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对博士候选人论文质量和学术能力的最终检验。通过对国家和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颁布的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相关的53份政策文本进行类属分析,发现国家和高校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情境定义是将其视作学术态度公开公正、实事求是,学术标准严格合理,学术氛围民主庄重且能体现学术尊严的博士学位考试。国家和高校以规定强制力和规定弹性度为属性,建构了包括实质性制约、象征性制约、实质性策略、象征性策略等四类8种具体制度在内的答辩制度属性,以维系对于答辩的情境定义。这一过程是学术尊严与效率要求的平衡、行政力量向关系社会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制度脚本和现实剧情、历时与共时情境下我国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的完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案例,分析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的主要特征有:严格进阶的答辩申请基本要求,高标准完成课程学习,通过博士候选人综合考试,高质量完成博士学位论文;资格条件明确的博士委员会成员构成,申请人拥有对答辩委员会组成的话语权;清晰灵活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自主决定是否举行答辩,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成长发展的答辩过程;彰显公正的答辩救济程序,保障学术自由和学生权益.  相似文献   

3.
"双一流"建设大学代表了中国最有可能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高校,其学术水平和质量与博士生培养紧密相关.采用资料采集与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和非正式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11所"双一流"建设大学144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进行调研,研究发现:答辩规则较好地反映出答辩有起始、过程和结束三个不同环节,但在各环节的细节执行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到答辩学术生态和答辩制度存在的价值.建议细化答辩规定细则,制定答辩关键环节的可操作性规定;建立答辩专家诚信记录,落实答辩违规责任处罚措施;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意识,践行论文质量把关使命;实行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度,熟悉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规则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李曼焘  田森林 《高教研究》2009,25(4):39-41,45
分析了目前研究生扩招形势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统一公开答辩既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论文质量提高,也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规范化。对某学院全面实施硕士研究生统一公开答辩前后研究生论文答辩定量评分和论文评阅定量评分的平均分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统一公开答辩制度后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价更客观、公正,能更真实地反映学位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影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重要、严肃的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检验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衡量学生的创新能力,考察学生在文献检索、资料运用、论文写作、观点论证和辩驳等方面的水平和技巧;对于学校而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对于导师而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导师指导质量的主要依据。因此,严格的答辩程序,规范统一的答辩制度是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强化过程管理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强化过程管理,建立从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论文评优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现念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规范、建立和完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制度、中期检查制度、论文评阅和答辩制度及优秀学位论文评审奖励制度,通过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有效地促进和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是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把关的重要环节,但在目前的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学位论文评审中存在的人情与同情因素,可以通过匿名评审方式和制定科学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加以消除;对于学位论文答辩中存在的走过场问题,可以通过安排监督员进行监督的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大学推行博士论文抽查制度保证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本刊讯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中国地质大学自1996年3月正式开始实施论文抽查制度。具体抽查办法有两种:一是答辩后抽查,即论文质量的评估;一是答辩前抽查,即论文质量的监控。论文质量评估的方法是:在授完学...  相似文献   

9.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博士论文的双向隐名复审结果和相同论文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的同行专家评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的评审方式对学位论文评价的影响,对如何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博士生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论文质量充分体现培养质量。一般而言,博士生学位论文从开题、预答辩到同行专家匿名评审、正式答辩,再到学科分委会(学部)、校学位会,至少经过6个审查环节。针对目前博士生学位论文在各审查环节发现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管理弊端,提出“贯通”管理的思路,即基于各个审查环节不同的专家组成,构建学位论文主要审查环节前后贯通、责任相互制约的体系,通过加大专业审查和责任担当的力度,确保学位论文在审查过程各节点的质量提升,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发表权是著作权中的首要权利。硕、博士学位论文发表权在何时行使直接关系到其后期开发和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围绕该问题,从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和交存学位论文两个环节进行分析,任何一种可能"失去"发表权的辩驳,最后都输给了不健全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是保障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继而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制度。在回顾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发展变迁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利弊可知,我国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在规避非学术因素干扰、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及营造敬畏学术和学术创新的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评审专家选择不合理、不利于博士学位论文创新、论文作者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应在坚持创新价值和知识贡献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基础上,遴选具有学术造诣的“小学科同行”,完善针对评审专家的监督约束制度,建立和完善申诉及公开申辩制度与评审专家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自1980年起开始招收四年制研究生,自1981年开始正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五年来共招博士生和四年制研究生192名,1985年又录取了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20人。至1985年10月,我校已有27名研究生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其中6月底以前答辩的22人已授予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成批博士的诞生,成百名博士生在校内学习,这标志着清华大学已进入了成批量培养博士的新阶段。博士生是我国人才培养中的最高层次。博士生的培养水平代表了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高等学校具有知识密集、师资雄厚、科研基础好等有利条件,应该在博士生培养方面为国家多做贡献,不仅数量要多,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办好几个重点学  相似文献   

