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迎接第一个教师节,各市县有关部门想方设法为教师多做实事。本刊上一期已作了部分报道,这里继续摘登一些来稿。 ▲盐池县委于七月七日作出了尊师重教的决定:一、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今年县地方财政投资十万元,用于改建南部山区学校的窑洞校舍;今、明两年为全县农村学校打水窖二百孔,解决师生用水困难;逐年向农村小学优先投资购买风力发电机,以解决农村学校照明问题。二、努力解决教师住房困难。县财政今、明两年投资三十万元,新建  相似文献   

2.
今年七月,盐城市人民政府盐政发[1984]93号文件批转了市财政局,教育局《关于集资办学问题的报告》,通知各地认真研究执行。文件指出:“为了尽快改善我市的办学条件,实现“一无两有”,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集资办学。文件规定:市、县(区)地方财政每年要按  相似文献   

3.
淮安县今年拿出全部机动财力总额的三分之一兴办教育。县财政上拨款六十万元,是前三年拨款总和的2.3倍,再加上国家拨款、群众投资和文教部门本身学杂费收入及通过勤工俭学自筹的费用,集资总数将超过三百六十万元。县委、县政府根据十二大精神,明确认为,战略重点要摆到战略位置上,决心坚定不移地把教育列为全县工作的首要项目、重点工程。为了在今年内改变办学条件的落后面貎,基本实现“一无两有”,县委在向淮阴市委作了保证之后,立即召开了各公社(乡)和场、镇的分管文教的党委负责人会议,组织他们参观先进单位,听取经验介绍,并要他们代表党委与县文教局签订了合同,不仅落实  相似文献   

4.
萧县今年为教育办实事为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萧县人民政府今年为教育办了几件实事:(一)通过多种渠道集资465万元,新建校舍2560间,维修危房1800多间,使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二)在县财政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挤出62万元,补发给拖欠民办教师的工资34万元和民办教师右派改正、冤假错案收回、退休改离休的生活补助费28万元。(三)县财政拿出10万元给县广播电视台,搞卫星电视教育地面接收站。  相似文献   

5.
我校所处的炭步镇是一个穷地方,学校的办学条件差,校舍破旧,设备简陋。近两年来,省市各地大办教育的精神激励了我们,我们不甘后人,决心打个翻身仗,为下一代能有一个良好环境学习而努力。 1、宣传发动,广开集资渠道 改善办学条件,关键是解决资金。人们采取了“四个一点”的集资办法,即靠上级下拔一点;靠服务半径内的机关、村队、厂矿支持一点;靠家长捐助一点;靠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提升质量,政府责任唱主角让学校成为最漂亮的地方。巩固义务教育成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两年来,泗洪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通过上面争取一点、县财政拨付一点、学校自筹一点、向银行贷款一点、工程队垫付一点和资产改制转化一点的“六个一点”办法,多策并举筹措学校建设资金。“十一五”期间,我县将投入2亿元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7.
周明 《江苏教育》2006,(3A):18-19
义务教育:提升质量.政府责任唱主角 让学校成为最漂亮的地方。巩固义务教育成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近两年来,泗洪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通过上面争取一点、县财政拨付一点、学校自筹一点、向银行贷款一点、工程队垫付一点和资产改制转化一点的“六个一点”办法,多策并举筹措学校建设资金。“十一五”期间,我县将投入2亿元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8.
涟水、洪泽两县县委、县政府从八四年以来,大力加强教育工作,把改善当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列为各级党、政领导一、二把手考核政绩、评优创先的重要内容,采取干部带头、典型引路等方法,发动广大群众和厂矿企业集资办教育。两县城乡出现了集资办学热。涟水县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发动全县各行各业投资、投工、投料,做到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一年内全县集资近450万元,修建校舍7.6万平方米,新添课桌凳2.7万多套,基本上达到了全县提前实现“一无两有”的要求。洪泽县一年来共集资270万元,相当于国家全年对这个县教育总投资的3.5倍,平均每名学生受益36元多。到去年十二月为止,全县已新建和大修校舍4.4万平方米、新添课桌凳11900多套,270多所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9.
1984年,我市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调动了乡、村办教育的积极性,特别是1984年—1989年,采取多渠道集资,共集资1025.1万元,用于“校改”,使全市校舍砖瓦化程度达到97%以上,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广大农民群众在集资办学中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奉献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依靠人民办教育是一条符合国情、区情、市情的办学新路子.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开辟长期、稳定的教育经费渠道势在必行.1989年底,我市根据自治区人民政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以来,我区广大城乡兴起了集资办学热潮,在落实中小学“一无两有六配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为止三年来共集资12400万元,人均集资27.3元.其中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集资6448万元,占集资总额的52%;各级财政自筹5952万元,占集资总额的48%.这些资金用于改造危房48万多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45.9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5.3万套,修围墙50.1万米,建厕所3.1万平方米,建校门2138个,修操场568处,打水井1488眼,购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人民政府: 贵市人民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振兴农村经济,将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李瑞环市长亲自领导下,市郊县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就集资三千一百多万元,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  相似文献   

