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唐人豪侠小说塑造侠客形象很注意武技的描写,并以此为中心铺叙行侠故事,自觉地把武术、杂技技艺运用于豪侠小说侠客形象的创造中,同时渗透佛、道等宗教神秘成分。唐人豪侠小说中的“武”,体现着较多的内容和文化精神,有技击、道术、药物、功夫展示等四类。唐人对武艺的张扬和精心描绘,使侠客形象和武技描写不但成为武侠小说的重点,而且使侠客形象的审美价值更富有文化意义和美感,从而大大提高了豪侠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2.
唐代任侠风气构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背景,对中晚唐传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一是从中晚唐传奇小说创作的题材看,现实社会任侠风气中的豪侠故事往往成为传奇小说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而表现突出的便是藩镇与剑侠、侠盗、刺客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传奇小说表现的主人公形象看,中晚唐传奇小说中的主人公中增添了许多本领特异的侠客,尤以女侠居多,也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侠风使然。  相似文献   

3.
“幻术”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概念,汉晋时期方术的盛行和西域幻戏的传入,其内涵分化为方士幻术和杂技幻术两个方面,并都具有迷惑意义。杂技幻术曾在唐代因胡汉民俗文化冲突而一度被禁,但作为表演性技艺本土化后,所蕴含的迷惑意味成为娱乐化的因素,成为后世中国传统戏法的重要代称。而方士幻术的迷惑意味却多与民间异端力量相联系,从宋代开始更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色彩,成为古代下层民众意图改变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感寄托。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女性得到解放的时代,又是崇侠尚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女侠作为全新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同时也为唐传奇提供了全新的文学形象。探讨唐代女侠与唐传奇塑造之女侠特点,并对其进行人文观照,以便全面认识那个时代女侠的面貌,同时窥探中晚唐时代文化背景下小说创作者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5.
武侠小说中的女侠形象自唐代兴盛之后,在宋代一落千丈,直到清代才开始重新兴盛,与唐代相比,清代武侠小说中的女侠形象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将重点对清代武侠小说中的女侠形象兴盛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剖析其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古传奇中的女侠为研究对象,对其“奇正武功”进行分析.指出古传奇女侠的武功吸收了现实世界中的骑射、剑术、轻功、戴竿、药术、幻术等方面的合理因素,转变为自己独特的武功之美.并通过对古传奇女侠以武行侠的“中性之美”的分析,让读者体验女侠的柔弱与阳刚的完美融合,感受有别于男性世界的审美体验.古传奇女侠所表现出的审美特点,可以用来完善我们今天的武术之美.  相似文献   

7.
由于唐代的中外贸易频繁,胡商积聚财富的能力使唐人惊叹不已,更被作为异域形象写进唐传奇中,并被赋予传奇的色彩。唐传奇中强调胡商的识宝能力,所识的宝物中外皆有,在这些宝物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以及唐人对商业伦理的独到理解。唐传奇中对胡商的描写充满了唐人对异域的理解和想象。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伦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朝廷、官府树立、表彰道德楷模对女性进行道德教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种种美德,这种情况在西安碑林新藏唐代墓志中多有反映。透过墓志所描述的典型女性形象,从女性婚前个人修养、婚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影响诸方面可以管窥唐人崇尚的女性美德,体味唐代女性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六朝时期顾恺之的“传神”论和谢赫的“六法”论为仕女画艺术风格的演变提供了学理支持,并开启了新的文艺美学走势。唐代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践行了六朝人的审美理想,同时也为诗歌人物形象的传神描写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唐代诗人将仕女画的“骨法用笔”、线条勾勒和敷彩设色等艺术技巧施之于诗歌女性形象描写中,从而刻画出“气韵生动”的女性形象。唐代诗歌与绘画艺术上的互通、互渗不仅体现在高超精妙的技巧上,更体现在深层次的艺术精神上。  相似文献   

