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内学界近年来重视学术规范了,有倡导,有宣言,有行动——若干学术规范文本已出台。但我却认为,这些努力基本属无用功,只能起某种表面的修饰作用,遏制一下学术腐败蔓延的势头,却不能解决学术研究本质上失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刊收到多篇借助技术工具“洗稿”,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稿件,少数作者还同时存在一稿多投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为维护期刊学术声誉保护知识产权,特声明如下:1.作者必须承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凡投往我刊的文章,必须为原创成果。2.本刊建立学术不端“黑名单”制度。  相似文献   

3.
大学以学术为中心,大学教师以学术为其志业。高等教育各界主体所持的学术观是大学的根本。厘清学术的内涵,理解当下时代的学术观实为必要。虽然学术具有强时空性,但它仍拥有固定内涵。学术的结构包括知识、研究、交流和自主四个维度。学术的特性体现在复杂性、专业性、研究性、创新性等方面。学术的判定标准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但二者因为学术观的影响往往不能达成一致。当前,我们处于科学学术观时代。但已发生变异的科学主义的学术观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而要致力于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根本上着手于学术观的变革。后现代知识型为我们提供了契机,而博耶的大学术观则是学术观变革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美大学发生的"学术资本主义"倾向使大学教师的核心身份也同时发生了解构和变迁,如以往被认为无之则不成为大学学者的学术自由和自治传统逐渐失落。因此一些关注学术身份问题的学者提出重构教师的学术身份的设想,他们主张以多重身份解脱"学术资本主义"带来身份的困境。这一情况给今天中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域外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敏 《考试周刊》2011,(44):164-165
"学术生态"概念是教育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在新近的教育研究,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学术生态"是被广泛引用的热门词汇。但对"学术生态"概念本身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基于学术生态概念的模糊性,我试图从"学术"、"生态"及"学术生态"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出发勾勒学术生态概念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6.
我从大学(1978年入学)开始藏书,到如今已27年,家里有一面墙的书,办公室及其对面的助理办公室各有两面墙的书。这些还不包括我在调动过程中赠送给学术机构或他人的书。过去买书或得书记账,后来太多不记了,因此不能述其册数。从内容来看,先是文学类,次是哲学历史类,再次是法学类,再再次……基本是按兴趣的转移顺序排列。按出版社看,最多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长期以来都是见一本买一本;从语言看,  相似文献   

7.
时下的学术往往表现为功利化、行政化的倾向,以权力而非学术为中心,以数量而非质量作为评价标准。高校教师科研立项、论文撰写、课题验收、成果鉴定、申报奖励、人才遴选等方面存在着虚假现象已不是个别,如果不及时抑制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原有的单纯的学术气氛。本文分析了大学学术的真伪,阐述了学术与学风、学术与学生的关系,并对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时下的学术往往表现为功利化、行政化的倾向,以权力而非学术为中心,以数量而非质量作为评价标准。高校教师中存在着科研立项、论文撰写、课题验收、成果鉴定、申报奖励、人才遴选等虚假现象已不是个别,如果不及时抑制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原有的单纯的学术气氛。本文分析了学术的真伪,阐述了学术与学风、学术与学生的关系,并对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术职业是社会职业分工的一种,在日益专业化的学术制度中,大学成为学术职业的主要工作领地。学术自由是学术发展本身的需要,是学术职业的核心价值。中国大学由于行政权力泛化侵害了学术活动的自主领域,使学术权力在大学权力结构中黯然隐失,大学教师权益弱化。为此,必须坚持学术至上,从学术职业的视角来探求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教师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剑平 《成长》2005,(12):18-18
去年7月,我们集体回迁广州本部。回到本部让我感觉最强烈的是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回迁不久.我就在小礼堂目睹了李岚清、王蒙等名人和大师的风采。两年过得很快,2002年9月,珠海校区揭开了我大学生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学术自由的内涵与边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大学办学中的学术自由,指称的是学术活动主体个人治学中免于外部干涉这一意义上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的思想之所以获得广泛的传播,不只是在于它具有促进知识进步和发展的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学术活动中主体个人正义、适切的权利诉求,这是学术自由的基本价值之所在。在当代民主社会,学术自由所受到的侵害有时并非来自学术组织外部的强制,倒往往来自学术组织内部的强制。今天学术自由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便是大学学术道德规范正在受到严重的侵蚀和损坏,而其直接的诱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源于大学内部管理权力的某些不当强制。这就需要在学术效率与学术自由的价值选择上进行新的权衡,多一些对学术人员自由权利的尊重,才能有真正的知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陈健 《教育》2012,(26):19
2011年4月,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退出学术委员会的消息,在教育界引起不小震动。徐显明说:"我退出学术委员会,就是希望能给学术更大自由,推动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有学者认为,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这是在高校去行政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能够让大学逐步回归到独立学术机构的  相似文献   

