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运动态身体”是克里斯·希林身体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希林以“肉身实在论”为理论基础对体育运动中身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质考察,提出身体是体育运动的源泉,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体育运动产生社会效应的定位场所.“运动态身体”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希林指出,现代东方体育运动的兴起无疑会丰富“运动态身体”的内涵.“运动态身体”为重新审视体育社会学的合理性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西方身体社会学对体育现象的理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强调的是身体与心理经验在个体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是身体的展演,身体社会学对于体育现象有一定的解释性,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身体社会学的理论梳理以及西方身体社会学对体育现象的解析,使我国体育学者对身体社会学有完整的了解,为解释体育现象提供一种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受机械论的研究范式所限,长久以来我国运动技术研究脱离现实的运动情境,遮蔽了其主体性、动态性、生成性特征。将运动技术还原到现实的身体运动情境,紧扣这几个特征发现,它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有鲜明的具身特征,实为经由身体间性的对话过程生成“共感”,主体对自身运动感觉体系重构或精练化后融入身体的意会知识。“观察与模仿”“领会与引领”是其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4.
认知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身体认知观念,具身认知的思想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关于身体认知的研究开始朝向具身化方向转变。从人体运动场域的视角,探讨身体运动与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研究认为,身体运动在身体认知与被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中介和调适作用,身体运动的方式可以映射出身体认知过程的具身性变化。身体运动可分为客观身体运动与现象身体运动两种类型,它们对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起着不同的推动作用。身体运动特有的行为模式反映了身体认知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身体运动的限制作用体现在身体认知表征的特性与范围方面,身体运动的分派特征对身体认知转向中的构成性角色具有证实作用,身体运动的调适功能是身体认知与具身行动之间协调性存在的重要保障。在身体运动对身体认知具身性转向的解释方面,要求身体运动应在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中保持主动,重视身体经验的投射功能,关注身体运动的物理属性与运动方式的决定性作用。将身体运动的相关研究融入到具身认知的范畴,形成完整而有序的研究范式,将有助于解决身体认知研究领域中出现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体育社会学视域与学科范畴、特点与贡献、机遇与困境、创新与“反哺”等问题的讨论,初步探索体育社会学创新与变革的内生动力和路径。认为,体育社会学改变了早期主流学界对体育的看法以及体育作为“自然科学”的单一属性,为全面描述和理解体育提供了“想象力”、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也促进了体育知识的公共化。体育社会学的敏锐性、包容性、综合性、反思性、前瞻性与实践性等学科特质为其发展创造了机遇。然而,体育社会学也面临着学科内外的发展困局。为了应对外在挑战,突破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的局限,体育社会学需紧紧围绕体育的独特性——“身体在场”,从“社会透视”和“理论观照”2条路径激发新视角、新方法、新知识的拓展与生成。  相似文献   

6.
ChatGPT以其强大的信息整合与文本撰写能力引发热议,于学术研究者而言,面对人工智能不断向人类智力劳动进军的现实情景,反思自身学科的优势并应对机器对学术知识生产过程的入侵,成为当下必要的现实之问。通过对《体育与科学》举办的“ChatGPT时代的体育学术:以身体为方法”学术工作坊的叙事文本进行质性研究,本文认为:(1) ChatGPT取代学术知识生产中部分“平庸之辈”的同时,以其作为物的“能动者”角色影响知识生产空间中的个体行动边界,若机器继续取代人类劳动,劳动的生活意义、生产价值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或将面临深度异化;(2)人类独有的行动意向性是数字时代变动秩序中的恒常存在,体育因其身体性基础联结起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从而避免人类的深度异化;(3)机器进步的现实与体育的上述价值共同倒逼体育学人进一步关注身体,以此呼唤体育学研究的体认范式转向,在此,对身体的体育经验发挥体育学学科想象力,是当下体育学研究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7.
