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的来历     
百草 《辅导员》2011,(1):64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所谓春,《前汉书·律历志》、《风俗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公羊传》又注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道,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曰春。"春又被神化成为春神东君执掌的神,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节,多指节气,是按地球在  相似文献   

2.
春节探源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春,《前汉书·律历志》、《风谷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公羊传》又注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道,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曰春。”春又被神化成为春神东君执掌的神,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节,多指节气,是按地球在绕地球公转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地球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它反映了季节变化、气候特  相似文献   

3.
王驾《社日》诗云"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辛弃疾《西江月》词曰"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鲁迅的《社戏》描写了暮春社戏的热闹好看……其中的"社日""春社""社林""社戏"是什么意思呢?这要从"社"说起。一、社,即土地神。后成为村落、区域的名称。《说文解字》:"社,地主也。"段玉裁注引《今孝经说》也说:"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五土以为社,以  相似文献   

4.
<正>春是诗人写不尽的主题。面对春天,诗人咏叹、赏惜、感伤别离,春天的季节变换总能引起诗人的无限情思。在古典诗歌中活跃着有关春季变换的五个词,它们是"春归""春回""春去""春来""春到",这五个词的用法有何不同呢?下面重点以唐宋诗词为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正>春天来了,万物苏醒,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天也是多情的季节,文学名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之大抒雅怀,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朱自清的春天是生机活力的。在《春》中,朱自清用六幅美丽的图景,描摹了春天的景色。最后连用三个比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  相似文献   

6.
<正>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王昌龄《春宫曲》春天,是无边遐思的季节。春天,是万般畅想的季节。春之细雨,滋润着一片片旷凉的泥土。春之徐风,舒展着一簇簇萌动的嫩绿。春之碧光,映射着一圈圈水面的涟漪。春之潮汐,洗涤着一缕缕大地的尘埃。  相似文献   

7.
春神句芒(gōu máng)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特别的朋友,他就是中国的春神——句芒。“句”是“勾”的异体字,小钩的意思;“芒”是小刺的意思。“句芒”加到一起,就是小钩小刺。句芒既是春神,又是木神。春天的时候,初生的草木看上去、摸上去总是有许多小钩、小芒刺,所以人们就用“句芒”来给象征春天、象征草木的神命名了。  相似文献   

8.
学界一般认为宋玉的《高唐赋》为山水文学作品,甚至认为是"自荐枕席""巫山云雨"的男欢女爱的文学作品,通过考证,所谓山水文学和"自荐枕席"是其表象,该赋正文是楚国祭祀所用的祭文。该赋具体产生的地点在楚国西部高山巫山,而巫山是楚国的神山(圣山),正文描绘了整个祭祀的地点、祭品、神职人员、祭祀要求和过程等,而祭祀的主神是楚国的"(东皇)太一"神。正文中纵猎"羽猎"仪式是祭祀的重要内容,楚王代天行高禖社祀之礼,与"神"交合以求雨于"天(社)",祈求楚国国家兴旺,盼使物种蕃茂。历代文人骚客往往被《高唐赋》和《神女赋》"自荐枕席"所惑,没有理解春秋战国时《高唐赋》所记载的历史文化的真相,造成千古误传。  相似文献   

9.
春节探源猪年话猪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春,《前汉书·律历志》、《风俗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公羊传》又注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道,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日春。”春又被神化成为春神东君执掌...  相似文献   

10.
春天,是四季中最富有生机的季节,也是花的季节、诗的季节:古代有许多咏春、颂春、描春、盼春、游春的美妙诗句,令人心旷神怡。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绝句《春晓》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意思就是说,春天夜短,又因风雨声少睡,故即眠而不觉晓,直到闻啼鸟才知觉;诗人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这首诗画面优美,意境新鲜,  相似文献   

11.
正【现象描述】《燕子》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作家郑振铎的散文《海燕》。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一位老师执教《燕子》第二自然段时,她首先引导学生圈画出第一句话中的"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等春天的景物,然后抓住"微微地""如毛""千条万条""红的白的黄的""青的""绿的"等修饰词和"吹拂""洒落""聚拢""形成"等动词,想象烂漫无比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2.
正《文心雕龙》问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其丰富的内容、完整的体系、真知灼见是独树一帜的。作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先生曾有评价:"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该书第十六篇《史传》的立意虽然是讲历史散文的  相似文献   

