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詈词詈语是吴语中的一种特殊语汇,也是吴文化的特殊载体。吴语中的詈词詈语从其攻击、否定的着眼点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七个大类。吴地的詈词詈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首先是不少詈词詈语具有明显的水乡特点,其次是不少詈词詈语存在着各种构词变体,往往同一个詈词具有多种形式。吴地的詈词詈语主要采用二、三音节的语音形式,在内部结构特征方面,主要以复合式合成形式为主,尤以偏正结构居多。吴语中的詈词詈语从其功能作用来看,主要可分为骂詈功能、戏谑功能和零功能等三大类。吴地詈词詈语与吴地骂人话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2.
王蒙小说中的詈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艳娟 《语文知识》2006,(11):10-11
詈语就是骂人的话。一般说来,詈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很常见。从王蒙的小说中,我们就可窥见汉民族詈语的一斑。根据骂人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王蒙小说中的詈语分为五种。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化语言学的观点与方法对《秦腔》中的詈词詈语进行了穷尽式地整理和分析,总结出《秦腔》中五种基本的詈词詈语类型:以"侮辱对方家族血统不够纯正""与性有关""道德卑劣者及其行为""侮骂对方长辈""动物及其行为"等,并指出《秦腔》使用詈词詈语的特点,即詈词詈语使用人群较为多样,詈词詈语的使用场合较为普遍。并指出《秦腔》中的詈词詈语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可以为研究现代其他文学作品的詈词詈语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4.
方言詈语记录了一定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宿松方言詈语按其指向和涉及内容可以分为死亡詈语、品性詈语、性詈语、出身詈语等。这些詈语不仅反映出宿松人受吴楚文化的影响较深,也体现了他们的生命观、宗族观、性观念、品性观。  相似文献   

5.
詈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更多的是针对詈语本体的研究,鲜少提及对外汉语教学。试从詈语定义出发,阐释詈语的使用目的和分类,对詈语教学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6.
姜晓倩 《文教资料》2013,(17):29-30,44
詈语这一语言现象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得到人们关注,至今在内容分类研究方面收获颇丰。文章在概述詈语内容分类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对动物类詈语、死亡类詈言、尊卑类詈语、性詈语四类典型詈语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从九十年代初至今,詈语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对“詈语”进行宏观研究,却少有针对詈语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性詈语”——进行专门研究.从人格心理学,禁忌文化和语言变异三个方面来探讨性詈语,进而揭示性詈语的产生机制,内在驱动力及演变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詈词詈语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必要性.文章通过对一则微博中的回帖简要概述了四川方言中的詈词詈语,指出了四川方言詈词詈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骂詈语是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学生骂詈语作为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长期存在于校园中,跟一般骂詈语相比,大学生骂詈语有着独特的形式和表情达意方法。大学生骂詈语的存在是某种社会心理的反映,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隗宁 《现代语文》2009,(11):90-91
本文从语义和语用上对《王朔全集》里的詈骂语做了详细的类别分析,并从詈骂语使用者的性别差异上对各类詈骂语进行了统计和解释,由此说明当代汉语詈骂语研究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骂人虽然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但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本文从称自己为别人的先人、使用肮脏、愚蠢、不圣洁的动物的名称、使用从事低微卑劣职业或行为的人的名称、诅咒以及使用粗俗脏话等骂人的方法系统比较了汉英骂人语言的异同,并从直译、相对置换、语义对等和意译的角度探讨了骂人语言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英、汉语音变化都具有再造新词的功能。英语中的辅音、元音和重音的改变与汉语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改变都会产生词义、甚至词类不同的新词。  相似文献   

13.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英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少于汉语;英语重叠词构造方式较少,汉语重叠词构造方式多种多样;英语重叠词在使用上具有口语和俚语特色,汉语重叠词既适用于口语又适用于书面语,并广泛地应用于文学作品中;英汉重叠词的语用功能丰富多彩,但英语重叠词多表示贬义,而汉语重叠词则具有多种语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颜色词红色在英汉语言文化中含义极其丰富,有虚有实,有褒有贬。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译出红色的真正内涵,不仅需要译者有着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求译者熟悉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象征意义。试分析红色在汉英语言中的基本象征意义,探究其基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小说作品中詈词的使用达到了泛滥的程度,《醒世姻缘传》尤甚。本文从詈词使用的频率与特点、詈词使用者的身份、骂詈双方关系的广泛性、詈词使用的场合四个方面考察《醒世姻缘传》詈词使用的具体状况,以说明该书在明清时期詈词滥用大潮中所具有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释义相同而深层涵义并不完全相同的词汇,这些词汇在语言交际和实际应用中容易产生误解。这篇文章就概念意义基本相同、内涵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英汉词汇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发现其差异所在,以便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和跨语言交际中,能注意和避免由相关词语所导致的误解。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反应时方法考察一语词汇化对中国学生二语词汇推理加工时间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1)汉语词汇化影响英语词汇推理加工时间进程,受试汉语词汇化目标词意义推理时间明显快于非词汇化目标词;(2)受试接受性词汇知识水平与其汉语词汇化英语目标词义推理成功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其汉语非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成功率以及词汇化和非词汇化英语目标词义推理时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3)受试汉语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成功率与其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时间,以及汉语非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成功率与其非词汇化目标词义推理时间也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Cross-language transfer of awareness of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words was investigated among 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who were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fifth graders received instruction in the morphology of four types of compound words in either Chinese or English. They then completed both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of a compound word structure analogy task.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ho received no instruction, children who received instruction in Chinese were able to transfer knowledge they had acquired of compound types in Chinese to comparable types in English. Reverse transfer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was found among children with high reading proficiency.  相似文献   

19.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与动物频繁接触。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反映动物名称的词。它们形象、生动、直观,大大地丰富了人类语言。一方面,由于英汉文化的相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对同一动物词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喻义;另一方面,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民族文化的个性,对同一动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同一动物词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有时,英汉语会用不同的动物词表示相同的意义。因此,分析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于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belongs to a branch of linguistics.It studies two or more languages synchronically.However,lexicology is the study of lexical items of a language.An English sentence or a Chinese sentence formed based on words and clauses.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Cultures,the lexical meaning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differ in many aspects,such as motivation of words and sense relationships.This paper is a brief review that just likes a book report,mainly based on the book Contrastive Linguistics,of lexico-semantic contrast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illustrated with several example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