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题目,迈出第一步师:(板书:窃读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窃读记》这篇课文。别看题目只有三个字,却隐藏着丰富的信息。首先,看到这个题目时,你认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一篇记事的文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生:我觉得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是从记这个字看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一次开学刚接一个新班,第一次作文按当时的惯例,题目理所当然是《暑假记事》,然而那次作文我给的题目是《老师,请到我家来》。作了一番指导后,我说:“同学们,作文写出来了,首先要让老师看着你的作文能找到你家,其次就是要写出你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老师想到你家去看一看,做到这两条,你的作文就能得满分。”  相似文献   

3.
说明:题目的省略号要改为所要写的事情。 [思路指点] 这是广东省的中考作文试题。按照题目说明,把题目的省略号改为所要写的事情,则此题目应写成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写好这个题目,关键是要紧紧抓住“第一次”这个重点。 写第一次做什么事,要写出“第一次”的  相似文献   

4.
一次开学刚接一个新班,第一次作文按当时的惯例,题目理所当然是《暑假记事》,然而那次作文我给的题目是《老师,请到我家来》。作了一番指导后,我说:“同学们,作文写出来了,首先要让老师看着你的作文能找到你家,其次就是要写出你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老师想到你家去看一看,做到这两条,你的作文就能得满分。”  相似文献   

5.
<正>【文题呈现】文题一:以"那一次,我真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文题二: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写作指导】本单元的这两道作文题,虽然题型不一样,写作方向也不一样,但都要求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因此,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明白如何去把一件事记叙好。那么,如何记事呢?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怎样写好"难忘的第一次"呢?让我们来看看严丽同学是怎么写的吧。题目新颖。习作的题目是"第一次‘长征’","长征"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题目新颖有趣。这次习作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难忘",一个是"第一次"。在审清题目要求后,我们要避免"难忘的第一次"这类常见的题目,以所写的事和感悟为题,这样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习作要求:这次习作,不出题目,请你自由写。写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写千姿百态的事物,写各式各样的人,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写自己的幻想和理想,都可以。写之前,先想一想告诉别人什么,想好写的顺序。写的时候,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写完以后加个题目,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七。习作指导:不出题目,请你自由写。有些同学反而为难了,这个范围太广,我究竟该写些什么呢?其实,这次习作训练恰恰是8个单元中最让你放松,可以信笔由缰的一个。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我们小学阶段所写的作文无外乎这四…  相似文献   

8.
写人写什么     
孩子写作文,主要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几类。写人,往往会遇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一个关心我的人》《我的爸爸》《我的同学》之类的题目。这一次,老师要求写《我真感谢他》,显然是要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写一个人。写人写什么最主要?外貌?行动?还是这个人所做的一件最主要的事情?肖铁选择写在大连遇到  相似文献   

9.
第一单元材料和主旨题目一:我的初一生活审题及写作指导:从整体看题目,这是要求写一篇反映学校生活,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题眼(即中心词)是“生活”,题眼前面有两个限制词语:写谁?“我”,第一人称。写什么时候的事惰?“初一”的生活。显然,这里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的穿衣吃饭,而是要求同学们回忆校园里的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训练要求这次习作,不出题目,请你自由写。写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写千姿百态的事物,写各种各样的人,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写自己的幻想和理想,都可以。写之前,先想一想最想告诉别人一些什么,再想好写的顺序。写的时候,要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写完以后加个题目,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作文指导重点指导:本次作文,要求中既没有给题目,也没有限制范围和内容,是一次自由作文。同学们可能会说,什么都没有限制,写什么呢?这就要求同学们好好地想一想,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呢?比如:一个很有特点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你喜欢的,也可能是你不喜…  相似文献   

11.
“记事”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凭借“记事”去展示人的特点;写景、状物的文章离不开“记事”。同学从一入学,口头作文叙述事,笔头作文记叙事,实际就是在练作文的基本功。写好记事作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记事要有目的,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表明什么态度?二  相似文献   