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运用文献资料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女性参与拳击项目历程的身体博弈进行研究。认为:在社会学领域里女性的身体是兼具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双重身躯;社会文化所营造出的角色期许促使女性身体社会化进程中具备了性别角色差异;由于社会文化和性别角色期许女性从一开始对蕴含着男性气质特征的拳击项目具有排斥心理;但是在家庭、国家体制和教练权力场域的综合作用下女性经历了从误识到职业、由被动到主动的身体博弈过程;家庭和教练权力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显性的直接力量进行干预,国家制度权力则通过隐性的文化力量进行引导;认同和反抗是女性拳击运动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身体博弈策略和躯体化表达。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7,(6):16-21
为继续阐赜体育学学科定性研究的方法论,以法国体育哲学协会主席Bernard Andrieu教授访问为契机,《体育与科学》杂志于2017年11月6日在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举办"体认的运动心灵塑造与显现论的运动身体图式"学术沙龙。此次学术沙龙基于Andrieu显现论、现象学和神经哲学的混合研究方法与程志理所提出的体认新范式,围绕活着的身体主体诠释何以可能,研究的进路和技术方法两个主要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对话。对于如何在研究中介入活着的缄默身体,Andrieu提出了"浸没—显现"的"显现论"询证路线,程志理则基于口述史如何展开身体存在的丰富性,两者在交汇和碰撞中达成共识:身体是活着的主体,不可割裂,要想接近甚至完全呈现这一身体,应当在体验论和经验回述的质性研究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王若光 《体育科学》2022,(11):27-34
从“体育何以思政?”问题出发,聚焦体育学科专业的身体技术,对身体技术的规制性、分置性、仪式性、观赏性与师范性5个方面进行社会学分析。重点讨论并揭示了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在身体技术获得的同时如何与道德品质、合作精神与爱国情怀发生关联。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发生的内在机理是通过身体技术的学习与参与,自然而然地生成;体育课程思政的根本教学途径应是教师以身作则的“濡染”与学生感同身受的“化”“悟”。鉴于体育学科专业特质,通过身体的教育,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其他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不可替代性,需是“通过身体技术的思政”。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针对体育课根本目标、根本内容的讨论未能切实推进主要源于偏离传承知识与发展认知能力的轨道,执着于身体运动的手段论效用,遮蔽体育课根本内容。紧扣课程教育的属性,分析“内容”与“目标”的内涵认为:体育课的根本内容应立足于“游戏”,由身体运动文化要素构成;根本目标在于教师适时设定恰当的教学情境(方法、手段),干预学生的身体运动行为,帮助他们转变认知状态,将相关身体运动信息转化、融入身体,形成、发展运动认知能力。构建体育课根本目标与根本内容的意义体现为:明确体育课在“育人”方面无可替代,契合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一般性要求,兼顾国家(或社会)的需要、个人发展的需要、课程载体的属性,突出体育课的具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论健身过程中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对立统一规律出发,发现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对健身有着不同的要求,提出了“健身的生物弹性范围”和“健身社会弹性范围”两个重要概念,阐述了健身的生物学原理和社会学原理,对健身的量化过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论述了健身过程中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指导人们健身活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学科交叉融合承担了推动体育科技创新,从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研究认为:首先,根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将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嬗变历程分为单学科、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四个演化阶段。其次,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现实样态呈现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和自然学科四方面的跨界整合。再次,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机制表现为建构服务体育强国导向的引领机制、建构问题牵引的体育学科动力机制、构建以理论为导向的实证研究范式、建构无学科边界的体育学科组织机制、建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治理机制、建构多元动态的体育学科评价机制六个方面。最后,基于超学科视角提出创新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新范式、确立体育学非学科化的“超学科”思维、架构“超学科”的体育交叉融合学科体系、探索“超学科”的体育交叉融合实践模式的未来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沿着身体的自然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主线,在“具身显现”的理论面向讨论中借鉴“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剖析视障跑者在日常世界中的身体呈现。