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新编初中数学第三册,将在今秋开始试用,现简单介绍如下。 1、主要内容按照大纲规定,初中数学第一、第二册,都是代数方面的内容。从本册开始,出现几何内容。前三章是“直线、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而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为中心。这些内容基本上包括了关于直线形全等问题的基础知识。关于直线形相似的知识和关于圆的知识,则分别在第四、第五册中出现,这样可以使初中学生经常接触到平面几何的内容,不断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第四册(试用本)共有三章。前两章是代数内容。其中“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包括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包括了能归于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一些高次方程、分式方程、根式方程以及一些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指数和常用对数”一章包含了零指数、负整数指数、分数指数、n次根式,以及关于常用对数的一些性质和计算,至于对数函数的内容,则在高中第一册。最后一章“相似形”是几何内容。这是继初中《数学》第三册的“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以后的内容。到了第五册,还有“圆”的一章,就结束了平面几何部分的内容。现分别对本册各章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几何》第二册中,我们相继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其实,相似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推广和一般化;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和铺垫.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知识,如果在学习中能有机地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并进而进行必要的类比和迁移,那么对于掌握、学好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叶丹艳 《初中生辅导》2023,(Z4):130-134
<正>“手拉手”模型是涉及了初中数学众多知识的重要模型之一,这些知识包含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正方形、旋转以及圆.此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和《生活中的轴对称》,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全等三角形中的“手拉手”模型吧.  相似文献   

5.
“三角形的认识”,是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或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起始课,它不仅是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重要基础,更是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教学,要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方法,会按照  相似文献   

6.
苏科版教材七年级数学第十一章是《图形的全等》,本章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笔者在教学三角形全等这节内容时,紧扣课标要求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关注中考对于全等知识的考查。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做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全等三角形"一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数学《几何》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一、设计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为目的,从图形的变换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发现、论证和应用,逐步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层深入.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P144B组第三题是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三角形全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9.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代红“角的初步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6~67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线段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简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的初步认识”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也是今后学习几何...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第七册(过渡本),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另一部分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丈量土地(地积计算)。这册教材有的内容在前几册教材中出现过,有的是初中下放的,教学时需要灵活处理。下面按顺序谈谈我们的一些教学意见。  相似文献   

11.
初中《几何》第二册,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第二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一册共分三章:第六章相似形(约34课时),其中第三大节位似形(5课时)是选学内容;第七章圆(约50课时);第八章视图是选学内容(约12课时)。本册教材是在学完《几何》第一册,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几何语言、图形及推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几何知识的难度来说并不大,但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却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学生在认识上要经过两次飞跃,一次是由图形全等到相似的飞跃,也就是由保距变换到保角变换的飞跃;一次是从多边形到圆的飞跃,也就是从直线形到曲线形的飞跃。如果讲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从一年级起,就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按“直观知识”、“初步认识”、“认识”和“掌握特征”四个层次编排了一些几何初步知识。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学生在直观认识了一些最基本的几何图形,积累了一定的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开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的,教师要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旧知识,做好知识的铺垫和迁移,使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后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等的知识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指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内容无论是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倡导通过“过程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5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命题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在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时会经常用到;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采用的特殊到一般和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对认识数学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思颖 《初中生辅导》2023,(Z5):117-121
<正>对特殊三角形的探究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七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探究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所具备的一些性质.如果当这些特殊三角形“成对”出现时,会产生什么新的火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首先我们来看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87习题3.8第2题.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从一年级起,就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按“直观知识”、“初步认识”、“认识”和“掌握特征”四个层次编排了一些几何初步知识。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学生在直观认识了一些最基本的几何图形,积累了一定的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开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的,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正弦定理”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下)第五章第九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既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拓,也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应用,是解决实际生活中三角形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7.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平面几何的总复习,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第一,关于基础知识 初中平面几何全部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直线形,相似形和圆。总复习时,直线形部分可采用“知识结构”复习法,即把直线形中的所有知识,用连线将相关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这样,就形成了知识串,有利于认  相似文献   

18.
1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课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正弦定理既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延拓,也是高中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同时也因其较强的应用性而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数学》第六册即将出版发行,开始试用。下面将这册书作一简单介绍,并谈谈我们编写时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本册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册,包括“函数及其图象”、“直线和圆的方程”、“统计初步”、“视图”(作为选学内客)四章。另外书末还有一个附录“初中阶段总复习参考题”,供复习整个初中阶段内容时参  相似文献   

20.
模型思想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手拉手”模型是初中数学经典的几何模型之一,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中都有所应用,在圆、正方形和旋转中也有涉及.本文基于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之后,深度探究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中的“手拉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