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公益传播的模式,为整个社会营造出一个"人人可传播、人人可公益"的大环境,推动公益在全社会的普及.但是,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公益传播也存在明显的伦理困境,各种传播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本文分析我国社会化媒体公益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公益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诗涵 《今传媒》2023,(3):18-20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成为了舆论引导、信息传播和公众快速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媒介伦理失范问题,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为减少自媒体的伦理失范现象,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新媒体发展环境,本文以自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并结合案例,探究了自媒体媒介伦理失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表现,从媒体、受众、技术监管和法律法规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5,(23):54-58
媒介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的媒介情境,打破了不同信息系统的分离状态,出现"公共情境"合并"私人情境"的现象,极大拓展了媒介的"前区"空间。伴随着信息处理、接受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等一系列要素都在经历深刻变化。本文结合媒介情境理论,探析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日益严重的伦理失范现象,分析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和成因,以期构建新媒体传播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下网络已成为最主要的大众传播途径,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新闻反转造成了伦理失范现象产生,主要表现为利益与道德、隐私与权利、盲从与理性等伦理冲突问题.对这些反转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由于技术层面、媒体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原因诱发这些伦理失范现象.针对这些伦理失范现象,可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把握以及后果应对等三个阶...  相似文献   

5.
在“3·21空难”发生后,相关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造谣传谣、虚假新闻、情绪引导失当、搭车营销、网络暴力、宣扬伪科学和过度炒作遇难人员赔偿金额等诸多伦理失范现象。灾难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具有特殊性,随着新的媒介形态、新的信息技术的介入,以及大量未受过专业训练和伦理教育的自媒体从业人员的加入,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以传统媒体伦理约束为主的伦理体系和约束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交媒体环境的变化,有必要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6.
靖鸣  娄翠 《出版广角》2018,(1):9-1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为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传播伦理失范现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偏见、新闻失衡难以被发现和控制;二是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被削弱;三是公众的信息安全和著作权得不到基本保障;四是智能推荐易使受众深陷"信息茧房",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文章从传播学角度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梦瑶 《今传媒》2020,(4):65-68
随着时代发展与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选秀节目历经了萌芽、盛放、凋零、复苏、新盛的颠簸起伏,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和争议性。在选秀节目发展中当节目所使用的传播手段违背了传播的基本伦理,则可以说该类节目出现了伦理失范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选秀节目伦理失范问题的演进过程进行研究,探究其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变化,分析其原因并寻求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众多自媒体平台纷纷发展起来。自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便捷化、平民化等特征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自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增加了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与方便性,然而,自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也存在虚假新闻信息、低俗信息泛滥、媒介审判现象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探究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找出新闻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提出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建设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传播环境下,自媒体已沦为新闻伦理失范的重灾区。本文梳理了自媒体充斥着巨量低俗新闻和虚假新闻等新闻伦理失范的现象,从传播学"把关人"、"议程设置"理论和经济学"注意力经济"理论的视角,剖析了流量变现的市场利益驱动、自媒体平台监管不力、自媒体从业者缺乏法制意识的三大失范成因,最后切实提出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加强平台监管与行业自律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胡钰  陆洪磊 《青年记者》2017,(12):11-13
以社交媒体、网络传播为标志的新媒体的繁荣带来新闻传播活动的大发展,不论是职业记者还是“公民记者”,不论是职业新闻传播还是非职业新闻传播,活跃度都大幅度提升.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这种活跃度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这种活跃度存在行为失范的隐忧.这种媒体大变革的趋势与转型期中国的多元价值观叠加,将原先的传统媒体及其奉行的新闻伦理逼上了“绝路”. 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呼唤着一种全新的新闻伦理出现.如何把握新形势下新闻伦理的内涵,推动新闻伦理水平全方位提升,已成为当代新闻界必须面对的紧迫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刘国慧 《新闻界》2012,(16):59-63
本文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我国媒体关系活动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将媒体作为研究主体,从媒体关系的概念入手,窥视当今我国媒体关系活动中的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形式以及媒体在媒体关系运作过程中的非伦理、非道德手段,对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基于媒体角度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刘雯雯 《东南传播》2016,(5):114-115
以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为依托的"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其发展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滋生了诸如失真性信息大量传播、网络侵权问题激增、社群聚合引发极端行为等伦理失范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信息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位、用户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以及消费主义思想对伦理的侵蚀,为此完善相关法制建设、社会各界强化舆论监督、用户自身提高素质修养显得至关重要。对自媒体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其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为建立和谐清朗的自媒体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熊萍 《当代传播》2011,(5):101-103
危机传播中主持人伦理失范问题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及争议,主要表现在同情心弱化、贩卖悲情、影响施救、愚弄欺骗受众等方面.文章分析了主持人伦理失范的原因,并结合相关理论探讨了主持人伦理的规范之道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晨 《传媒》2017,(13)
新闻传播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人类息息相关.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因此,真实客观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在几百年的实践中,新闻业开始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制度,这正是新闻传播伦理的发轫,它代表着人类对真、善、美、公平、正义等的无限追求,也代表着人们对事实真相的追求.然而,随着新闻界影响力的不断增加,它不仅成为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还成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工具.资本的侵入与商业化运作,在给新闻界带来生机的同时,也给新闻界带来了新的问题.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虚假新闻、倾向性新闻、有偿新闻、新闻炒作等现象早已经司空见惯.在当今时代,即使是曾经公认的具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一些媒体机构,依然存在着职业失范的现象.曾经广受关注的《21世纪经济报道》案以及《新快报》陈永洲案、《财经》刊发的春节返乡日记对东北农村的抹黑事件等,都在时刻提醒着新闻界自身,也在提醒着公众新闻业的发展并非总是正向的.这种失范现象不利于媒体功能的发挥,更不利于媒体的健康发展,如何在急速变革的时代中依然保持媒体自身的伦理规范、坚守职业伦理,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是需要进一步反思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新浪微博中的热门事件为例,对媒体官方微博在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失范问题进行梳理,认为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媒体立场的偏颇、媒体报道的失实和人文关怀的缺失。媒体的官方微博代表着媒体的形象,在微博中所展现的伦理失范也同样给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扰乱了正常的舆论环境。因此相比于对传统媒体从业者的职业伦理教育,网络媒体从业者更应该重视伦理失范问题,并积极反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就2010年学界关于新闻伦理失范及其原因、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在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本文简要归纳概述当前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伦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伦理失范现象,从媒介生态失衡、生产主体弱化、自律他律欠缺三方面分析新闻伦理失范的原因,并重点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重构路径,希望能够有效走出媒介新常态下的新闻伦理困境,促进全媒体新闻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灾难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但在灾难影像报道中产生伦理失范的负面效应也非常普遍,从而引发人道主义与传播真相之间的道德争议.从新闻价值的判断和人道主义的诉求两个方面分析其内在动因,则媒体在坚持新闻价值至上原则的同时也应该把人当作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建立全面而成熟的影像传播伦理,平衡好人道主义和真相报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杰 《新闻知识》2023,(7):57-64+95
香港“蔡天凤案”发生后,各媒体竞相对此案展开报道。在针对“蔡天凤案”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中,部分网络媒体存在报道偏离事实误导受众、隐喻受害者身份符号以进行细节化叙事、侵犯个人权利等伦理失范行为。本文从媒体、受众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其失范成因,进而提出规范媒介伦理建设的相应对策:媒体需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报道流程与内容;受众应提高媒介素养以理性评价,积极反制失范现象;社会需健全制度引导体系,鼓励多元共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