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音乐”第四册(二年级)的《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节表现浓郁民族风情的课。在教这一节课时,教师一是要注意创设浓郁的少数民族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苗族的服饰、音乐,感受苗寨风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在课堂上通过听辨、模仿、学唱、启发、思考等手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首歌曲,并能在各项活动中运用喜庆、优美、热烈的歌声表达,感受苗族人民喜获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三是要通过观看录像片,让学生了解广西几个少数民族都有用不同的歌舞形式来庆贺喜庆的日子的习俗,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  相似文献   

2.
陈震琴 《广西教育》2013,(33):65-66
这是一节小学五年级音乐课,该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祖国的诸多民族风俗和舞蹈,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本人以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搜集了一些音乐素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爱我中华"这个音乐课题来设计一节音乐欣赏综合课。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让我惊讶无语的场面,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课前本人精心地设计了本节课。我用多媒体向孩子们展示了各民族的服饰以及风俗习惯,并在孩子们陶醉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课前思考】 1.《平均分》一课的重点是什么?确立本节课的重点必须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平均分》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且能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交响音乐,它既是一种音乐表演形式,也是多种音乐体裁的总称。从演奏形式上来看,交响音乐是指由大型交响乐队演奏的音乐;从体裁上分析,它的范围很广泛,包括交响曲、交响序曲、交响组曲、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随想曲、交响幻想曲、交响狂想曲、交响舞曲等;由各类乐器独奏或重奏加上交响乐队协奏的协奏曲和由声乐与交响乐队共同表演的各种“交响声乐曲”也都属于交响音乐的范畴。 交响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与孤立的事件。从客观上考虑,它有着相应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同样也必然伴随着人类整体音乐文化的演进;从微观上透  相似文献   

5.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王艳红) 本次说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学生是初次学习乘法,本课的学习对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知识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重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正确写出乘法算式,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听觉艺术,是抽象、不可造型的艺术。而美术是一门空间艺术、视觉艺术,相对于音乐而言,比较直观形象,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更喜欢上美术课。如何让学生也喜欢上音乐课呢?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尝试着为学生开辟音画空间,让学生带着画笔走进音乐课堂,巧妙地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在音画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其无穷的潜力与创造力,借画笔下的美景来理解音乐,并通过画笔表达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从而感受音乐的美妙,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无穷享受。  相似文献   

7.
本节课主要对一节音乐鉴赏课进行分析与反思。《独特的维吾尔民间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单元里很小的一个课题,我们可以从维吾尔族的民间音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探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辉 《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57-258
冀教版一年级起始版四年级第八册三单元第二十一课的设计模式和前几课基本一致,认识地图,了解首都,位置,语言,国旗,名胜。有了前几课的基础,理解本课的句型就不是难点了。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了解一些英国知识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扩充学生知识丰富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英国。  相似文献   

9.
郑婕 《儿童音乐》2011,(4):79-81
一、教学设计:《快乐的课间》是四年级音乐第四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进行歌曲《哦,十分钟》和音乐知识:拍号及指挥图示、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复习二拍子、三拍子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从歌曲情绪的了解,到旋律的熟悉,再到休止符、切分音的掌握,到歌唱、用打击乐伴奏等,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课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上课  相似文献   

10.
谈音乐课如何以音乐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儿童音乐》2010,(10):42-43
音乐课,特别是音乐欣赏和鉴赏课,如何做到以音乐为本,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让我们先来看看两堂公开课的情况吧。教育现象描述:一节《联觉与音乐欣赏》,一节《华夏音乐之光》,都让人不禁发出"我要听音乐"的呼唤。第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听音乐,就讲联觉可以辅助想像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李燕 《儿童音乐》2012,(3):62-65
一、设计思想:中国歌剧是一个博大、多彩的音乐领域,要在一节课内对其详细介绍,让学生对中国歌剧有全面的认识,不太现实。因此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通过听赏中国歌剧的的部分经典唱段,了解中国歌剧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对中国歌剧的兴趣,以期待他们日后能主动地进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贝多芬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2.能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并初步了解奏鸣曲式。3.简单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特点。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体验音乐情绪,理解其音乐内容;在听赏的过程了解奏鸣曲式。三、教学方法:比较、探究、讨论四、教学对象:高一年级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材:湘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本章节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本节课通过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大少数民族民歌的鉴赏,体验、归纳其音乐风格特点,探究民歌的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语言  相似文献   

14.
课前思考:在课前对学生的了解中发现,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能熟背乘法口诀。所以,本节课作为乘法教学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一种新运算的需求,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经历乘法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音乐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以及部分图片、音像资料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及其审美特征,懂得中国音乐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49):141-142
<正>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电流的概念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这是前一节电路基本知识的延续,也是后面学习电压、电压表的基础与铺垫。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掌握电流有关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对电流的大小较难理解,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接受电流,教师先让学生连接电路,学生通过对接不同节数干电池导致灯泡亮度发生改变,初步感知电流是有大小的。为了进一  相似文献   

17.
走进西藏     
课题 走进西藏 课型 欣赏课 大纲有 关要求 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 国的文化。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对西藏地区文化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西藏的文化 与习俗,积极参加欣赏、歌唱等音乐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珍惜热爱中国民族文化,更加热爱祖 国。 教学重点 对学生爱国主义、热爱民族文化的教育;欣赏不同时期的歌舞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歌唱等音乐活动。 教学媒体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伟大的中华文明有着其他文本不可替代的作用。诗乐本一体。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课前用音乐诱导学生,课中用音乐激发学生,课后用音乐收束,有助于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有助于其领悟古诗词之情感意蕴,感受古诗词之音律美与艺术美,能有效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小学古诗词课融入音乐元素,要适时、适度,配乐也要恰当。  相似文献   

19.
光的传播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一课。我在上课时紧紧把握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本节课有以下特点:一、优化课堂教学时间本节课重点是光源、光的传播、光速。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光的传播和光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如下:在学习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出了一个谜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29):149-150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将文化理解纳入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当中,希望通过音乐教学,加强学生文化体验、拓宽学生文化认知、提高学生文化认同。音乐鉴赏课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模块,本文以音乐鉴赏课《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为例,分析高中音乐鉴赏中文化理解的体现,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中提高学生文化理解上,以文化浸润促进高中生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