14.
博士学位论文的完成有三个环节,即开题、写作、修改.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论文质量.就一般历史学的博士学位论文而言,作者的知识背景、研究能力、对选题与资料的把握,以及写作期间的主观投入,是比较关键的因素.通常情况下,论文初稿存在十五种问题,需要通过修改加以完善.周密地组织预答辩和导师严格把关,是修改完善论文初稿的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预答辩是修改学位论文前的一个重要程序.作者自行修改、组织专家预答辩、指导教师组织名下博士生研读和举行预答辩,是预答辩的三种处理方法.从学风建设和共振效应出发,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行组织预答辩更值得提倡.当然,这需要满足四个前提条件,才能取得实效.对博士学位论文初稿的修改,必须达到五项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三条是主题鲜明、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对于博士生来说,通过修改论文的锻炼,可以得到消灭初稿缺陷、提高专业素养、掌握修改文章的技巧等三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博士教育规模扩张的背景下,建立公正、合理的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程序对规范博士学位管理,保障博士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呈现与比较英国、澳大利亚和挪威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程序的主要环节——成立评审委员会、博士学位论文审查和博士候选人答辩,可以发现:英国强调程序连贯性,关注对博士候选人的综合评定;澳大利亚注重外部审查,审查过程以论文质量为核心;挪威采用公开审查,重视外界对博士候选人的认可。上述特征的形成源于三国在因循本国传统的同时,嵌入并重构了他国经验。这也昭示:以程序规制推进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改革需突破“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的限制,明确自身需求并仔细审查他国经验的适用性,探寻符合正义原则的评价程序。  相似文献   

16.
骨干教师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重点。通过骨干教师培训,逐步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国家、自治区和盟市骨干教师梯队,带动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承担,包括集中培训、分散研修与跟踪指导、研究课题论文答辩与成果验收三个阶段。前不久,两校承办的第一期中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进行了研究课题论文答辩。这次论文答辩不同于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答辩,其主要特点是答辩过程是对骨干教师的又一次培训,是整个培训的组成…  相似文献   

17.
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需要厘清学位制度起源与模式演变。博士学位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以巴黎大学为代表,早期仅授予医学、法学和神学三科,以辩论为主,是最高智力能力的标志。科学革命后,哲学博士学位逐步取得合法地位,以柏林大学为代表,通过研讨班、研究所和书面论文等制度设计,形成了洪堡模式,是对学位获得者独立开展学术研究能力的认可。美国通过研究生院制度,促进了博士生教育规模化和多样化,形成了美国模式。为适应产业革命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欧洲创办了专门学院,美国形成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不同模式的学位制度有其历史背景与社会属性,在健全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时,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硕士生入学是比较容易的,但考取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生并获得奖学金则是相当困难的。有时某个专业上百名学生竟争一两个博士学位。入学的博士生毕业前必须通过三次大考:Q考(包括笔试与D试)、A考(一般是在所学课程范围以内的D试,也有的专业还进行笔试。考试由导师主持)、B考(实际上是博士生论文答辩)。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生在校期间要经历两个阶段,即博士课程学习阶段和做论文阶段,而从入学起就要进行科学研究,并注  相似文献   

19.
凌子 《高中生》2012,(7):58-58
如今,博士的称谓广为人知。博士是指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人,一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往往也被称为博士。在中国古代,博士则是一种官职。博士作为学位.是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我国的博士学位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授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我国现在的学位体系是“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相似文献   

20.
依靠导师 立足本校:学位论文答辩组织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是坚持学位标准、保证学位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学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要花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提高“投入产出比”,获取应有的实际效果,是管理工作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一、实践及分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我校前后大致经历过不同阶段的三种做法:一是尽量多地聘请和注重外校专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和实施学位制度初期,本校乃至本地区招生规模还不大,导师较少,经验不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需要借助于外面的力量,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因此,外省市专家的意见,往往决定着学位论文答辩能否进行及何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