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声乐课程是各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根据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拥有扎实的声乐实践能力成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十分重要的艺术实践能力之一。而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声乐实践(实训)课来实现的,因此,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成为了专业建设和声乐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的作用、怎样进行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两个方面,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实践(实训)课教学提出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声乐舞台艺术实践课是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培养音乐艺术实践能力的综合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闭关的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声乐教学与演唱,对艺术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声乐舞台艺术实践的目标、意义以及教学改革的模式,构建科学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艺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指导课是高等音乐院校声乐教学的分支课程,它辅助着声乐教学,并强有力地支撑着声乐教学。作为高等音乐院校的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必须认识到这门课程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及发展学科。因此,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素质,了解自身的职业特点,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交叉课及艺术选修课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学生丰富自身知识面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合唱与指挥、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基础、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等课程都是声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课程,为学习声乐打下更殷实的知识基础,开设这些课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是对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将声乐教学与音乐相关课程链接起来,有利于创新声乐演唱技巧,提升声乐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其教学方向是为中等学校音乐教育服务,其教学性质是“师范性”。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中,声乐教学历来是其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由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决定着高师声乐课的教学与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声乐课的教学截然不同,两者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然而,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学一直沿袭着音乐院校声乐课的教学模式,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向音乐院校“看齐”的状况,致使高师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6.
声乐课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技能课之一,但是目前在声乐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基本上套用了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没有一个明确、规范、完善、更适合学前教育的教学形式,文中提出艺术歌曲与儿童歌曲相结合、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  相似文献   

7.
高师音乐专业所开设的声乐课,做为一门主干课,其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即培养学生作为未来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艺术素质,综合艺术表现力和正确规范的示范能力.从这一点来看,高师声乐课有别于音乐院校的声乐课.但是,高师音乐专业所开设的声乐课在历史上脱胎于音乐艺术院校的声乐课模式,现实中忽视“师范”特色,强调单纯的歌唱技巧训练的现象仍访普遍存在,妨碍教学目的的全面实现.克服这一缺陷,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从课程设置角度作些分析.高师音乐专业目前所运用的声乐教材,虽然名目繁多,但一般均是歌曲选集。教师日是依…  相似文献   

8.
史航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0):78-79,91
艺术指导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应用于声乐、器乐、舞蹈、影视表演等多种专业中,是一门学生自身专业技能辅导课程,是提升学生专业技巧与实践能力的实用性的学科课程。该课程教学应从高职院校艺术指导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思考怎样在艺术指导课上通过良好的教学效应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技能提升。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艺术指导课程要进行有效教学环节设计,明确教学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参与,注重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9.
培养音乐表演系学生的良好实践思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现代高职院校培养音乐专业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实践课程的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的艺术实践课是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艺术实践课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艺术实践课的对策,为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传授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师音乐专业的生源质量、培养目标、教学环境、课程设量等方面与音乐院校相比 ,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 ,必须要通过教学改革 ,形成适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声乐教学体系 ,如突出师范性、实行声乐教学多元化、清除门户之见、加强艺术实践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由于"师范性"的缺失以及教育理念的落后,使声乐课程改革始终无法突破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高度关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改革,积极建构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教学和评价机制,以适应和推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孝敬 《科教导刊》2020,(2):134-135
由于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声乐方面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有足够高的声乐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要具有声乐方面的综合素质。经研究调查发现,我国许多高校仍然使用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由于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的影响到了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介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以及改革,训练和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民间音乐申遗运动的推动,区域音乐研究走进了很多音乐院校的研究视域,给高校,尤其是普通地方院校的音乐教育带来了寻求特色办学的一线生机,也给音乐教育走出欧洲教学模式带来了启示。于是很多地方院校纷纷建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对本区域的音乐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纳入音乐教学。这些行动在促进地方音乐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也凸显了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由于很多区域音乐是以演唱为主,尤其是民歌,以及曲艺、戏曲,容易与高校的声乐教学结合,所以,区域音乐研究更能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给当下学院派的民族声乐教学出现审美单一的现象有可能带来改革的启示,并成为推动改革的动力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声乐教育模式是21世纪社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音乐教育管理者要树立新观念,增强品牌意识,声乐教师要博采众长,因材施教,完善特色学科教材,使地方特色贯穿于教学体系中;在具体实践中,要加大地方特色的声乐艺术课题,遵循特色教育的基本原则,逐步形成科学的、规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声乐教育模式,以便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培养更多有个性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扩招以及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如何在声乐师资短缺条件下能高效率地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我们高师声乐课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旨在对高师声乐课程的内容应如何适应培养目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教学方法应该怎样调整方面做一些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一直以来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理工科院校开展声乐实践教学实属少数。鉴于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相关特点与特殊性,在理工科院校进行声乐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对理工科院校开展声乐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意义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际开展教学的相关经验,提炼出区别于普通声乐教学、理工科院校声乐教育实践的新方法,这对于促进理工科院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出来,这就使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面临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问题分析入手,针对教材缺乏和教育体系缺失、教师职业素养不完善以及师资利用不高、学生自身声乐素养差不齐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达到优化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现有的高师声乐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论述了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就音乐学院和师范院校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高师声乐小课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师声乐教学课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应该与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加以区别,否则会使高等院范院音乐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整体方向产生偏差。高师声乐课教学应将大课、小组课和单独课3种授课形式加以综合配置,贯穿于声乐课教学的整体过程之中,声乐小组课实施办法,可按不同年级、水平分别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辽宁职业院校民族声乐专业办学层次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一批发展较成熟的职业院校民族声乐专业开设了门类齐全的专业课程;但民族声乐专业招生与就业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存在偏重专业技能教学,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社会人文知识、教育心理学科等现象。因此,构建合理规范的职业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应该明确办学目标,规范办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革新培养模式,突出能力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