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电影《孩子王》改编自阿城的小说,陈凯歌还原了文革历史中下乡知青的生存境遇,并在电影中加入了对于中国道家精神的个人体悟。陈凯歌将他的道家精神赋予在主角身上,作为文革历史中无名的小人物,《孩子王》的主人公老杆以一种"无为"的姿态来与历史进行抗争。  相似文献   

2.
作为"十七年文学"的经典,长篇小说《红岩》中所描绘的"革命"与"家庭"、"政治"与"爱情"、"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冲突,既属于作品《红岩》,又能从中窥探出整个"十七年文学"的共同特质。在新世纪之初重温这本红色经典,可给我们的文学研究开拓新的阐述空间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医院中》、《第四病室》和《蜕变》都是以抗战时期"医院"为题材的小说.《在医院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第四病室》从小小的"第四病室"管窥当时社会生活,《蜕变》则重在表现抗战时期全民族"蜕"旧"变"新的过程.三部作品各具特色,同时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4.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蕴含深刻,是张艺谋四十年电影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电影市场格局转变中张艺谋能紧随时代发展,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化,并建构出诸如《悬崖之上》《狙击手》等新主流影像,实现了“红色叙事”电影类型的转型。通过爬梳不同时期的张艺谋电影,进一步解码“红色”叙事内涵,即由“红色”符码转向红色“叙事”,明确了张艺谋在电影创作中的引领作用和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张艺谋“红色文化叙事”转向及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韩国电影《寄生虫》摘得2019年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再一次将韩国电影推向国际视野。从《汉江怪物》到《雪国列车》,导演奉俊昊用一贯的"誊章法"将社会批判寓于电影作品中,表现出独有的凌厉、深邃、冷峻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奉俊昊电影《寄生虫》的研究来探讨奉俊昊导演在善于恶、阴与阳、明与暗的二元论中表现出对韩国社会现实的哲学性批判与思辨。  相似文献   

6.
民国功夫电影作为彰显中国形象、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像文本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征。以《精武门》(李小龙版)、《黄飞鸿》(李连杰版)及《叶问》(甄子丹版)为电影文本,运用文本细读法对民国功夫电影叙事转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学进行研究。三部功夫电影作为症候性文本,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为当今习武者及文艺工作者弘扬传统文化提供着行为范本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中国文艺事业逐步呈现出繁荣之象,作为主旋律电影的典型代表——建党献礼片,在意识形态表达中强化民族认同,在多样社会文化语境中深化主题内涵.从《开天辟地》到《1921》,建党献礼片以史为镜,从艺术层面展现中国革命历程,诠释了主旋律电影的精神内核;以人为本,聚焦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英雄楷模塑造;以影载道,优化...  相似文献   

8.
巴金的《家》、《憩园》、《寒夜》是三部典型的家族小说,从《家》到《寒夜》,作为物质外壳的"家"在巴金的笔下逐步瓦解,但是精神的家园却在这片瓦解的废墟上开出现代的花朵。家的结构的变迁,家中主人的更替以及家的精神内质的变化都向我们展示出了激流动荡中家的摇落,思想解放中人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电影《薇罗妮卡决定去死》改编自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同名小说。本文依据"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视角对比分析电影《薇罗妮卡决定去死》中的三大主题—生、死和爱。  相似文献   

