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积分和导数是新教材新增内容之一.导数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已引起中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导数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如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用导数解决不等式问题,导数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等,在各级各类教辅报刊杂志中多有论述;但导数在数列问题,尤其在数列求和问题中的应用却很少见到.因此,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主要从两方面谈"先积分再求导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应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若数列{a_n},{b_n}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数列{a_nb_n}的前 n 项和S_n,通常是采用错位相减法,本文将另辟蹊径,利用“先积分再求导”给出这类数列求和的新方法,兹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数列的求和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热点,它的方法较多,技巧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其实,这些技巧和方法都是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运用.一、化归思想根据化归思想,数列{an+bn}的求和问题,可转化为数列{an}和{bn}的求和问题.常用方法有通项分离法.  相似文献   

4.
数列求和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对象之一.它对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十分有益,下面介绍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一、错位相减法设数列{a_n}是等比数列,数列{b_n}是等差数列,则求解数列{a_nb_n}或{a_n/b_n}的前n项和S_n均可用错位相减法.例1设{a_n}是等差数列,{b_n}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a_1=b_1=1,a_3b_5=21,a_5+b_3=13,(Ⅰ)求数列{a_n}、{b_n}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中的数列求和问题,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部分同学感到困难较大.但仅是数列的求和方法,在众多文章中,都已作过详尽的讨论,故不赘述.本文只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中一些有趣的求和作一粗浅的探讨,供大家参考.一、切成等长的段作和若以一个n×k项的等差数列{a_n},公差为d,作成一个新数列{b_n}:则数列{b_n}也是等差数列,其公差若以一个n×k项的等比数列{a_n},公比为q,作成一个新数列{b_n}:则数列{b_n}也是等比数列,其公比q′=q~k.仿上可作类似的证明,此处略.例1在等差数列{a_n}中,前四项之和S_…  相似文献   

6.
<正>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考必考内容.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就谈谈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一、分组求和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这时就要分别求和,然后再相加.譬如数列{cn=an+bn},其中数列{an}、{bn}分别是等差、对比数列,前n项和Sn=(a1+b1)+(a1+b2)+…+(an+bn)=(a1+a2+…+an)+(b1+b2+…+bn).例1推测数列112,214,318,4116,…的前n项和Sn.解Sn=112+214+318+…+n+12()n=(1+2+3+…+n)+  相似文献   

7.
<正>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考必考内容.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就谈谈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一、分组求和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这时就要分别求和,然后再相加.譬如数列{cn=an+bn},其中数列{an}、{bn}分别是等差、对比数列,前n项和Sn=(a1+b1)+(a1+b2)+…+(an+bn)=(a1+a2+…+an)+(b1+b2+…+bn).例1推测数列112,214,318,4116,…的前n项和Sn.解Sn=112+214+318+…+n+12()n=(1+2+3+…+n)+  相似文献   

8.
设{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记αn=anbn,文中讨论了数列{αn}的有限项的求和问题;当{bn}满足一定条件时,{αn}的所有项的和的求解问题;设βn=a2nbn,当数列{βn}中的{bn}满足一定条件时,所有项的求和问题等.得到了一些结论,并给出了几个有关的例题.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常常碰到这样一类数列,{a_n}在这个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一个等差数列{An+B}和一个等比数列{q~n}(q≠1)对应项的乘积,我们不妨称之为差比数列.差比型数列求和问题是常见的数列求和问题,本文对该类数列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该数列求和的三种方法.设差比型数列{a_n}的通式为a_n=(An+B)q~n(q≠1),其中的Bqn部分在进行前n项求  相似文献   

10.
导数是解决函数问题的有力工具,更为数学解题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所以自然可联想、尝试、应用导数知识解决数列问题.1利用导数确定数列的最大或最小项例1已知数列{an}的通项an=8n2-n3,n∈N*,求数列{an}的最大项.解构造辅助函数f(x)=8x2-x3(x>0),则f′(x)=  相似文献   