12.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尤其是加大省级以上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就县域教育而言,税费改革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以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学生杂费等其他渠道为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税费改革后,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取消,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我国长达50年的“农民教育农民办”的状况,可县级财政并没有新的渠道补充教育费附加及农民集资留下的缺口,学校的基本建设费用一下没了着落,原来由教育费附加和财政共同承担的教师工资成了财政独立的担子,欠发达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我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三年迈出三大步:1988年基本上消灭了中小学危房; 1989年重点解决了山区学校课桌凳不足的问题;1990年在实现“一无两有”的基础上进行“六配套”(校门、围墙、操场、旗杆、水井、厕所)建设,经检查落实,全区有87.98%的学校达到了“六配套”标准.  相似文献   

14.
按照国家教委统计口径,当前我国教育总经费由如下几个来源渠道构成:1.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2.各级政府征收并用于教育的税、费;3.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用于教育支出;4.社会集资、捐资办学经费;5.学杂费支出;6.企业办学经费;7.其它教育经费.通常我们把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外的各种教育经费统称为预算外教育经费,社会教育集资、捐资属于预算外教育经费.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指标(以下简称教育集资)的定量研究,分析教育集资(文中的数据为支出数)的时序变动特点和区域分布特点,并寻找教育集资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为教育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要把教育真正作为战略重点抓起来,必须认真解决好“三材”(人材、教材,钱财)的问题。其中“钱财”一项,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通过多种经费渠道来加以解决。概括起来说,就是国家增加一点,地方财政和企业、部门拨一点,社队集体和群众集资出一点。  相似文献   

16.
灌南县委、县政府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加强教育工作,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副县长高唐书同志会同县文教局具体研究教育改革的问题,提出了教改的初步方案,并决定从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县委还决定把灌南县中学作为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县委书记黄培彬同志三次到该校作调查。他还兼任该校的名誉校长。县委、县政府还采取地方财政拨款和社会集资相结合的办法扶持教育改革。去年以来从县财政110万元机动财力中,拿出55万元投资教育,除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外,还给教改中新委任的中小学校长、各乡(镇)文教助理浮动一级工资,并拿出一万元支持灌南县中学。同时发动全县各行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迎接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指示有关部门在今年之内基本解决中小学危险房屋,逐步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以加快我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进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很快在全区行动起来,通过“各级财政补一点,社会各方支持一点,群众集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五、六、七三个月已完成集资近2000万元,占计划任务的93%。  相似文献   

18.
我乡自去年八月正式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体制以来,认真贯彻依靠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方针,坚持多渠道集资办学,取得了可喜成绩.到目前为止,全乡共集资14.47万元,人均集资占人均年收入的2.32%,新建校舍24间、围墙80米、厕所21间,制作课桌凳18O套,购买图书2200册,拉运取暖用煤60吨,还添置了部分教具和文体器材,圆满地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的目标,改变了学校办学条件落后的面貌,解决了许多多年来困扰  相似文献   

19.
我市农村自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有所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部分县(市)的义务教育条件已达到省定标准.可以说成绩是主要的,但与全国普及义务教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办学、师资条件等方面离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第一,办学条件简陋,防碍着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校舍不足,课桌凳短缺,一些村办小学仍没有完全脱离“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的状况,有些学校至今没有校门、围墙、水源、厕所、操场.  相似文献   

20.
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县中小学集资办学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一年来,全县城乡共集资5,019,779元,其中农村集资3,871,519元,县城集资612,260元,县财政拨款536,000元(不在正常教育事业费内)。全县中小学共修建校舍62,145平方米,添置课桌凳7075套,添置教学仪器、办公用具一万多件,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在集资办学中,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依靠县党政领导,解决各级干部对智力投资的认识问题。为了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了解各级学校办学条件的现状,以便用事实来教育各级干部,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