10.
电影的历史化,是指在电影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观念来理解把握社会现实生活,探索和解释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 从而在时间整体性的结构中来建立历史。这是中国电影在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时代思潮下,融入现代性的总体叙事的表现。从《老井》到《活着》,张艺谋完成了电影历史化的追求,对民族的生存境遇作了寓言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电影《过春天》是单非女孩青春成长的残酷物语,通过渴望香港下雪与期盼日本看雪的少女梦幻之约引出"她青春"的故事。该片流露出青春片在同一成长命题中的不同境遇,通过精绝的设计打造该类型电影新品牌。《过春天》在电影中巧妙设置"少女絮语"空白留白与"节奏复调"反向留白相结合的话语对策切入,为青春片的艺术价值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2.
《林海雪原》是一部红色经典作品,《书剑恩仇录》是一部武侠小说。两部作品在传统小说的继承、主要人物的配置、英雄群体的塑造三个方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共性。探究这一点以便对《林海雪原》文本作出合理的价值理性判断,旨在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红色经典与通俗小说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20年,东德和西德,这一被冷战铁幕割裂开来的地缘政治现实,是两德统一后的新电影主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德国影片《再见列宁》,再现一段轰轰烈烈的大历史在普通人家的浓缩——信仰与谎言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的重重交叠;小人物的命运、其精神与心灵的冲突以及挣扎,还有对不同意识形态的重新思考,在这部电影里被演绎得时而沉重深刻,时...  相似文献   

14.
电影《海街日记》是以日本海滨城市镰仓为背景,以一家姐妹四人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该片清新唯美,海洋气息洋溢在每一幅电影画面中。尤特别之处是,电影伊始,由"葬礼"而起逐渐进入故事的"父亲"角色,是个已在彼岸世界的亡人。整部电影因这一未在银幕上现身一次,甚至导演连其照片都不给一帧画面的父亲而始。以他的去世为起点,讲述四姐妹的命运如何被这样一位父亲所牵引和改变。由父亲角色为切入口,以此来分析这样一位不曾在电影银幕上现身一次却改写了电影中姐妹四人及该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命运的父亲,究竟在这一家庭中扮演了怎样的父亲形象,究竟何种程度地影响了家人。此外,借助《海街日记》电影中对父亲形象的解构和建构,探究是枝裕和导演所秉持的家庭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5.
影像艺术以有别于传统艺术的组织形式和体认方式,在表达生态危机和关切人类生存前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选取两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影:西方影片《后天》和中国影片《可可西里》,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就影片叙事策略方面的差异,考察当代电影中的生态意识,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揭示中国电影存在着生态意识表现不足、生态主义批判力度赢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京师论《易》"是张载与二程第一次学术交流的主要事件。对这一事件的探析显示,《周易》在张载与二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张、程受王弼《易》学影响较深,都注重对《易》道的践履。作为理学的创立者,张、程早年出入佛老,后又返归六经,原因是他们需要从佛道中汲取营养,且他们有着浓厚的儒家情怀。事实上,"京师论《易》"是张、程回归儒家正统,共同致力于道学建构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至"文革"前的工农兵文学,虽然和政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其中的《红旗谱》、《创业史》以及《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作品,又都能从政治走向文化,其途径是:从社会的横向层面去表现人物的阶级性;于历史的纵向维度去描写当时的政治事件;在人生的深度去展示作品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电影《归来》为例,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个案分析的形式对小说改编电影改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小说改编电影的原因、结果。力求从小说改编电影的现象入手,对电影改编过程中产生的得与失、利与弊等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琼·里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大师,她的《茫茫藻海》自1966年问世就掀起了一股持续至今的"里斯热"。小说中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红色"的象征尤为重要。文章借助对"红色"的象征意义的探讨与分析,揭示安托瓦内特的悲壮命运。  相似文献   

20.
在强制拆迁中,作为上位法的《宪法》、《物权法》与作为下位法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基本法的效力原则。在实际的拆迁案中,依然是《条例》始终占据着上风。《物权法》被戏称为"无权法",公民的私权并没有因为《物权法》的颁布而得到保障。作者将从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法律监督、法治理念的角度深入剖析,为什么会出现公权力者在拆迁中不依据《宪法》、《物权法》,而要运用《条例》;为什么在《条例》与《宪法》、《物权法》相冲突时,并不能直接依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基本法的效力原则,让《宪法》、《物权法》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为什么《条例》迟迟却没有修改或者废止。最后从宏观上来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法治理念欠缺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