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道德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学生高尚道德品格的重要手段,但在组织和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必须重视道德教育与学生自我道德修养的互动关系。道德教育能够适应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是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在创新。道德理论创新是基础,道德规范体系创新是切入点,道德活动方式体系的创新是关键,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是核心,道德社会调控机制创新是保障。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中: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开放,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大学生个性心理的不成熟,使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方面出现冲突,从而导致不恰当的道德行为的发生。要想正确应对大学生的道德冲突,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就必须优化道德环境、强化道德教育、注重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德教与修身     
道德教育("德教")和道德修养("修身")是培养社会成员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和道德理想的途径和方法.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古代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有关理论和学说,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省三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大学生道德素养与社会道德现状存在差异的困境。要摆脱困境,应竭力转变社会道德风气,营造更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同时,通过大学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自我高尚意识;此外,鼓励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建立起联动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6.
道德健康——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人们对于健康认识的全面和深入。道德健康包括不损人利己,能正确判断和追求真、善、美、荣,按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真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等内容。一个人的道德健康状况不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增进道德健康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包括学习、内省、立志、实践等)。  相似文献   

7.
具有伦理品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体现出将道德的理性与情感关怀以伦理的方式传递给儿童的道德教育追求,含有个体道德发展和社会伦理教化的双重属性.以幸福生活为指引,以公共伦理为框架,以个人道德修养为基石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伦理品质的应然样态.通过友好型课堂氛围的营造、伦理型思维品质的锤炼、参与型公共精神的培养,帮助儿童在功利充斥和规则盛行的现实世界中追求幸福、完善情感、涵养德性、学会担当.  相似文献   

8.
当前道德教育领域存在传统道德权威形象弱化、道德失范现象频发、道德信任危机剧增、道德底线功能遭受质疑等突出问题。文章从道德困境及学校道德教育误区角度入手,围绕道德教育目标的重新调整与树立、理实结合教育方式重塑及校园文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发挥等方面探寻高校道德教育重构。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一直是近几年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青少年道德教育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人们更加重视、反思其中的原因。笔者结合品德的结构特点、青少年的特征,分析了现行道德评价体系的利弊,对构建新的道德评价体系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0.
"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指的在无人独处的时候,能谨慎坚持自己的道德信仰,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不仅是一种习惯的自律,也是一种应该大力推崇的道德修养。网络在当代青年中普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问题,慎独教育作为一种崭新路径,如何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实践,可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两大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