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一篇高考考场作文,记叙文、议论文都要考生注重选材。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与出发点。同时还要注意选材的真实新颖,选材的典型性,选材的丰富意蕴等。围绕中心来选材,也就是说,文中的材料都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就是典型的偏离中心,前后不一致的作文材料。如,写与"讲文明,有公德"有关的一篇文章。文中事例用的却是陈光标高调行善的事例,这就属于材料脱离中心,严重跑题。同时要注意选材的真实新颖。真实的材料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只要是真实的即可以写,但并不是所写的都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有这样一点:"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新鲜。"这就要求考生在准确立意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材料。一、选材的要求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影响作文成败。鲁迅先生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选材恰当是行文的前提,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中心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甄选、加工,也就是所谓的"选材""组材"。同时要确保材料的典  相似文献   

3.
正技法指导作文的选材,除了要典型、真实、自己熟悉,还要追求新颖。新颖的材料当然是指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这种鲜为人知的材料能给人一种新鲜感,考场作文选材新颖,能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内涵,读者读起来才有兴趣。那么,在作文中应如何选取新颖的材料,为我们的写作服务呢?一是要与时俱进。纷繁多变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因而选材也应当弃故纳新,与时俱进,才能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慎思明辨,精心选好作文教学的材料. 一、选材要有教育、教学价值 选材要有内容价值.在青少年的内心世界里,校园生活是多么有意义,有情趣,多么新鲜!球赛中运动员的拼搏和拉拉队的热烈呐喊,就具有集体主义,团结向上的品德教育.其次,选材要有技巧上的价值.是训练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或叙述与描写结合?教者要先斟酌一番:哪个材料与训练项目最切合?是捶胸跺脚的啦啦队,还是沉着激烈的场上拼搏?选准了,训练项目就能顺利完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物是你不叫他写,他都想写的.你叫他写,他则津津乐道,侃侃而谈,训练项目自然给他用上了.另外,内容决定形式.  相似文献   

5.
严伟娇 《师道》2012,(11):35-36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一篇文章立意再好,结构再精巧,如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考生要多积累材料。当然积累的材料也不是拿来便用、随意堆砌,还需要选择。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这就必须自辟新路,在万千物象中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作文也一样,只有内容充实,有血有肉的作文才可能在考试中捧得高分,所以在选材上尽量选取贴切主题、简洁、真实、新鲜、雅致  相似文献   

6.
作文基础好,考试就能得满分吗?我看未必。如果你审题不清,写跑题了,你就拿不了好分数;又如果你选材不精,材料缺乏典型性,材料不新鲜,你也可能拿不了好分数;又如果你结构欠妥,或结构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你的作文分数也会打折扣;还有,如果你的语言缺少特色,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7.
根据由具体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我把作文所需要的各种基本技能,如观察、收集、提炼主题,选材、剪裁等,分成若干个单项,再逐项进行训练,练好一项换一项。先教学生会观察事物,收集材料,再用定题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一些特定的题材认识提炼主题是怎么回事,选材是怎回事……。以选材训练为例。我先把主题与题材的关系,什么叫选材,选材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要真实,要少而精,能揭示事物本质等等有关的基本知识教给学生,接着就做课堂练习(口头): 从下面的材料中,选取最能表现干旱情况的材料: 主题:全力以赴,积极投入抗旱。(这是上次提炼主题的训练后所写的《碗水担谷》的主题;下面的材料也来自这篇作文。) ①禾苗都枯焦了,只要一根火柴,遍地就会即时燃烧起来。②渠道干了,河底早见了天,不久前挖的土井也象是赶热闹似的,张着大口。  相似文献   

8.
作文选材,就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躯体,是主旨赖以突出强化的依据。作文需要材料。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材。选材要紧扣主题;选材要真实可信;选材要典型:选材要新颖、生动。  相似文献   

9.
写好记叙文,选材是关键。只有具备与众不同的典型材料,文章结构方能以独特取胜,内容方能以丰满见长。那么,怎样才能选好素材,写好记叙文呢?一。选材要突出中心,给人以主题鲜明之感。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无论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写作之前都要先确定最佳中心,然后围绕中心谋篇布局。因此,选材时,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具体来讲,方法有三:  相似文献   