11.
导数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数列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函数,因而可以将数列嵌入到一个可导函数中,利用函数的性质研究数列的有关问题.下面举例做些探究.1导数在数列的最值项中的应用例1已知数列{an}的通项an=6n^2-n^3,求数列{an}的最大项。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7,(Z3)
有很多问题需要逆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解决问题.(一)逆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例1已知数列{a_n}满足a_1=1,a_(n 1)=2a_n 1(n∈N~*) (Ⅰ)求数列{a_n}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3.
导数是从大量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它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初等数学问题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对于一些难求的数列的前n项和,如果能把它看成某个已知的和式的导数,那么所求和式就转化为容易计算的导数.反之把一些基本的和式、公式用求导的方法就能得到一些新的求和公式.对于某些不等  相似文献   

14.
形如an=f(n)×qn(其中f(n)是关于n的多项式)的数列可用错位相减法求和,但f(n)的次数较高时用错位相减法比较麻烦.下面就来探讨拆项在相关数列问题中的应用. 一、拆项在数列求和中的应用 1.可行性分析 如果能找到一个数列{bn},使得an =bn+1-bn,那么数列{an}的前n项和Sn=a1 +a2+…+an=(b2-b1)+(b3-b2)+…+(bn+1-b1)一般地,当an=bn+k-bn或an=bn-bn+k(其中n∈N+,k∈N+,且k为常数)时,都可快速求和.  相似文献   

15.
数列求和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现行的中学教材中,只安排了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内容。但高考题中出现的数列大多数都是由等差、等比数列构造而成的非简单的等差、等比数列。本文拟对几种常见类型的数列求和公式作探讨。 命题1 设数列{a_n}是公差为d(d≠0)等差数列,数列{b_n }是公比为 q(q≠1)的等比数列,则数列{a_nb_n}的前n项和 S_n=(a_1b_1-a_nb_nq)/(1-q) (b_1q(1-q~(n-1))d)/(1-q)~2 证记 S_n=a_1b_2 a_2b_2 a_3b_3 … a_nb_n 将①式两边同乘以q得:  相似文献   

16.
正数列求和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内容.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通项形如"dn=an bn+cn(其中bn为周期数列)"的数列{dn}的求和问题正悄然升温.我们暂且称数列{dn}为"类周期数列".一、并项与迭代求和策略在"类周期数列"{dn}中,设数列{bn}的周期为T(T∈*N),数列{dn}的前n项和为Sn.将数列{dn}从第一项起,依次每连续的T项"捆绑"合并成一项,构造一个新数列{pk}(其中pk=dTk-(T-1)+dTk-(T-2)+…+dTk-1+dTk,k∈*N),并求其通项公式.当数列{dn}的项数n为T的倍数(即n=Tm,m∈*N)时,  相似文献   

17.
极限思想是中学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从数量上描述了变量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虽然极限知识在试验区中学数学现行教材中已不出现,但是极限思想仍贯穿于高中教材的各个部分,与函数、导数、定积分、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极限思想在解决数学各个分支的问题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介绍如何应用极限思想解决近几年高考中有关函数的客观题.  相似文献   

18.
柯嘉 《中学教研》2003,(10):25-28
在各类竞赛及历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形如{a_nb_n},{a_ia_i+1...a_i+n-1}和{1/a_ia_i+1...a_i+n-1}的数列及其可以归为这3类数列的求和问题与相关问题,其中{a_i}是一个以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b_i}是一个以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本文旨在给出这3类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这些公式在解题中的应用。定理1 设{a_n}是以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b_n}是以q(≠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那么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对于形如{a_nb_n}的数列,其中{a_n}为等差数列,{b_n}为等比数列;这类数列通常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由于等差数列通项为关于n的一次多项式f(n);如果f(n)为高于一次的多项式时,数列{a_nb_n}可拓广成为数列{f(n)b_n},其中f(n)为关于n的多项式b_n为等比数列。(公比q(?)1)这类的数列的和怎样求呢?如果仍用“错位相减法”求和运算相当繁琐。本文采用“待定系数法”及“构造法”的思想来研究此类问题,并给出一个简单求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仅以几例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导数进入中学数学教材,给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怎样利用导数这一工具重新认识原中学课程中的有关问题并为其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是当今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新课题之一.纵观目前各类刊物,对导数的研究多都停留在函数、解析几何等内容上,而对其它方面关注甚少.本文则从一个侧面,介绍导数在一类数列求和问题中的应用,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