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一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我怀着高兴的心情走向讲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5课。“话刚说完,只听一个声音传来:“老师,我会背了。“紧接着传来第二声、第三声……“老师,我也会背了。““老师,我会背前  相似文献   

2.
常听到有学生跑到办公室问:“老师,今天的语文作业是什么?”A老师说:“预习下一课,读课文三遍。”B老师说:“把今天的字词抄三遍。”C老师说:“把刚学完的一课的《同步训练》做完。”读课文的,多半学生不会去做,这和没作业差不多;单纯的字词抄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步训练》会做完,但多数同学会抄答案。布置语文作业,还得巧妙设计,既要让学生愿做,还得让学生有收获。一、每早一诗学生人手一本《课外古诗词必背》,如果不布置背诵,没有人自学,这本书一定被束之高阁。每天早上,课代表把今天要背的诗的题目写在黑板上,学生一到校就背诗,背过…  相似文献   

3.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是活动课。上课铃声一响,我们就像小鸟一样“飞”到了操场上。“徐老师,让我们踢会儿足球吧。”我举着一个足球恳求徐老师。徐老师看了看我们,笑着说:“可以啊,不过你们得回答我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背第九课,真是好险啊。老师一进教室就说:"同学们,我现在来检查背第九课课文的情况。"我听到这话,心里一紧:呀,这可怎么办?第九课的第四段我还不会  相似文献   

5.
言必行     
正一日,聆听完三(2)班学生的课前读背——赞美春天的片段,我不由自主地夸奖道:"好美的文章,老师最喜欢听你们班的读背了!"又一次听到老师的夸奖,孩子们一个个脸上都美滋滋的。"老师,你总说我们背得好,你也背几首古诗,好吗?""对!对……"几个孩子纷纷插嘴道。面对孩子们的热情,一时冲动,我爽快地应允:"好!老师下节课前也读背一回。不过老师有许多工作,就少背一些,背五首怎么样?""好!"孩子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给学生上古诗<草>.这首古诗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所以课前在备课时,我只粗粗地看一下资料,并且只备了一个简案.果然,课刚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说:老师,第一句诗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说:老师,这首古诗我早就会背了.从学生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再讲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7.
周俊 《教书育人》2006,(4):19-22
案例 下课时,初二(5)班班主任徐老师看到教他们班自然课的王老师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正朝着他走来,徐老师看看桌面玻璃垫下的班级课程表。刚刚那一节班上正好是自然课,不等王老师开口,徐老师心中已经明白了大半。  相似文献   

8.
一、依学定教,捕捉难点师:课前,老师听到同学们在背古诗,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古诗的?生:我上一年级就会背古诗了。生:我五岁就会背很多古诗了。生:我三岁开始爷爷就教我背古诗了。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可是光会背还不行,会用吗?生:会。师:那好,老师提供画面,你们来配以恰当的诗句。(教师用课件先后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诗句的情景,学生非常踊跃地竞猜诗句。)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的很棒。那么,有谁会背古文呢?生:我以前背过《论语》。(多数同学沉默)…  相似文献   

9.
[镜头一]为教学“5的乘法口诀”,一位教师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制作成5张彩球图(每张5个彩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每一句口诀。课上,当教师张贴出第一张图并宣布课题时,学生中立刻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随后,又有七八个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也已经会了。”并摇头晃脑地背起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教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镜头二]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好吗?生:老师,我们已经会了!(预料的场面出现了)师:同学们真聪明!谁来背给大家听听?生(异口同声):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相似文献   

10.
本节教学,徐国雄老师把计算机引进课堂,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理论分析课很容易上得枯燥乏味。何况这是一节分析一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课,头绪多、内容杂。徐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合用计算机,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操作。随着荧屏上金币、船只、士兵等等的不断出现,使历史课顿时生动起来,吸引了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揭丑,你会怎么做?一次,在徐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上,有一位学生就给老师出了难题。上课了,徐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特点,这下教室可热闹了,有的说徐老师身材魁梧,有的说徐老师双眼炯炯有神,有的说徐老师和蔼可亲……总之溢美之词越来越多。不料,一个很沉稳的男生说:“徐老师是个秃子。”一言既出,本来欢快的课堂立即冷寂,空气好像凝结了一般。哎,这个要命的小鬼,这可是有数十位老师观摩的公开课呀。这尴尬的场面叫人如何处理?只见徐老师非常平静,面带微笑地说,这个同学很善于观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这块“不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铺垫激趣(出示母子俩合影的照片)徐老师有个可爱的儿子名叫天天。那天天和徐老师是什么关系呢?天天是徐老师的儿子,反过来可以怎么说?(徐老师是天天的妈妈),那我和你们的关系又可以怎么说呀?是啊!人与人之间有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数学中同样也存在着这种关系。[设计意图:课前谈话一方面调动学生情绪,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何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含义,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操作实践理解意义你能把12个同…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上如何坚守语文本真,提高课堂实效呢?前几日,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执教的《印度洋上生死夜》。徐老师的课让我们欣赏到了一种“简约之美”,更使我在追求语文本真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确立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徐老师执教《印度洋上生死夜》一课,制定的  相似文献   

14.
这就是经典,这就叫文化,给我们留下别样的感动……当铜鼓县第一小学的徐老师用她那激昂的语言结束整堂课时,报告厅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是该校开展的语文教研活动仿大师教研课中的一个场景。在这次活动中徐老师以她自身丰厚的素养和人文底蕴将全国著名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枫桥夜泊》一课呈现得淋漓尽致。学校漆老师在听课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工作室成员徐士龙老师准备选择《草船借箭》参加市优质课比赛。作为传统经典教材,特级教师王崧舟和董雷都曾经把这一课演绎得淋漓尽致。面对公开教学中的精品之作,仅有四年教龄的徐老师必须有新的突破。这对我们工作室和徐老师都是一个挑战。一、试教受挫徐老师准备以说评书的方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有五位教学老师上研究课,学校请来了市内外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徐老师来听课诊脉。上午上课,中午议课,徐老师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会”和“会教”、“学会”和“会学”、“疑问”与“错误”、“有序”与“无序”的关系……这是专家把脉,面对面,短平快。两天后  相似文献   

17.
背书     
上课预备铃声一响,教室里便有人夸张地大叫:“悲惨世界来临了!”——这节课历史抽背,我也是心情紧张的一个。早在上星期,老师就说过要在这节课抽背,今天早自习,老师又提起这件事,于是教室里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18.
正《重复》一课可谓徐长青老师的经典课例。经典是如何成就的?它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徐老师一语中的:"《重复》一课上了200多次,每一次都不一样。"为什么能做到不重复?因为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徐老师进一步理解、把握教材的凭借;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徐老师进一步读懂学生,遵循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调整教学的垫脚石;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徐老师对照课标、对比生活,寻找渗透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记忆力是学习的基本功 不论小学还是中学,老师都会给孩子留一些需要记忆的作业。比如语文老师、外语老师经常会要求“记单词、背句型、背名人名言、背精彩的课文”;数学老师要求背“小九九”,背各种数学公式,背不同类型的例题。每个学科大抵都是如此。为什么要训练孩子们“背”的功夫呢?因为这是学习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20.
巧猜诗句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这节是作文兴趣小组活动课,徐老师拿着几只牛皮信封走进教室,笑眯眯地对大家说:"这节课,老师来表演一个有趣的魔术,叫‘巧猜诗句’。"听说要表演魔术,我们都来劲了。只见徐老师举起三只信封,提醒我们其中各有一张纸条,待会儿就发给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