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新加坡的语言景观由于社会环境和语言政策的变迁而显现出多元化的风貌。就华文而言,当下新加坡华人的日常华语主要有三类:早期华人遗留下来的南洋汉语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以及夹杂着英语词汇的普通话。而伴随着说英语家庭的日益增多以及双语政策的失衡,华族子女的华文水平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新加坡的华语教学如何改善、新加坡的华文在汉语全球化的背景中如何定位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华语地位变迁的考察,探讨了新加坡华文教育所面对的一些问题。文章指出由于新加坡政府所实行的双语政策是一种非平行的双语教育,同时由于政府对不同语言定位的导向不同,使得华文教育面临结构性和根本性的困难。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展华语的应用空间、提升华语的实际地位,双语政策有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有其名无其实的局面,新加坡人兼通双语的竞争优势也将一去不返。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28日,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 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包括华文水平测试中心、华文教材研发中心、华文教育服务平台、华文教师资格认证中心、海外华语研究中心等五大中心,是一个集科研和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研究院拟以各大中心为实体,积极承担国家或相关职能部门的研究项目,实施项目组负责制,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锻造一支高水平研发队伍,为华文教育事业和国家软实力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杨侠 《现代语文》2008,(11):10-11
新加坡是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小国,但小国却有大为,新加坡在教育和科技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众所周知,新加坡实施精英教育制度,注重教育的时效性,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时值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海外华人的经济地位也显著提高,全球掀起了“华语热”。新加坡政府当然不会错过中国经济崛起的机遇,除了与中国进行一些商贸合作外,又推行了一系列新的华语教育政策,对华语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5.
《教育》2010,(2):15-15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随着讲英语家庭的增加,新加坡教育部接下来将制订一套更广泛的教学和测试系统,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和步伐学习华文。教育部也将参考其他国际华文水平鉴定方式,探讨如何在本地灵活运用。这三种鉴定方式包括“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讲华语运动,加大华文教育教学的力度,号召华人学好母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在政府的推动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加坡特选学校积极开展与中国内地中小学的教育交流活动,建立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交流中,一些立志改革的新加坡华文老师越来越发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是华族人口占主体的国家,儒家文化的传播以及华语教学的推动,使得新加坡教育体现出浓烈的儒学色彩,其师生关系也呈现出鲜明的儒家特色.儒家文化对新加坡师生关系的建构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东南亚华人人口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是整个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新加坡从殖民地时代到建国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中,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变迁深受中国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华文教学随着语言环境变迁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在不影响英语强势地位的前提下,上世纪90年代调整与改革的侧重点是:强调华语作为母语学习,传承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而当前华文教学改革的侧重点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华语的兴趣为基本目标,强调华语的工具性价值。在当前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新加坡华文教学改革在方向、思路、举措等多方面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本文从汉语国际推广本地化、编写针对性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新加坡华文教学改革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26日晚,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郭熙教授应邀在华文学院作了题为“华文教学当地化”的学术报告。郭教授的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华文教学的特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一种跨国,跨文化,跨境和性质多样的华文教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新加坡是中国教师海外进修的重要地点,不过,目前去新加坡进修的主要还是英语教师。事实上,由于华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其中文学校的华文课程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社会生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新加坡从2004年开始对华文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之后构建了相应的华文课程改革框架,2006年下半年一些举措已陆续实施。新加坡的华文课程改革是在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环境下的华人母语教学课程改革,但是,它对于我们审视我国是母语同时又是第一语言的语文教学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样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在当前的社会语言环境下,新加坡华文教学应走的方向。本文以《乐学善用——2叭0母语检讨委员会报告书》①所提的主要建议为出发点,从教育理念、课程规划与组织、教学与教材以及教学评鉴四个层面,提出建设性的看法。文章认为,只要从“差异课程”的角度把握好各个层面的变量,并让华语、华文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就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当的华文课程,从而促使学生“乐学”华文,并在生活中“善用”华文,实现新一轮课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加坡华语教学经验与模式为基础,探索在多语环境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挑战与机遇。从种族结构与官方语言政策、“英语为主、华语为辅”的双语教育体制、变动中的华族社会,综述新加坡语言景观;从华族华语学习者类型、中小学华语教学的中国情结,分析新加坡华语教学界面对的问题;从职前与在职课程设计,阐述新加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师资培训的课程设置;描述新加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从国际汉语教研重镇与国际汉语语言服务业中心,探讨如何打造新加坡为国际汉语中转站。  相似文献   

14.
王兵  杨荣华 《教师》2012,(18):5-7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华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马来语为新加坡国语。因曾是英国直辖殖民地,所以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华人占总人口74.1%(2011年数据),新加坡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目的是要扭转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改以华语(普通话)作为新加坡华裔的沟通语言,效果显著。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华文日渐式微,使用人数和水平都在下降,其原因是深层次,多维度的。但诸多人士对华文在新加坡的使用价值和未来还是充满信心。诸多学者和专家也对华文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作者由“四大关系”说开去,问诊新加坡华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讲华语运动,加大华文教育教学的力度,号召华人学好母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在政府的推动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加坡特选学校积极开展与中国内地中小学的教育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6.
陈蕾 《教师博览》2007,(3):24-25
新加坡的社会背景、人口结构、语言环境以及教育制度都有其独特性。在新加坡的四大种族中,华裔占了77%左右,华裔学生以华语(普通话)为母语。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从华侨私塾崇文阁算起.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但从1987年起.新加坡逐步统一了语文源流学校.所有学生都以英语为第一语文,其他语文为第二语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泰国华文教育的发展过程,比较了其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在华语文化传承、语言播衍方面的不同特点。认为中泰佛儒文化的交融,泰国和睦包容的民族政策和人文环境,是泰国华文教育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中泰两国在语言文化交融中也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过度与越界,"适度交融"和"过度交融"构成了泰国华语教育的表征,并以其双重特性共同影响着泰国华语教育的行进步履。  相似文献   

18.
正差异教学法是新加坡教育部在中学华文教学中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根据学生的差异程度,将华文课程体系分为五类,并针对不同课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这一做法在中学华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一、新加坡华文差异教学法的实施背景双语政策是新加坡教育的基石。所谓双语政策即要求所有国民掌握英文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华语能力。但是,在实际语言学习中,客观存在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黑、朵拉创作论──东南亚华文夫妇作家的一个取样分析岳玉杰在东南亚华文社会中,不时出现着一些夫妇作家,如新加坡的王润华和淡莹、何晓和尤琴,马来西亚的陈政欣和叶蕾等。夫妇俩痴迷于华文创作这一事实,令人窥见华文社会对维系华语教育,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这里...  相似文献   

20.
正新加坡历来重视华文教育,强调华文课程是以"理想教育成果"为宗旨,以"核心技能与价值观"为基础,同时兼顾国民教育、思维能力、资讯科技、社交技能与情绪管理的学习等多个方面。华语作为新加坡的第二语言,在中小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校开设的华文课程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