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开明的保守派"——"谴责小说"作家群的文化性格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文坛上最为活跃、最有创作实绩的是被称为“谴责小说”的一批职业文人的创作。他们之从事小说创作自然有受到梁启超“小说革命”的启发、影响的一面,但是他们并非是政治家所期许的那种专心于以小说为工具来教化民众的“启蒙者”。从文化性格上来说。他们属于一种“开明的保守派”,“开明”表现为他们都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保守”则主要体现为以“传统”批判“时代”。  相似文献   

2.
李奉义 《中学文科》2007,(11):150-150
长期以来,学习困难、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再加上不守纪律,就被称为“双差生”。学生一旦被视为“差生”,在教师、同学眼中往往就是“嫌弃儿”的角色,他们在集体里往往不受欢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自尊和自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去年年初,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了引导职工树立爱国、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在全国开展了评选行业职业道德十佳标兵活动。经过一年的推荐、考查和评选,年底评出职业道德十佳标兵。他们当中有被称为新时期“红嫂”的哈尔滨火车站客运值班员朱莲香;有练就一套过硬的柜台服务技能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营业员马桂宁;有被称为工人技师、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的北京市东城区环卫工人张永江;有勇于克服世俗偏见,在殡葬岗位上辛勤工作20年,被群众誉为“人生终点优秀服务员”的河北省沽…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些孩子,命运和身躯的残缺,使得他们被称为“折翼的天使”;有这样一些教师,手势和心灵是她们传授知识的通行语言;有这样一类学校,他们把生命和爱作为唯一的校训,令人动容。对于这些真实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的其实只是简单的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的“四公子”战国“四公子”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并称“四公子”。他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四公子”的人。唐代“四公子”唐朝的“四公子”是姚檐、周曾、王玢、丰清志。他们都是唐德宗时期淮宁节度使李希...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辅导》2013,(8):F0002-F0002,F0003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的艺术创作也集中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有益的尝试 重要的一课─—我校是如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朝阳区新源里二小校长路文举现在的小学生大多被人们称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有的在家里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什么有什么。他们物质生活优厚,精神生活不足;身体发育早熟,心理发展欠缺,...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民族主义情感的表达极为复杂。在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一些知识分子表现出了一种被称为“反中国感”的思想情结。他们逆乎“时尚”,对“民族”乃至“爱国”的宣传持激烈的批评态度。这种现象是由知识分子意识和潜意识的不同关怀决定的。在潜意识的层面,他们是诚挚的民族主义者;但是在意识层面,他们的“世界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关怀却又异乎寻常。这一差异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力图超越民族主义,在感情上却始终割不断与“民族国家”的联系。最好的办法当然莫过于寻求鱼与熊掌兼得。中国知识分子未能做到这一点。但他们为此所作的积极探索,在近代思想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相似文献   

9.
夏日炎炎,闲读消暑,翻阅沈复的《浮生六记》,在“闲情记趣”的一“记”中,发觉他首先记的是童趣。之所以说是新的“发现”,是过去读时没有注意到沈复的“闲情记趣”首先看重的竟是童心童趣。而童心童趣,如今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不要说是小学生,被紧紧地绑在繁重学业的战车上,难得再有“幼时闲情”,就是幼儿,为了“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也被填鸭式要求死记硬背不少东西,窒息了他们的童心童趣。  相似文献   

10.
这里说的“难看的孩子”.并非“残疾人”,而足指那些长得不够漂亮.似有轻微生理缺陷.被人称为“长相不行”的孩子。他们或是五官有缺陷,个头矮小,身长腿短.过胖或过瘦;或是语言、动作有缺陷,口吃、聋哑、举手投足不协调,样子有些“怪怪的”等等。在学校,这类学生为数不多,却往往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没有“漂亮”孩子广受羡慕的“优越感”,没有“一般化”孩子不被关注的“平常心”,也没有“残疾”孩子倍受关爱的“感激情”。他们常常被人有意无意地当“话茬”作“谈资”,受到伤害,却有口难辩,也少有人过问。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笔记本上,记了好多被人们敬仰的中外著名人物的自喻,比如:誉满全球的居里夫人,甘愿为“春蚕”,“吐尽每一根丝为人类织衣御寒”;鲁迅喻自己为“牛”;被喻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则以“泥土”自喻。……我同样喜欢巴金的自喻“木柴”。他说:“我不配做  相似文献   

12.
秀山秀水玲珑玉──记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教育劳模杨通兰刘卫平,杨秀荣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但绝不是一个平淡的故事。她所负责的学校.一所毫不起眼的山村民办小学:地区教委领导称为“全地区办得最好的村小”;县委书记誉为一块没有被污染的净土”……她的胸前。...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教学《病梅馆记》时,感慨颇多。文中写江宁、苏州和杭州都盛产梅。文人画士有他们独特的审美趣味:“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些君子却托人暗示卖梅者。要“斫其(梅)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联想到当下中学生的写作.他们的写作不也都是被框于盐中.被棕绳捆绑的吗?他们不也都是有待“纵之顺之,毁其盆,(重)埋于地,解其棕缚”的病梅吗?  相似文献   

14.
足球是好东西,所以全世界人民都爱它,并力争被公认为它的发明者。意大利人说公元一世纪时,恺撒大帝的罗马军团就已经把足球作为军中游戏;英国人则说是他们用动物的膀胱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足球;还有埃及、爱尔兰、希腊甚至日本,都有大批争取“合法权益”的爱国人士。不过,在这场争论中最理直气壮的应该是中国人。据说中国发明足球是在“公元前”,好歹我们也踢了两千年呢!那时候它用的是乳名,唤作“蹴鞠”。这是一项高雅的运动。那时的球场被称为“鞠城”,红砖女墙的遮挡,使蹴鞠充满着神秘。幸亏有那时候的“专业记者”在古…  相似文献   

15.
古人阅读,主张“熟读精思”,阅读和思考是统一的,它们常常是触发写作动机的媒介。把思索的内容随手记下来,或直接就书评点、眉批,或做卡片,或记在小本上,这些一边读书,一边写下的笔记,心得,就被统称为札记。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辅导》2013,(7):F0002-F0002,F0003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伟人的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毖罗、拉斐尔,他们被称为艾艺复兴“三杰”,他们的艺术创作也集中体现了瞅洲义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一、广泛接触,为“言之有物”创造条件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记就是生活记,写日记就是写生活。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感受。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生活——游戏、劳动、参观、游览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动”起来。如:活动课上,同学们做游戏,欢快如小鸟;劳动时,小朋友们虽然稚嫩,但很积极;春天带孩子们踏青,秋日陪他们秋游……与生活的接触面广了,可写之物自然也就多了。这样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时候,便有了充实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8.
两军打仗,输了的一方被称为“败北”;运动场上比赛,负方也称“败北”,是否失败者都向北方逃走呢?还是只有向北方逃跑的才叫“败北”呢?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七子派被后人称为格调派,是因为他们标榜古人作品的格调,并力倡师摹古人的格调。这种“格调”,以“高古”为特质;这种“高古”,主要表现为以下美学特征的完满融合:发乎情性,质相兼,意境浑成,气势沉雄, 声调宛亮,神韵流动。  相似文献   

20.
靠自己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块遥远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拥有超常智慧的人们,他们善于动脑筋,总能急中生智应付各种问题,于是这里的人们就被称为“灵人”,而这块土地就被称为“灵人国”。由于灵人的智慧,再加上他们的勤劳,很快就发明和生产了世界最新的武器,许多先进的设备和生活用品等等,并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和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