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识记 ]农业生产的概念 ;土壤、水源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及市场需求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理解 ]农业生产的特点 ,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及意义。[应用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判断某一农业区的主导影响因素。重点 :1 农业生产的特点2 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3 自然条件中的气候、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难点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2.掌握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的方法。德育目标: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教学重点及难点: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掌握农业区位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的影响。教学方法:导学式教学法、讨论法等。播放录像:三江平原的种植业,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学生活动:看录像、思考,根据以前学过农业生产对象分类,三江平原、青藏高原各是什么类型的农业?造成两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总结导入: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分别处在我国的…  相似文献   

3.
一、考点点击 1.考点解读 考点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属于基础性知识,也是高频考点,复习中应该掌握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主要类型、结合实例理解农业区位的选择原则、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核心知识点.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科》2006,(8):2-9
【常考考点】 ●农业生产的特点、分类及投入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工业生产的投入一产出及工业生产的发展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农业概述》一节内容与《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及《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两章内容前后呼应、互相联系 ,是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农业生产发展和分布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是学生必须学好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 :①识记农业的概念 ;②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和特点、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2 .能力要求 :在诱思、探究与讨论的过程中 ,继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等方面的能力。3 .思想教育 :使学生懂得 ,只有按照自然和经济的客观规律 ,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农业 ,才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教学重…  相似文献   

6.
姜涛 《地理教育》2015,(3):18-20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方法;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理解农业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地域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区位1.考点扫描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节主要论述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特点、投入与产出、分类等知识。其中,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分类为重点,对农业生产特点的理解为难点。  相似文献   

9.
程志军 《新高考》2006,(11):46-49
一、重点知识拓展本单元的重点问题是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工业区位的影响,核心问题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在生产活动本身。教材是本着具体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而逐渐展开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类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生产活动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人们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  相似文献   

10.
1 目标1 1 知识目标 :通过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及水利园区建设案例 ,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 ,理解农业的分类方法。1 2 智能目标 :通过案例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 ,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基塘生产全过程和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水利园区方案的介绍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判断、评价问题的能力。1 3 情感目标 :通过案例 ,深刻理解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 ,使学生树立正确评价农业经济效益的观念 ,增强依靠生产资料投入和科技投入发展我国农业的信心和决心。2 材料案例材料 (一 )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相似文献   

11.
杨茂林 《地理教育》2015,(Z2):130-131
一、教材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东北地区"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四部分内容,学习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东北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策,从而理解农业布局的方法和原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商品谷物和混合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及生产特征。 2.理解美国中部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理解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及限制性条件。 二、智力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判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三、德育目标 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生产的观念和科学的人地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录像]屏幕上相继出现拖拉机犁地、飞机喷施农药、联合收割机、仓储小麦的美国农场生产画面。 [提出问题]录像所示的农业生  相似文献   

13.
【常考考点】●农业生产的特点、分类及投入●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及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知识梳理】【精讲精练】例1.(2005年高考文综卷I)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1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2)题。(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0.5个单位重量…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高中地理新教材前四单元编排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四大环境,在此基础上,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重点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础,也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总体规律和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区位的含义。2.掌握  相似文献   

15.
课题: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课时:一课时 复习目的: 1.初步学会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 2.掌握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理解其成因;知道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了解降水与季风的关系;知道干湿区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第三个框题,主要介绍我国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这一节有许多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什么是因地制宜?影响农业生产除自然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17.
庞传 《中学文科》2004,(12):40-43
考点扫描一、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的特点、投入、产出与分类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水稻种植业世界主要大牧场放牧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工业的投入与产出、发展趋势工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变化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新兴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二、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城市聚落的起源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城市化的含义、进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对比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三、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性,农业区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上就是农民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和对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的评价,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本文试图阐释农业区位选择的知识体系和对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轻松备考。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静态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包括气…  相似文献   

19.
一、直击高考考点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考纲解读】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影响农业生产的各要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不同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同的。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依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合理决策。本考点应作为理解层面的内容,具体要求为两个方面,一是掌握并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二是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  相似文献   

20.
一、以“区位影响因素”为线索——建构知识体系区位类型主要考点农业区位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工业区位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业主要区位因素分类;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城市区位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交通区位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对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