13.
“东皇太一”是什么样的神祗,说法颇多。周勋初先生在《九歌新考》中认为:“‘东皇太一’是东方的上帝太一,也就是齐国的上帝太一”,“战国之时,习惯上用‘东’、‘西’两个方位名词专指齐、秦两国”,“西皇即少(?)即白帝,亦即秦国上帝”。褚斌杰先生在《屈原<九歌>“东皇太一”解》中说:“《楚辞·九歌》是诗人屈原对当时楚国国祭的赋咏,其首篇《东皇太一》,所祭乃是楚国之保护神,‘东皇’即楚国之帝,‘东皇’是对东皇至高无上地位的尊称。”究竟它是哪一国的神祗,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从神格上考察,它应属于人格神的范围,能主宰风云雷雨,并能降祸施福,为此人们小心地向上帝求赐;为了讨好上帝,不惜奉献出大量的牺牲。但因为祭东皇太一,“祠在楚东”,不少学者认为东皇太一就是太阳神。龚维英在《<九歌>诸神本系女性神考辨》中认为:东皇太一等同于太阳神,将其归为自然神一类。萧兵先生在《楚辞新探》中对此亦有详说。但他又认为东君亦是大阳神,它们有新老之分,“东君”是“青年太阳神”,这就是说,“东皇太一”除了具有人格神的神格外,还具有自然神的神格。  相似文献   

14.
庄子《秋水》有伯、若两个形象。《尔雅·释诂》曰:"伯,长也。""伯"通"霸"。河伯,即黄河地方之"伯",之"霸"。神,《说文》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其作用为滋生万物。老子的神是"谷"。谷,中盛处下,中虚而用弱,是"道"的别称。庄子的神是"神人",海神"若"是"神","若",《甲骨文字典》解释说"象一人跽而理发使顺形,故有顺义。""顺"之本义是"同天序",可见,"若"和"神"的内涵是相同的,都完成了"物化"的过程,进入"道"的境界。通过"伯"、"神"、"若"三个字的观照,我们可以知道,"伯"是大知的形象,海神"若"是达至道极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春天的诗页     
春天,是遐思的季节;春天,是畅想的季节。春之细雨,滋润着旷野的泥土;春之徐风,舒展着萌动的嫩绿;春之碧光,映射着水面的涟漪;春之潮汐,洗涤着大地的尘埃。让我们从春天起步,体会着春的韵律、春的气  相似文献   

16.
<正>《春》这篇散文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作者以诗歌的笔调和清丽的色彩,用火热的情感和精美的语言,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通过各种表现手法,生动而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课文第二部分,具体描绘春天的景物。作者从"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五个方面描写春天的景象,五个段落五幅画。其中的诗情画意之美,值得读者去解读。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春草图这一段第一句从点上描绘。(1)用"偷偷地""钻"写  相似文献   

17.
《九歌》中的许多神,性质是最难确定的,大约要数东皇太一为最了。旧的文献中对此几乎没有什么记载。钱宝琮《太一考》认为:“东皇太一的祠礼究竟是哪一国的风俗,也很难查考了。”周勋初在《九歌新考》中认为:“‘东皇太一’是东方的上帝太一.也就是齐国的上帝太一。”这主要是对楚人奉礼的尊神.为什么不在京城筑祠.而要安置到楚东的解释,至于楚国为什么把齐国上帝奉为自己的尊神.却  相似文献   

18.
《师道》2016,(4):62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人们日常清晨起来,早已养成洗漱梳理的习惯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春天梳头?这是因为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  相似文献   

19.
春天的诗页     
春天,是遐思的季节;春天,是畅想的季节。春之细雨,滋润着旷凉的泥土;春之徐风,舒展着萌动的嫩绿;春之碧光,映射着水面的涟漪;春之潮汐,洗涤着大地的尘埃。  相似文献   

20.
春天的诗页     
痴子 《同学少年》2011,(2):34-35
春天,是遐思的季节;春天,是畅想的季节。春之细雨,滋润着旷野的泥土;春之徐风,舒展着萌动的嫩绿;春之碧光,映射着水面的涟漪;春之潮汐,洗涤着大地的尘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