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读写结合"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读和写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的沟通,必须让写挤入阅读课堂,推行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一、模仿训练  相似文献   

2.
<正>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读写结合呢?一、读中批注,写在课堂点滴处读写结合应落实于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读写结合不是要求动辄写成段成篇的文章,可以从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85):56-57
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二者相辅相成。在语文教学中,应提倡"读写结合"。崔峦先生指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练习,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分离的现象比较突出,学生无法找到读写结合的方法,结果虽然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但写作水平并不高,甚至一看到作文就头疼。因此,教师只  相似文献   

5.
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然而读书不应该是个模糊的形式,还应该将收获提炼、总结出来,丰富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这方面读写结合有着独特的优势。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尤其重要。我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发现,苏教  相似文献   

6.
读写结合是一种融合阅读、写作与思维三方因素的能力,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训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读写能力得到提高。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看图写话教学作为学生读写结合训练的起点,与小学生识字写字能力较弱、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学习特征相符,更能激发小学生的读写兴趣与提高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1):47-48
阅读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精华。在语文教学板块中,阅读与写作是重中之重,读写结合指的是通过课文等语言载体,从阅读的内容出发,制订与阅读本身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进而推动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如何有效的"读""写"结合就非常重要了。读写融合在语文实践中作为一种核心教学策略,读书和写作都是较为长远的功课,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才能凸显其价值。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各种文章,多方面积累语言知识,促使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读写结合教学是现代教育制度革新后语文教学的新手段。读写结合是一种知识积累运用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名篇佳作的阅读和赏析训练,让学生学习"百家之长",从阅读中学会写作的手法和效仿文学名家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思想的运用。读和写的教学具有必要性,需要教师通过"以读促写","以写导  相似文献   

9.
钮维 《教育文汇》2015,(3):35-36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以阅读带动写作,再以写作促进阅读。在这里,需要在"读"与"写"之间找准结合点,使写法自然渗透,使阅读教学更显魅力。一、读后模仿,实现读写结合仿写,是指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多种写作手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对作者的写作方法采取点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并加以内化、吸  相似文献   

10.
<正>读写联动,即教师通过文章之载体,出发于文章内容,将教学设计与之相关的"读"与"写"的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从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维一体角度,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实施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课堂读写联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读写联动是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以法布尔的《蝉》课例研究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构建读写联动课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核心  相似文献   

11.
“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既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在古诗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既可以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以写带读""以读促写"是当前语文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它符合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言语需求,是当代语文教育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所谓"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写作任务,通过深阅读、广阅读促进写作任务的完成,同时又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导阅读文本,"阅读"社会,学会思考,实现读写的有机整合,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当读写并重.这是长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有识之士的共识。“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展.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干巴巴,空洞洞。我们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前提,以读带写,写中促读,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仿写、续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融入写作训练,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渗透作文指导,通过以读悟写,借鉴文章表达方法模仿习作,以写促读,创造性地把读写结合起来,遵循范例的典型性、仿写的创新性和训练的渐进性,加强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切实提高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训练促使阅读、写作、思维融为一体,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读写结合训练旨在并行推进,双效结合达到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作用,为避免读写结合教学流于形式化,本文特梳理出"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任务"三大类读写结合教学形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涂卫国 《小学语文》2014,(11):30-33
随文练笔也称课堂练笔、小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众多教师的认可与追捧。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使读写相得益彰。随文练笔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它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也就是说,可以从阅读出发,经过理解和积累,将相关的汉语文字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具体的写作中去,使语言能力在实践练习中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20.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说明阅读和写作是一贯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读"和"写"融为一体,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