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近代课程变革与近代"新教育"探索密切相关。从洋务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近代课程在课程观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践上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反映出近代"新教育"五方面的探索:一是培养具有"新人格"的国民;二是推行普及教育,提倡男女教育平等;三是崇尚实学真知和生活能力养成;四是关注儿童兴趣和个性特长发展;五是注重教学方法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式教学法是中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式教学法被引介入中国的过程中,历经了对新式教学法的移植和模仿、对新式教学法西化还是本土化的理性思考以及通过对中国传统教学方法与西方新式教学方法之间的调适,在实践中初步摸索出适合中国社会环境教学方法的过程。从整体上看,在近代新式教学法从理论和实践中被引入的过程中,既经历了从简单模仿到内化汲取的过程,又经历了从中国沿海近代教育比较发达地区逐步向内地农村地区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教育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革。近代教育变革实际上就是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作为本土文化代表的儒学原本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但在近代教育变革的过程中,西学逐渐取代了儒学原来在教育中的位置,而儒学逐渐失落、消退,直至退出教育这个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尝试教学法诞生的过程,充分证明尝试教学法的本土性和原创性。针对20世纪60年代"先讲后练"教学模式的弊病,萌发"先练后讲"的教学设想,经过10年的教育实验和探索,终于形成了尝试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抓住了学习的本质,突出学生为主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教师易学易用,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师生欢迎。再经过10多年的教育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学传入中国时期,教会大学热心推动社会学的教学与科研,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在中国早期社会学教育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麦柯尔是近代西方教育实验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传播历程中的关键性人物。中国近代测验运动与其有着极大的关联。中国近代教育实验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麦柯尔教育实验思想的认识与深化。在教育实验本土化过程中,近代中国教育学界在西方学理选择上存在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7.
严复,字几道,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生中过半的时间从事教育事业,其教育思想中着墨最多,论述最为完整和深刻的部分是智育。将其智育思想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智高于仁"的智育观",广知识,开心智"的智育培养目标,西学为主兼顾中学的课程结构,实验教学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教学方法中国化的过程中,留学生的作用举足轻重。总体来说,他们对近代先进教学方法的引介历经了对西方教学方法的引进、移植和实验,进行理论反思以及中国化实验探索的三个阶段。具体来说,通过对从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的留学生群体历史背景与行为进行论述,并从中分析出在我国封建传统教学方法向近代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过程中,以留日、留美学生的表现最为活跃,他们为了实现"教育救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又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教育以伦理道德为教育核心,以"圣人君子"为教育目标,以儒家学说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教育与科举制联系在一起,更使中国传统教育在人类教育史上独具特色[1]。然而,由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轨迹在外来侵略下发生了改变,救亡与启蒙是近代教育肩负的使命,现代教育则以促进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协动教学法是在推行设计教学法遭遇困境的过程中,在吸收道尔顿制和葛雷制等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近代小学教育实践而设计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协动教学法的实验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却给当时教育界的教学方法实验指明了新的方向,即从对新教学方法的介绍、模仿走向自己的发明创造。科学的精神和实验的态度,成为新教学方法实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