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4年第9期刊登了邓传选老师的《此处修改,莫名其"改"》(以下简称"邓文"),同年第11期刊登了王刚老师的《此处修改,妙在其"改"》(以下简称"王文")。"王文"针对"邓文"中"第5版《经济生活》教材对‘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一修改,令人费解"指出:"应把教材‘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中的‘价格'理解为‘成品商品  相似文献   

2.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2014年第9期发表了邓传选老师的《此处修改,莫名其"改"》(以下简称"邓文")一文。"邓文"认为2013年第5版《经济生活》教材关于"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的相关论述令人费解,并认为"该部分内容的修改,既叙述不清,又牵强附会,把本来不属于同一层面的两个问题盲目地搅和在一起,给实际教学带来不便,是不合适的,也是不严谨的"。但是经过反复品赏,笔者对"邓文"的分析产生了困惑,现提出来并与邓老师和广大同仁一起商榷探讨。一、"邓文"和教材对"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中的"价格"理解不同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部分(2008年3月第4版)在介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一内容时,选用了如下一幅回形图表(详见课本第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揭示商品经济中供求与价格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继续推进价格改革的启示。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有计划的商品生产中供给与需求的理论规定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应确立反映不同经济活动关系的三对供求范畴,即计划预期的供给和需求、有效供给和需求、实现供给和需求,指出了供求关系的实质是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即实现问题。第二部分考察了供求与价值、价格的内在联系。根据劳动价值论的深入分析,价值规律要求的价值决定应该修改表述为:符合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而是否根据社会必要的劳动量合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决定供求平衡关系的深层原因。因此,供求的变化实际上通过社会必要的劳动量的变动影响着价值变动,进而才影响着价格变动。那种认为供求与价值无关只影响价格变动的观点应该改变。第三部分从供求与价格的内在联系引出了对继续推进价格改革思路。文章认为,重新认识供求与价格的内在联系,在推进价格改革时应确立生产观点和经济效益原则、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原则、动态发展的辩证法原则。根据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要求和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价格改革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继续推进价格改革应采取“治、调、放、靠、引”相结合的一揽子计划。单纯选择或调或放、或冻的思路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地理1》(必修)2008年2月第3版与2007年2月第2版相比,内容设置上有多处改变,不妥的地方有了一些调整,总体上使教材编排质量进一步提升。但是,白璧微瑕,修订后的教材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现将不足之处列举如下,并提出修改建议,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6.
<正>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涵盖了经济(含经济史)、政治、文化、哲学等诸多内容,呈现出"理论性强、体系淡化、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的特点。有些内容教材点到即止,但高考却经常考查,如"供需曲线的变动规律""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与人们生活的影响"等;有些内容教材分散阐述、多方面论证,高考时却常带有综合的性质和要求,如"我国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涉及《政治生活》第3、5、6、9课,"居民消费"涉及  相似文献   

7.
四年级《生命生存生活》教材(第五版)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结合"三生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修改编写的。全书分生命、生存、生活三个单元,每个单元5个活动,共15个主题活动。教材注重趣味性、时代性和导向性,力求精选新时代发生的故事,经典的小哲理故事,学生感兴趣的、能够经历体验的并能够感悟的典型活动。同时,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新授课过程中,到处搜集有价值的练习题,以达到训练的目的,岂不知最好的习题就是教材上的材料、图表。教师不仅要用,还要学会巧用教材。一、对教材材料设置试题1.体现类题型设计教学"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时,教材上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20世纪90年代,牛蒡这种中药材的收购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教材《物理选修3-1》第2章"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书后习题,2010年第3版在2007年第2版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即删除了第2题后面滑动变阻器的选择,降低了难度;修改了第3题的表述,从而隔离了与第2题的联系,使得题意更加清楚.但是,尽管做了上述修改,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经济生活》(2005年4月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新版教材纠正了原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编写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由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10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部分条文作了修改,原教材中相关内容已落后于现  相似文献   

11.
劳动版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钳工工艺学》(96新版)第四章第5节有一处是这样说的:“切削用量愈大,切削力愈大”。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妥。切削力是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包括变形阻力和摩擦阻力。凡影响变形和摩擦的因素都能影响切削力,其中切削用量就是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切削用量是表示切削时各运动参数的数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切削用量大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三者均大。若按照教材中的说法应该是切削速度愈大,切削力也愈大。实践证明:虽然切削速度对切削力影响不大,但是切削速度增大时切…  相似文献   

12.
<正>《文化生活》教材经过多次修订,现在已是第四版,可以说一直是"让我欢喜让我忧"。第一喜:多次修订力求让广大教师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逻辑框架。(另外的"三喜"则体现在《文化生活》教材的最新修改上)第二喜:回归科学,遵循逻辑,对原教材中作了一些纠错,在编排方面进行了科学规范的修改,形成了较为统一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13.
1 填空题1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稀缺资源与的科学。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 ,研究方法是。3)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变动 ,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变动。4)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动。5)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6)一般而言 ,市场经济应该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 ,;第二 ,;第三 ,。7)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 ,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变动 ;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 ,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变动。8)消费者均衡研究的是在消费者既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12题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但缺乏科学性。(原题略)一、较好的导向性1.引导理性消费。现行《经济生活》教材第15页指出:"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其中相关商品是指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品。本题甲、乙两种复印机属于互为替代品,复印机与耗材属于互补品。消费者购买哪种复印机,既要考虑购置成本,也要考虑耗材成本,做出理性选择。教材第22页指出:"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教学有效性受诸多因素制约,本文结合实际,谈谈笔者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并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一些问题.一、研究课标、不同版本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了解不同版本教材在处理同一知识点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修改前后有什么变化.就目前来说,徐州市使用的是"苏科版",教材进行了多次修改,编写注重数学生活化,知识体系强调螺旋式上升,但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教学中应  相似文献   

16.
笔者教学使用的是岳麓版(2005年7月第2版)教材,有两处疑问,提出商榷。 第一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正式通过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又至,历经漫长的暑假再次回到校园,面对新的改版后的高中政治教材,感触很深。高中政治2008年3月第4版的《经济生活》较之于2007年3月的第3版有了许多修改之处,多数修改很有必要,令人欣慰。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却发现有些修改并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8.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4版教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站在“儿童立场”考问题、选择素材、设计情境和提出问题。小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数学教材?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学生正在使用的第3版教材进行了调查。问题包括以下3个方面:问题1:如果对现在的教材进行修改.你认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请尽可能写具体)问题2:你看过国外的数学教材或数学读物吗?如果看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正>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从1982年2月第1版的高中生物课本,到现行的高中生物新教材,都以该实验为例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004年9月第2版的教材与2000年11月第2版的教材相比,实验内容的编写又作了修改。从2004年9月第2版的教材来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虽然教材采用了图文并举的编写方法,但是,过于“简练”的文字和图解,对学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第九册第三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文章就是把“不应该那么写”的地方,改为“应该这么写”。如何把握“应该”与“不应该”呢?鲁迅先生说:“应该怎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本册《鸟的天堂》是一篇老课文,再次入选义务教材时,文字作了多处改动,分析其成功与不足,对领会“不应该那么写”和“应该这么写”是很有帮助的。本文的改动有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