研究发现,视障者渴望撕掉被社会贴上的“失能”标签和打破束缚自我呈现的边界,对身体再定义的过程表征了“不一的我”和“奋斗的我”的逐渐形成;视障者肉身性特征在一系列的“操持”和“整饰”的身体实践和策略下呈现出“意识反抗”“认知转变”等更具复杂社会意义上的新身体;视障者在多重知觉互构与平等互动关系下,建立了不同于“视觉优越”的感官世界和社会融合的新秩序。分析这一“具身显现”动态过程及其蕴含的社会行为和关系,以期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语境下丰富身体社会学和运动社会学对“残损”身体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身体意象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外表、能力、健康等身体特征的评价和态度。身体意象不仅是个体对其外表、能力、健康等自我体征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态度,而且它还与社会审美价值观等一道共同决定和影响着个体的饮食控制、运动参与、健身塑形和衣着打扮等许多自我生活的行为模式。身体意象形成了我们身体自尊及整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部分,因而一直受到心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关注。大学生是生理、心理定型的重要阶段,研究不同体育锻炼阶段的大学生的身体意象特点,可以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以为促进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健康促进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身体的视角对中国体育文化中的身体政治现象进行了研究,身体的伦理化、国家化取向导致体育功能的嬗变与延伸.身体由“国家化”向“去国家化”发展,促使身体个性生命权力的张扬,运动休闲的兴起和发展与身体的个性化发展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运动休闲教育体现了体育的价值由“教化身体”向“解放身体、发展身体”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体育学未能升级为学科门类的原因,本研究借助相关文献采用理论分析方法,从形式与实质的视角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1)体育学研究所涉及领域的规模虽然相当壮观,但是这只是表面形式,体育学未能升级为学科门类的根本原因在于,由核心研究对象与核心研究方法构成的内在实质方面的薄弱;2)体育学领域核心的研究对象,一直以来只是外在的机械运动意义上的物理模型,具有生命气息的人类的身体运动却被拒之门外;3)体育学领域采用的核心研究方法论,源自以精确性、客观性为原则的机械论的近代自然科学,研究者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研究他人的身体运动。建议:体育学要升级为学科门类,应把具有生命气息的、以运动感觉为支撑的身体运动作为核心研究对象,采用与其对应的核心研究方法论——现象学及人类学意义上身体运动学。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7,(6):59-66
作为现代性命题的"身体"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正面临本土经验与西方理论、宏观结构与微观视角何以有效整合与对话等困境。基于跑步运动的本土实践,借助莫斯的身体技术概念,将身体技术类型化为个体惯习性、价值目标性、群体仪式性、制度规训性四种理想类型,并分别探究了不同类型的表现方式与实践逻辑,同时对可能的非预期后果进行了反思。身体技术这一中观层面的概念工具,是在研究视角上联系宏观—微观、考察取向上沟通结构—能动、解释维度上关联制度建构—日常生活、应用对象上涵盖竞技体育—大众健身的"最大公约数",并能够成为基于本土的实证经验,进行中西理论对话的共享平台。厘清身体技术的表达形式及其实践逻辑,根本上说是进一步总体性地回应体育运动和运动身体面临的现代性问题。促使现代体育运动回归人本取向,重现对于身体的尊重,也正是实现体育事业有序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社会学和体育学相互渗透,彼此结合的产儿,既属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属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过程的一门学问,也可说是研究人们体育行为与社会进化的关系的学科。体育社会学相当年轻,其发端较之社会学还迟一些。约在十九世纪末西方有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触及体育领域,探讨体育的社会学问题。最早的研究是关于游戏的研究。到本世纪初,西  相似文献   

19.
浅谈体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身体(运动)性认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身体(运动)性认知在人类认知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和基础性地位。身体(运动)性认知与概念性认知、形象性认知等认知形式既有联系又相区别,有其内在的逻辑。身体运动自身既是“心”的一种存在或表现形式,也是人与世界对峙中的一种媒介。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体格焦虑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文献综述法,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运动心理学领域中有关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概念和理论,并对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人口统计学指标、身体锻炼变量、身体自尊等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和评述。综述认为,该领域的研究应从自我表现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和认识社会性体格焦虑,为我国锻炼心理学领域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