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主要选择散文来作为考试语料,也有选择小小说的.散文类型多样,文学色彩、感性色彩强.它能够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分析综合、品味、鉴赏等能力,并且避免了在学生认知范围的专业术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悲剧文本,就是以悲剧为结局的或具有悲剧情节的悲剧性文学作品,通常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记叙文、人物传记等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悲剧文本?就是以悲剧为结局的或具有悲剧情节的悲剧性文学作品,通常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记叙文、人物传记等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4.
冯渊 《新高考》2007,(9):10-13
《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选文体裁 在古诗文阅读部分"鉴赏评价"层面中,共有两个考点:第①考点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和表达技巧",很显然,根据前几年高考试题看,这一条应该是针对"古诗阅读"而提出的能力点;而第②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04年<考试说明>中将相应表述中的"文学作品"改成了"文章",这一处小小的改动是颇有讲究的.因为任何诗歌都是文学作品,这是大家的共识,而文言文却不能以"文学作品"来一概而论.有的文言文行文生动,笔致精巧,富有文采,属文学作品范畴;而有的只是广义上的散文,行文只求清楚明白,未必有多少文学色彩,并非文学作品.事实上高考命题所选的文段,有的确实文学性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6.
2004年高考北京卷文学作品阅读题,是一道文本精良、设题合理的好题。该题文本的选择,继承了2003年北京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文本《夜雨诗意》的风格,仍是一篇文艺随笔性质的散文。该文本节选自冯骥才的《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1200余字,论说意味明显大于文学意味。深入研究它,会对新一轮高考复习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原题阅读材料如下: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之一,是文学的轻骑兵。在报纸的副刊上,在专业散文刊物上,我们常可读到多种风格的散文作品,它们有的记事写人,有的写景抒情,有的描述作家的生活感悟,感人至深,给人以启迪,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与大千世界。散文也是中考高考命题人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重视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期待视野为基础,对文本进行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是一个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外国文学作品选》是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它选取外国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多种体裁的文学文本选读赏析。从选择范围来看,从西方文学源头古希腊神话一直到20世纪现代主义作品;从地域来看,主要是以欧洲、美洲文学作品为主,以亚非文学作品为辅;从选篇的质量来说,所  相似文献   

10.
散文是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之一,是文学的轻骑兵。在报纸的副刊上,在专业散文刊物上,我们常可读到多种风格的散文作品,它们有的记事写人,有的写景抒情,有的描述作家的生活感悟,感人至深,给人以启迪,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与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11.
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指诗歌以外的一切写作文体,包括文学作品和科学论文、应用文等。狭义的散文指纯粹的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等并列的文学体裁,即通常所称的文学性散文或艺术散文。新编语文教材重视文学作品的选材,除在各册教材选入大量散文外,而且还在第一二册选有六个单元的古代散文,在第三册侧重选有三个单元现当代散文作品。可以说散文在新教材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手机文学亦称“短信文学”或“拇指文学”,是创作者为手机量身定做、给手机用户提供可阅读文本的文学样式。受手机平台的限制,手机文学作品篇幅短小。手机文学具有语言精炼含蓄、内蕴深厚、哲理性强的特点。它的出现,大大拓宽了文学的表现对象,也给更多的文学青年开辟出一块新的发表园地。  相似文献   

13.
<正>一.困惑存现文学教学的过程原本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但在文学教学的课堂上,较多的却是生吞活剥式的解读作品。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更不管文本自身的个性特色,一律采用读读课文,谈谈感受,说说喜好的方式来阅读文学作品。有时,受某种"意识"的影响,也会引进一些"他类"的行为方式来替代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诗词听朗诵,教学散文览图片,教学小说看影视,热热  相似文献   

14.
散文在初中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散文属于文学作品,教学上,应按照文学作品的鉴赏来处理。但初中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指导学生规范诵读,渎出声情,读出个人对课文的感悟,不失为鉴赏文本的明智之举。一切有关文本的鉴赏必须紧紧依托文本本身,  相似文献   

15.
<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体裁样式,它的阅读也是考查的重点。熟悉考点,掌握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考点透视散文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高考命题主要是散文和小说两种体裁的作品阅读。语文《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涉及此要求的考点共有八个,三个能力层级。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阐释·考情分析】《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内容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是处身于文学活动(创作和接受)中的、一种精神的和物质的、心理的和物理的综合存在物,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开启虚拟文学世界;文学文本是处于创作维度的文学作品与接受维度的文学作品之间、并联结两者的一种语言事实性的、物理中介物。本文结合英加登的现象学文论和在二十世纪形成的文本理论,解析了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的以上区分与关联。  相似文献   

18.
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人们常以诗文并提,诗指诗歌,文指散文;又常以文学文章并提,文学指文学作品,文章指非文学或文学性不强的常用文体,亦即散文;又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大文学体裁的提法,散文则又指的是一种文学样式。这里,文、文章、散文,都具有“散文”的含义,但实际上,这几个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不仅出现  相似文献   

19.
何洋 《天津教育》2012,(8):53-54
散文一直被人们称为"美文",人教版初中《语文》选入大量文质兼美的散文。这些散文有的意境优美,有的清新隽永,有的朴实无华。学生通过阅读散文,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阅读散文的同时,学生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  相似文献   

20.
一.困惑存现 文学教学的过程原本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但在文学教学的课堂上,较多的却是生吞活剥式的解读作品。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更不管文本自身的个性特色,一律采用读读课文,谈谈感受,说说喜好的方式来阅读文学作品。有时,受某种“意识”的影响,也会引进一些“他类”的行为方式来替代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诗词听朗诵,教学散文览图片,教学小说看影视,热热闹闹,有声有色,失却的恰是最关键的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