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代红 《大观周刊》2011,(30):146-146
美术学习是一种促进主体美术知识、审美情感和表现技能逐渐准确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比其它学科学习还要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美术教学的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王琛璐 《大观周刊》2012,(35):25-25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发现美,否则不会得到社会长久的普遍的赞美。所谓审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包括人的生理、心理因素所产生的作用。通过学习梁一儒先生的《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我将通过中国人对艺术美的把握,和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审美倾做,做出几点总结。  相似文献   

3.
审美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境界,处在审美境界中的编辑和读者能从"美"的书中获得最大的快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以"仁"为其审美的最高境界,美学是其"仁学"的发展和延伸。孔子的美学思想渗透在他"六经"的编订工作之中,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雷宇 《大观周刊》2011,(15):249-249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美育.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主要任务表现为三个方面: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审美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培养训练学生良好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学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了如下看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丹 《大观周刊》2012,(40):191-191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其教育的宗旨是育真、善、美的人。而要让学生在接触美、审美的活动中,由美入真、入善,怡情悦趣,正是音乐审美功能的要义。本文着重探讨音乐立美、审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审美选择具有极强的个体性,个体审美情趣,对审美选择具有直接的作用,这是因为美即情感,人类之所以需要审美选择,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是具有情感的动物,离开了主体的情感,美本身也就不存在了。人的审美情感所展示的是主体生命的律动与情欲的表现,由于审美主体社会阅历、知识结构、思想修养等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由此导致各自情感需求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期待和审美体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审美教育的含义、作用及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现状,从图书馆环境美、知识美、服务美和馆员美四个方面谈图书馆在大学生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切艺术的创作原则都脱离不了对人的审美需求的满足,所谓的美术也就是美的艺术,目的是要带给欣赏者以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元素,画面美了,才会吸引观众,词藻美了才会有读者,同样的,对于电视,这个最为综合的艺术形态来说,美术更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9.
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档案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产物,它给人们带来内容美、文字美、载体美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它不但能满足人们的视觉、触角等直观的审美感官的审美要求,还能给人们感受文化、增加知识,获得怡情悦志的深度审美体验,它的审美价值在文化旅游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代由于经济富庶、社会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陶瓷艺术,在图案纹饰上,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美学特征,既有典雅、自然之美,也有典范和形制之美,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是宋代人审美追求和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文淑丽 《大观周刊》2012,(47):60-60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当代设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外部的物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服装的鉴赏,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人们赋予服装的美的标准,更多可能只是个人欣赏、喜好或讨厌。  相似文献   

12.
陈思思 《大观周刊》2011,(39):208-208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教育,是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在审美关系中实施教育以培养人爱美、审美、创造美的素质及能力的一种美育活动。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激发情感,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并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门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审美功能有着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武旭 《编辑之友》2006,(4):70-71
所谓现代审美是指在现代社会群体和地区环境中所形成的对美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由此指导下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心理特征等.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书籍作为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它的审美价值日趋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刘平  周翔 《声屏世界》2011,(3):37-37
较高的欣赏能力。欣赏能力包括完善的审美感观、敏锐的审美感受力、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其中敏锐的审美感受力是欣赏能力的核心。主持人要尽可能地用审美的眼光对生活进行观察,敏锐地感应各种事物潜在的美的信息。审美想象力的丰富与否,也是确定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审美同时又受制于客观因素,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人的审美心理会受到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作品的刺激,从而形成欣赏上的心理激动。  相似文献   

16.
审美的词语释义是辨别、领会事物的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17.
美和审美都不可避免地依附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文化的发展是缓慢的,渐变式的,而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动荡、激烈的发展过程,社会文化、审美文化也都随之发生了剧烈变更。特别是现代消费文化带动下的审美文化冲破了传统审美的规定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审美文化,本文通过对传统审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行论述,揭开现代审美的功利化和商业化特征,以期为现代中国大众审美文化在全球村的历史条件下寻找本土语言。  相似文献   

18.
沙勤 《新闻三昧》2000,(11):28-29
编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编辑审美过程。编辑学与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编辑美学则是把编辑学与美学结合起采,专门研究编辑过程的美的形成和发辰规律的学问。编辑审美是编辑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仅就编辑审美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论科技期刊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吴寿林【上海】马克思在美学方面有两个重要的命题:一是"劳动创造了美";二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在劳动过程中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的,所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美。美是人们审美的对象。在社会美中,美是...  相似文献   

20.
修辞效果作为美学价值的表现形态反映了修辞活动的审美性质,修辞格则是让语言的使用审美艺术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形象美、意境美和情趣美三方面对修辞格的审美功能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