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下铜在上面两种薄膜中浓度与表面距离的分布,然后利用菲克第二定律对Cu/CoN/Si和Cu/CoSiN/Si体系中cu的扩散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中温条件(300℃-700℃)下Cu在CoN和CoSiN两种薄膜中的扩散系数表达式分别为8.98×10^-13exp(-0.45eV/kT)cHf/s和5.39×10^-11exp(-0.49eV/kT)Cm2/s.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组合工艺(高温55℃UASB反应器一常温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对含盐偶氮染料活性嫩黄X-6G的去除能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55℃,运行周期120d,水力停留时间18h的条件下,此工艺对于CODCr为600~1 000mg/L,含盐量为25~35g/L,活性嫩黄X-6G的浓度为40~50mg/L的染料废水,染料及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低温处理结合电导法,测定了10个桉树无性系在未锻炼、锻炼与脱锻炼等不同处理下冻害胁迫抗性的半致死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无性系在6℃10d+3℃10d的锻炼处理后,比对照株的冻害胁迫抗性增强,剔除实验期间苗龄变化的影响后半致死温度平均降低6℃。脱锻炼后,抗寒锻炼获得的抗冻性消失,大部分降到比对照株更低的抗冻性水平。桉树无性系的抗冻性受抗寒锻炼的影响,抗寒锻炼能提高桉树无性系的抗冻性。根据锻炼后的maxΔLT50与锻炼前的CK0对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抗冻性,将10个无性系划分为4种类型即冷抗可锻炼型(RA)、冷抗不可锻炼型(RUA)、冷敏可锻炼型(SA)、冷敏不可锻炼型(SUA),其中XL2和XL6为冷抗可锻炼无性系,XL4属冷抗不可锻炼无性系,XL7属冷敏不可锻炼的无性系;其它6个无性系为冷敏可锻炼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层状MgZnAl-CO3纳米晶,借助于TG-DSC、IR、XRD、SEM和热老化箱对其结构、形貌及其与Ca(st)2/Zn(st)2复配对PVC热稳定性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层板上半径为0.065nmMg2+被半径为0.074nmZn2+同晶取代后,Mg0.51Zn0.167Al0.323-CO3较Mg0.677Al0.323-CO3层间结晶水、层板羟基和层间阴离子CO32-脱除温度分别下降14.0℃和8.4℃,层板OH伸缩振动、层间结晶水弯曲振动和层间CO32-反对称振动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003)晶面间距从0.7455nm增加到0.7508nm、a(或b)和c轴长度分别从0.3038nm和2.2365nm增加到0.3044nm和2.2524nm;由于一定量的Mg0.51Zn0.167Al0.323-CO3与Ca(st)2/Zn(st)2的协同作用,PVC的初期着色和热稳定时间分别为250min和275min。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pan-80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阳离子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含量、单体AM与DMDAAC的摩尔配比、复合乳化剂Span-80与OP-10的质量配比及含量、聚合温度、聚合体系pH等对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1.0%,n(AM):n(DMDAAC)=1.6,m(Span-80):m(OP-10)=96:4(Span-80和OP-10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约为4.7),Span-80和OP-10占油相质量的6%,聚合温度40℃,聚合体系pH约为5.0.在此聚合条件下,制得的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的粘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进的Ellis汽液平衡釜,在35kPa压力下,测定了N,N-二甲基乙酰胺一水二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利用Herington面积检验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定的汽液平衡数据满足热力学一致性.分别用VanLaar和Wilson活度系数方程关联了实验数据,两者结果较接近.汽相组成和泡点温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041,1.622l℃(VanLaar)和0.0076,1.6057℃(wilson).实验数据和关联结果为减压精馏分离N,N-二甲基乙酰胺和水的过程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对120名大学生施测。结果:消极应对与机遇(r=0.318,p〈0.01)及有势力的他人(r=0.288,p〈0.01)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效能(r=-0.281,p〈0.01)及内控性(r=-0.236,p〈0.05)存在显著地负相关;积极应对与主观支持(r=0.236,p〈0.01)、内控性(r=0.334,p〈0.01)、自我效能(r=0.54,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机遇(r=0.189,p〈0.05)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能有效地预测积极应对方式(p〈0.01)。结论: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会对个体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2,6-二叔丁基-4(二甲氨甲基)苯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6-二叔丁基苯酚,甲醛,二甲胺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了抗氧剂2,6-二叔丁基-4(二甲氨甲基)苯酚,并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抗氧剂2,6-二叔丁基-4(二甲氨甲基)苯酚的最佳合成工艺:第一步反应温度为5℃,反应时间为40min;第二步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5h;2,6-二叔丁基苯酚与甲醛和二甲胺的物质的量的比分别为1:1.7,1:2.7.产品的收率为94.7%,熔点为9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