12.
习作要求万事都有开头,生活中我们经历的第一次数也数不清。最令你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请你把事情的经过以及当时的感受写下来。自拟题目。习作指导·轻松解文题有许多的“第一次”虽然很重要,但我们很难记录。如,我们小时候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去公园玩、第一次听故事等等,这些都已成为爸爸妈妈最难忘的记忆了。我们的“第一次”应写些什么呢?我想,从我们真正懂得做某件事的意义的时候,就可以记录下来了。如,第一次学游泳、第一次干家务活、第一次得到荣誉、第一次旅游、第一次上××课等等。“第一次”之所以这样令你难忘,是因…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审题教学呢?笔者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四想”审题法,效果不错。 看题目想主体 小学作文主要是写人、记事、状物。例如:《我的老师》、《美丽的校园》、《班主任二三事》、《快乐的“六一”节》等。这些题目要求写的主体是什么呢?我认为,老师应当抓住题目的中心词,中心词是人、是事还是物,这是关键所在。抓对了叫审题准确,抓不对则叫跑题。 看题目想要素 记叙文的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对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是很重要的,是文章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4.
我们每天都要接受老师的教诲、父母的教导、同学的劝告……你对这些“话”有什么感受和认识?哪些让你难以忘怀,为什么?请以“教诲”、“教导”、“劝告”、“告诫”为话题,自选一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写人记事,可抒发感想,也可阐明事理。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和地名。  相似文献   

15.
盼春节     
第九册习作七要求:请你读读下面几个题目——我喜欢的一篇课文你喜欢哪一篇课文?为什么会喜欢?你有什么感受?有趣的一次实验这学期科学课上老师做了不少实验,你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一次?有趣在哪里。冬天冬天有冬天的情趣,冬天有冬天的景物,冬天有冬天的活动。你眼里的冬天是什么样的。盼春节春节快到了,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个春节?以上几个题目,你可以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如果你还有更好的写作内容,也可以不用这几个题目。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次有别于以往历次作文的自由式习作练习。训练题中既不出题目,又不限制内容范围,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完成这个习作,首先要明确可以写哪些内容。同学们自己想一想,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畅所欲言,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滑雪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升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想一想,哪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拿起笔来,把这个第一次写出来吧。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题目可以用“第一次……”,也可以根据内容自己拟题。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编程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升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想一想,哪一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拿起笔来,把这个第一次写出来吧。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题目可以用“第一次……”,也可以根据内容自己拟题。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第九册语文基础训练4的习作题是“写一件和同学或者亲戚、邻居之间发生过的值得回忆的事”。意图是突出本组训练重点项目,培养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能力。这次习作指导,我认为可分三步进行教学。 (一) 抓审题,确定条件。先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三层意思,然后提出问题:(1)这个题目是写人还是记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2)题目要记怎样的一件事?怎样的事才算是值得回忆的?(3)这一件值得回忆的事,应是哪些人参加的?可不可以光写自己或专写亲戚或邻居呢?(4)能不能把你和同学、亲戚和邻居发生过的许多事都写在一起呢?(5)这个  相似文献   

20.
要写好命题作文,首先要认真审好题目。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能“离题”或“偏题”。怎样才能审好题呢?下述几点值得参考: 第一,要明确题目中的中心词,看它是记人、记事,还是状物的。《一件小事》、《—件有意义的事》等应以记事为主;《新来的老师》、《我最好的朋友》等则应以记人为主。当然,人和事是紧密联系着不可能绝对地分割开来的。事情必须由人来做;人的思想感情必须通过写事情来表现。应该强调的是明确以什么(指写人,还是记事)“为主”。 第二,要分析题目中对中心词有些什么限制。如《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事”,对“事”加了“一件”并且“有意义”,的限制,在下笔之前就应该十分明确:凡是“有意义”的事都可以写;没有意义的事就不能写。不要多写,只能写“一件”。《新来的老师》在“老师”的前面加上了“新来的”限制,要求所写的老师只能是“新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