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使企业和高校各取所需,但往往事与愿违.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无法有机地对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高职院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更深层次地改革,由"知识、技能、就业"的培养模式向"知识、技能、就业能力"模式转变.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就如何进行就业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人才与管理优势、设备与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走产学合作之路,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最终促进学生创新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校企联合培养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是指由企业全面参与学生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达到进企业直接上岗的就业要求。此目标可通过企业参与指导创新人才定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和实践教学、就业指导等活动来实现。实践证明,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的实施,可以带来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环境科学专业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构建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向互动等措施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实训平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际上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面对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企业日益严格的就业技能要求,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的教育体系造成了一个相当严重的人才“空洞”。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已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热门专业来说,普通高校应该适当改革教学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实行创新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视角下,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数字化手段,全方位展现生产线的运行情况,来培养智能制造新时代下的技能型创新人才。以企业智能转型升级所需的新工程人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知识、能力、素质、创新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为设计思路,优化理论和实践课程,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大课程整合和教学方法创新力度,加强了学生就业和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建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阐明建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变化,提出要做好就业指导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帮助,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和企业直接对接,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育人专业性等策略,使高校更好地把握市场就业形势,改革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确保学生未来就业适应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文章分析了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高独立学院人才质量的具体路径。独立学院应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CBE理论的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和损失;另一方面高分低能、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的高校毕业生也给急需人才的企业带来一定苦恼。基于学生就业难与企业实用性高素质人才短缺矛盾突出的现象,提出了CBE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12345"创新培养模式,并对创新培养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和注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与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学校解决实验、实训资源,场所不足,学生就业困难,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要;是企业获得优秀技术人才,零距离顶岗就业员工,解决科研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就业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系趋于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学生及其家庭、高校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高校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如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毕业生的“适销对路”,是高校改革与发展中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创新高校就业工作制度,是新时期搞好就业工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创新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和热点。目前我国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困难,一方面是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特殊人才,两个问题聚焦到一点:高校必需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特殊人才,同时解决就业困难和人才匮乏的双重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再上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育目标主要聚焦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但传统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语言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缺乏与就业需求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积极探索创新策略,以适应“就业导向”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谷伟 《林区教学》2014,(12):6-7
鉴于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矛盾和本科院校的就业问题,提出一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高校教学、企业合作和学生就业的预就业过程,培养应用型人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铺设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在企业中各岗位的胜任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尤其重要.首先,制定创新创业人才战略培养目标;第二,构建以岗位为核心、需求为导向、就业为根本的招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出与创业人才培养相匹配的招生策略和就业推广方案;第三,设计出创新意识、创业战略、创业知识和创业实战四项课程设置的教学体系,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第四,通过校企合作打造灵活多样的实训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形成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创业能力、职业素质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标准;第六,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组织结构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充分整合校内外力资源、人力资源,确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永海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0):83-84,87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突显办学特色、实现持久发展的要求。从总结分析当今高职教育领域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创新素质教学课程体系、完善创新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就业与创业教育、引进企业文化等几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高职院校角度而言.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服务于区域经济、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学生显得尤为紧迫。文章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提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日新月异,高职院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就必须创新教育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产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的市场化办学机制,大力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院校的产业适应力。  相似文献   

19.
就业备受当前社会的关注。学生能否更好地就业,更是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一名职教就业指导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关注思考就业教学:我们的教育产品是否合格,学生能否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工作的考验?社会和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关于人才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上述一连串的问题促发我的思考:如何在企业、学生和教学之间建立一种交流平台,实现三者之间的信息对接呢?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全面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优质人才的有力举措。相关部门应通过政府引领创新创业教育、企业支持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等路径,以循序渐进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