10.
一、把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选材,甚至为学生安排一些材料。如给别人让座,扶盲人过马路等等。这样的材料怎么能给人以新鲜的感受,又怎么能写出学生的个性呢? 作文的素材是很多的,学生作文时,我们要把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选择写起来得心应手的材料。如在布置学生准备写一篇反映祖国变化的作文时,一位同学留意了爷爷的烟斗的变化:最先爷爷用的是又粗糙又难看的竹蔸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起来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原来的烟斗“退休”了。这个小而平常的烟斗的一系列变化,不正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吗?小作者根据这一素材写《爷爷的烟斗》一文在学校的征文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材料,写不出文章来,没有新鲜的材料,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可见,材料的创新是作文创新的重要一环。材料创新,就要大胆摒弃旧材料。歌德说过:"一个作家的才能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而要看他丢掉了什么。"作文材料的创新也要舍得丢弃那些陈旧的、老掉了牙的材料。如学生一写老师,不是写老师深夜埋头批改作业,就是冒雨为生病的同学补课。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不可谓不准确,却难以让读者情动于衷,拍案叫绝。要打破材  相似文献   

12.
作文基础好,考试就能得满分吗?我看未必.如果你审题不清,写跑题了,你就拿不了好分数;又如果你选材不精,材料缺乏典型性,材料不新鲜,你也可能拿不了好分数;又如果你结构欠妥,或结构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你的作文分数也会打折扣;还有,如果你的语言缺少特色,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就别说拿满分了,能及格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3.
评价作文的好坏要从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方面入手,其中,内容包括审题、立意、观点、材料等。既然材料也是评价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作文要有个性,选材首先要有个性。巧妙利用教材是写好个性作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厨得有上好的材料",创新作文也得有创新的素材。俗语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要使作文的选材真正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确实比较困难,因为中学生的生活状态、情感结构大致相似。但也有一句话,叫做"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当一个人的思想作用到那些不"新鲜"的事件上时,这件(些)事也可以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鲜事了。假如考生根据作文立意,一时找不到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文章一枝花,全靠事当家。”这里的“事”就是指作文的材料,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选材的重要性:一篇文章,立意再好,如果没有好的材料,犹如没有枝叶的树,是毫无生机的,写出来的文章势必淡寡无味,可见选材多么重要。新课标已明确要求作文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有些实验区的中考作文评分时对材料方面的要求很高,如选材新颖有个性的  相似文献   

16.
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创新无疑是一条捷径。历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创新都给出了大体相同且明确的要求,那就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从记叙文来看,多年高考高分满分记叙文无不体现了这一点。而记叙文要想创新出彩,获得高分,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以选材新鲜出彩  相似文献   

17.
作文优劣,关键取决于内容的好坏。如果作文材料虚假、内容空泛,或选材陈旧、缺乏真情,或材料脱离中心,都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所以,选材时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相似文献   

18.
考场满分作文一般来说都是无可挑剔的,个中奥秘除了选材新、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美、意蕴丰、品位高外,还注意了文章各个环节间的相扣与整合。就一般的考场作文来说,既有亮点,也有黑点,两者并存,亮点多分值高,反之则低。要使考场作文升格,提高档次,就须去除黑点,增加亮点。作文分值低,不一定都是语言因素,大多是非语言因素:或不懂得作文的一般章法,或缺乏整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或写作的随意性等等。可见考场作文升格是完全可能的。那么怎样使考场作文升格,使之胜人一筹呢?一、开头简短一些。写一个精彩的开头不容易,但写得简短一些是不难做到…  相似文献   

19.
作文前的指导,是作文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比起读文前的指导采,要重要得多。写文章前学生要观察事物,要搜集材料,要立意构思,没有这些准备,要写得言之有物是不可能的,要情动于衷,更不可能。所以说,学生动笔作文前,比其它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不知写什么、为什么写的时候,给以切实的指导,无异于雪中送炭。动笔作文前,也正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如能给予及时的指导,就可能激起他们写作的最大兴趣,收到最好的效果。学生作文前,面对的问题有三:为什…  相似文献   

20.
正话题作文由于降低了审题难度,既不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不规定表达方式或体裁。在这种情况下,考生的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创意出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话题作文如何出新呢?"意"犹帅也,是文章的灵魂。因此,作文立意出新最重要。立意要出新,就需要对话题及所给材料,从不同角度作深入透彻的思考,避开习惯思维的束缚,排除别人作文中可能写得较多的立意,另辟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