13.
编按语:读来信检举的问题属实。这是一起严重的学术事故。本刊创刊以来,出版学报已逾百期,有着良好的声誉,这是首例剽窃案例,对我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为了本刊今后的发展,为了纯洁学术风气,本刊不敢隐瞒上述事实,并对我们的失察作最严厉的自我批评。对于剽窃杨志强同志,本刊作如下申明: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有关部门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范(试行)》(简称《规范》)。“学术规范”从民间“升格”为官方行为,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故誉为“学术规范年”。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大多数学者认为,美国学者迈克尔&;#183;科恩和詹姆斯&;#183;马奇在《领导与模糊性》一书中将高等学校界定为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是对大学的一种准确定位。不管是高校自身还是高校所处的外界环境,处处都体现着“有组织”和“无政府”这一对看似对立却又并存的矛盾范畴。而这一对矛盾能够存在于高校之内,正是缘于高校本身的价值定位——学术和自由衍生出的核心理念——学术自由。学术和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对学术和学术自由的崇高追求,就必然要求赋予高校以学术权力,使之能够对抗来自外部和自身行政权力的肆意干涉。正如“有组织”和“无政府”的矛盾同存一样,“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高校领域内同样也在矛盾中同存。存在的必然性和矛盾的必然性,使得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如何使两者在矛盾中共生且共荣,就成了学者们研究高校治理和高校法治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时光如梭,转眼闻,四个年头已悄然而逝,就在四年前,曾发生了一件荒唐的抓阄事件,且我还是主角,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总是很惭愧。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现代学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显著成就之一,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不但学术的学科建设蔚然成风,而且也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学术的基本格局和基本范式。对五四以来学者的  相似文献   

18.
《滁州学院学报》2020,(3):132-135
当前国内高校学术失范现象严重、学术伦理现状不容乐观。学术不端行为不仅败坏了学术界声誉,阻碍学术进步,也严重影响了"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本文基于"双一流"建设视角,探讨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总结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有: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浮躁的学术风气诱导,不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不严格的惩罚制度;提出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措施有: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制定可操作的学术规范,制定严格的惩戒制度,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希望通过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学术不端行为,净化高校学术环境,提高高校科研质量,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学术权力扩张的可能与限度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生存空间被严重消弱的现实,认为应该控制泛化的行动权力,扩张学术力直到“复位”。文章从法理、学术能力、认识和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当前状况下大学学术权力的扩张是可能的,同时认为学术权力的扩张又是有限度的,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扩张限度的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学术争议体现学术自由,不构成法律上的名誉侵权;学术评价的高低亦与名誉侵害无关;学术纠纷有别于行政纠纷;学术权力是一个与学术评价相关的制度性现象,它产生于学者享有学术自由的权利以及行使该项权利的民主形式,因其区别于行政权力的特殊性质,不适于行政和司法裁决;学术发展要求有正常、健康的学术批评,司法应谨慎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