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课堂激趣6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才的起点,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相似文献   

2.
快乐数学源于创设情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乐学的重要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愉快氛围,寓乐于教,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以最大的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全神贯注地进人情境,在和谐的气氛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积极主动学好功课。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的教学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农村初中,常常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经常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什么兴趣。特别是对那些需要背诵的课文、知识点等,更觉得是件苦差事。那么,怎样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语文呢?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5.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城郊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大作用。因为兴趣,乃喜好之情趣也。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总是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源库”,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6.
对于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一经养成,那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点尝试:首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促进创新意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相似文献   

7.
华丽 《阅读》2014,(44):16-17
<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是很有学问的。作为教师,脑海中首先要浮现出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图,要有大语文观、大视野,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因此,强调学生学习中的自觉性,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将阅读和学生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好。对学生来说,兴  相似文献   

8.
初二学生初接触物理时都对物理学科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可一学期下来,一部分学生就会觉得物理难学,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一个班中物理成绩两极分化。怎样避免?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焕发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物理,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习持久深入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防止学生在初中学习物理中出现两极分化的有效方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成功的起点。古往今来,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他们能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无不是由于他们的强烈兴趣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努力而取得成功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物理学习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物理学习活动的结果。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物理的活动对他们来说便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一种幸福愉...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成功的真正奥秘在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这里以我十年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初浅的认识。一、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以欲望激发兴趣要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使他们认识到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人类只能透过历史创造更高的文明,不能白手起家。老师可选取一些名句,如德…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就显示出波动性。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籍华人丁肇中说过 :“任何科学研究 ,最重要的是看对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没有兴趣 ,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可见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心理学定义兴趣为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表现为个体为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孔子有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语 .雍也 )。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教育实践证明 ,使学生感到有学习的需要 ,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精粹 ,其重要性只得到越…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愿学、好学、乐学。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数学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学好数学知识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首先,教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先叫5名同学到讲台前按顺序站好,其它学生从左到右依次反复默默地数这几个同学,只要他们报出一个数,老师就能很快说出这是数到第几位同学了。如学生报9,老师就能很快说出这是数到第4位同学。这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有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充分说明兴趣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而地理作为一门“豆芽”学科,长期以来不受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地理知识,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下面是我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探索: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的前提,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老师在教学中应以鼓励为主,…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七世纪西方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表明了人们对兴趣这个心理现象早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当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何现实意义?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还说 :“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因此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学是身心活动过程 ,要动身必须动心 ,从外到里 ,里外结合 ,变外来刺激为内在需求的乐趣。有乐趣和没乐趣的体育练习差别很大。有实验证明 ,青少年学生参加有兴趣的球类活动时 ,血糖上升 ,肌力增强 ,精神饱满 ;而强迫他们做那些单调、枯燥、缺乏趣味的体育练习时 ,血糖下降、肌力减退 ,很快就会出现精神怠倦的疲劳症状。体育教学要掌握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为…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创造思维的动力和源泉,是学生不断努力,积极创新的基础。但在长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阅读单纯地理解为语文的阅读教学,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课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创造一切可能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欲望,并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呢?在近一段时间的教学中我做了几点尝试:1通过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我国教育学家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对于将来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反复问自己:“上第一节科学…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兴趣对于人类活动中有着很大的推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明代学者王明阳也有言:“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正。”先贤们所言,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学习也不例外。随着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随着他们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和了解艺术,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也会发生变化,表现出或浓厚或淡漠的兴趣差别。而对于学生来说,中学阶段是他们产生并保持音乐兴趣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可以形成对音乐的固定爱好,甚至把它作为一生的职业选择,但也可能是他们转移音乐兴趣的时期。如果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新颖生动,音乐的艺术美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受到音乐的艺术感染,  相似文献   

20.
作 为教学的主导 ,教师要组织好教学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让学生想学、乐学 ,使他们时刻作为课堂的主人公去参与教学 ,发挥主体特长 ,达到优质高效完成教学的目的。在这其中 ,我认为创设合理的情境 ,将大大促进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老师在课初要精心设计导语 ,使学生随着导语所创设的情境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并使文章对学生产生大的诱惑力 ,如我在教学《与妻书》一文时 ,将孙中山先生在《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中的“草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