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中物理课本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要求按图1所示的电路,调整变阻器测出几组I、U值后,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画出U-I,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并由此图像得到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电动势和内电阻是电源的重要参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中介绍了3种测定方法,对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作了重点介绍,根据公式U=E-I·r,改变外电阻,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两组数据,解方程得出结果,或是测量更多组数据,作出U-I图像,其优点在于图线的物理意义清楚,直线与Y轴的交点就是电源电动势,斜率的值为内电阻,但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常见的方法是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测出外电路的几组电流和电压,然后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律求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要求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  相似文献   

4.
张禄 《考试周刊》2014,(47):145-146
<正>在中学物理实验室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有多种。由于电表有内阻,各种测定都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但是误差的情况不一样。下面就电流表内外接法测定时的误差进行分析和比较。一、电流表外接法这是课本上的学生实验电路图,只要测出两组U、I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分析方法1计算法: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测量的原理为:E=U+Ir其中U、I分别是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  相似文献   

5.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是中学物理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电流表、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法;电流表、电阻箱法;电压表、电阻箱法。由于实验所用的器材不是理想器材,必然会给实验带来误差。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选择不同的实验器材,实验的误差分析也不尽相同。本文作者就电压表、电阻箱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误差及误差的来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实验之一.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按照选用的器材,主要有三种方案:(1)主要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设计电路;(2)主要用电压表和电阻箱设计电路;(3)主要用电流表和电阻箱设计电路.  相似文献   

7.
<正>1.实验原理:将电源、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将电压表与电源并联(如图1所示)。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得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电压、电流的值,即可求得电动势E和内阻r。2.实验步骤:①根据预测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值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适当量程,依据电路图连接器材。②检查无误后,将滑动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电动势和内电阻是电源的重要参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中介绍了3种测定方法,对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作了重点介绍,根据公式U=E-I·r,改变外电阻,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两组数据,解方程得出结果,或是测量更多组数据,作出U-I图像,  相似文献   

9.
<正>题目(2015年高考江苏卷节选)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图中电流表的读数为。(2)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表1。请根据表中数据作出U-I图像,由图像求得电动势E=__V,内阻r=__Ω。答案:(1)0.44(2)U-I图像见图(暂不  相似文献   

10.
[实验目的]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ε、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此外,还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数据.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2).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使用伏安法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存在系统误差,下面从不同的角度对误差进行分析.一、代数法当用图1电路进行测量时,若不考虑电表的内阻,测出两组I、U的数据,由闭合电路欧姆安律,得E测=U1+I1r测,E测=U2+I2r测.  相似文献   

12.
1.两种测量电路的测量结果 .两种电路的误差均可用三种方法分析讨论,即公式法、图象法和等效法.设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分别为E、r,测量值分别为E’、r’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分别为Rr、RA,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1、U2、I1、I2。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我们采用图象法描绘出U-Ⅰ图线,通过求图线的截距和斜率,根据外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式:U=E-rⅠ,从而得到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但是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会引起实验误差,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学生实验,无论普通高考大纲还是课标试验区高考大纲,都把它列为必考实验.“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传统方法是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或电阻箱,而数字化实验方法是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代替电流表、电压表并用数据采集器和电子计算机辅助实验,其好处是:数据处理和作图象非常快.  相似文献   

15.
测定电源电动势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从这一原理出发,根据所给的测量仪器,各类考试中出现多种不同的方法,本文结合例题作分析说明.一、伏安法【例1】(2005年全国理综Ⅰ卷考题)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4.5V,r约为1.5Ω).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5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滑线变阻器R′,电键K,导线若干.①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②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r=(用I1、I2,U1、U2及R…  相似文献   

16.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学生分组实验.这个实验可采用几种不同的电路进行测量.1.若实验采用图1所示的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只要改变R的阻值,测出两组电流和电压数据(I,U1)和(I2,U2),如果不考虑电压表的分流影响,把数据代人团合电路欧姆定律,就可求得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和但由于没考虑电压表的分流影响,测量结果必有系统误差.欲消除这个系统误差,必须考虑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设电压表内阻为R。,把测得的数据和激代人团合电路欧姆定律,即可计算出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和r0…  相似文献   

17.
中学物理实验中,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实验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数据处理采取作图法,其U-I图象如图2所示.实际上,图2可以认为是确定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伏-安特性曲线".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U=IR可知,导体的U-I图象上某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等于该状态下导体的电阻.由此可以看出,在电源确定的电路中,导体的电阻变小时,其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流增大,反之相反.下面举例说明滑动变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实验中,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实验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 Ir,数据处理采取作图法,其U-I图象如图2所示。实际上,图2可以认为是确定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尺的“伏-安特性曲线”。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U=IR可知,导体的U-I,图象上某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等于该状态下导体的电阻。由此可以看出,在电源确定的电路中,导体的电阻变小时,其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流增大,反之相反。下面举例说明滑动变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智 《考试周刊》2015,(8):122-123
<正>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实验原理、数据分析和处理、误差分析等方面难度较大,本文就这几个方面作探讨,以供同仁参考。一、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1.伏安法:如图1,理论公式为U=E-Ir,可通过电压表测出路端电压U,电流表测出电流I,即:(U1,I1),(U2,I2).依据公式:U1=E-I1r;U2=E-I2r,求出E、r: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有如图 1和图 2所示的两种电路可供选择 ,两种接法都存在较大的难以克服地系统误差 .1 .图 1中 ,由于电流表内阻 RA 有分压作用 ,使电压表读数小于路端电压 ,而且电流表内阻 RA 越大 ,分压作用越明显 ,误差就越大 .2 .图 2中 ,由于电压表内阻 RV 有分流作图 1   图 2    图 3用 ,电流表读数小于干路电流 ,而且 RV 越小 ,电压表分流作用越明显 ,误差也就越大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 Ir,若对该实验进行改进 ,使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等于路端电压 U和干路电流 I的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