10.
书讯     
穆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4):82+90+103+129
汪聚应《唐人豪侠小说集》一书出版由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教授汪聚应博士辑校的《唐人豪侠小说集》一书新近由素享盛誉的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是书之成,始发于1999年作者于陕西师范大学师从霍松林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之时  相似文献   

11.
唐代任侠风气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有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和时代文化心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数端:唐代帝王的崇侠尚义,唐代民族大融合与开放的文化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高度张扬,复仇的流行和对复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旌扬,唐代边塞战事引发的向往立功边塞的时代精神和新的侠义传统以及唐代武举、府兵制的实行等。唐代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民族大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形成唐人开放进取、自由乐观的时代精神和功业追求与世俗享乐并行不悖的时代文化心理,成为托起唐代任侠风气的精神支柱。而中土文化和异域文化(胡风)共同影响的结果,又赋予了唐代侠和侠风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异域文化情调。  相似文献   

12.
论现代技巧的艺术性及其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叙述了现代技巧运动成套艺术性的内涵,以及国际技巧规则的变化,浅析成套艺术性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国内技巧艺术性与国际上的差距所在,并就如何缩短与彻底改变这种差距提出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术动作元素来源于生产劳动,军事为武术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而原始巫风和图腾为武术舞化提供了可能。武术技术由一母体分流为军技和民技再到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的重新整合。武术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4.
"军"作为一种武装建制单位名称,在唐宋时期经历了一个向地方行政建制单位名称的转变,而其转变的关键期即是唐末五代时期。五代时期的"军"作为地方行政建制单位,先后设立过17个,其主要是由行政建制单位或军事、经济建制单位改置而来,其设置原因大多是出于政治、军事或经济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唐代任侠风气构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任侠风气所包含的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心理通过其任侠、咏侠活动,已成为他们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任侠精神中表现出的对于勇武豪爽、建功立业、自由享乐等人生理想的追求,参与了文人人格理想、生活理想和审美理想的构建。他们将侠或任侠精神作为一种审美意象,寄托自己的理想,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形成颇具时代文化精神的审美情趣,表现出初盛唐任侠风气与诗歌创作的密切关系,并由此带来了唐人咏侠诗潮的高涨和边塞诗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南诏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崛起,成为西南地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与吐蕃在西南地区的争夺,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可归纳为四个阶段:统一六诏时期、“叛唐”时期、“归唐”时期、“叛服无常”时期。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时期,与当时西南地区的政治格局有关。但是,剑南节度使的个人因素也是影响两者关系的主要原因。在这几个历史阶段中,有重要影响的剑南节度使有:王昱、章仇兼琼、鲜于仲通、杨国忠、韦皋、李德裕、高骈等,从历史视角探究,可以发现不同的剑南节度在其关系变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研究剑南节度使在南诏与唐朝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届冠军赛首次将蹦床和技巧两个项目合并在一起比赛, 并增设了技巧集体项目, 特设了技巧比赛中的服装加分和最佳参与奖的评定。其改革措施之多, 力度之大, 堪称先例  相似文献   

18.
“擦大钹”是流传在保山市隆阳区瓦房彝族乡彝族聚居村落的一种将舞蹈、杂耍、武术、打击吹奏乐融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擦大钹”舞蹈具有蹈多于舞,“顺边”体态;粗犷豪迈,诙谐风趣;类型丰富,程式多样;动作反复,即兴表演;大钹主导,伴奏多样等的风格特点。其特点的形成与彝族的自然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民族精神、人生态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舞蹈所属的风格类型和古代军事战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将魏晋时期较为成熟的文学样式诗、赋、文、小说中涉及"体育"的部分划定为"体育文学",从中窥探当时体育的发展状况。指出魏晋"体育文学"呈现了当时军事、侠士、射猎、走狗、登高、垂钓、棋弈、击壤、养生等体育形态,但这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将现实中的体育活动与历史、人性、生命本体、社会存在等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开辟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