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师在闲暇的时候喜欢议论学生,而学生也喜欢在休息的时候评判一下老师。学生们总会明里暗里地说喜欢这个老师不喜欢那个老师。其实,作为老师,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学生是否喜欢自己,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自己?请你给出个理由。如果你是······  相似文献   

2.
浅谈教师人格的力量○李王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学生对教师的议论:有的说我喜欢某某老师,有的说我不喜欢某某老师;有的说我佩服某某老师,有的说我讨厌某某老师。当然,这些议论是他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老师的一种评价,但是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相似文献   

3.
傻问节     
“傻问节”是一个在美国被学校教师和学生偶尔庆祝的节日.这个节日通常在9月28日举行.如果此节日遇上周末,人们则会在9月的最后一个上学日来庆祝它. 20世纪80年代,教师们创造了这个节日,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问更多的问题.那个时候,一些学生不喜欢问老师问题,只因害怕他们的问题是愚蠢的,提出来会受到嘲笑.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 经常听到同学议论说,我喜欢这个老师,不喜欢那个老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最受学生欢迎。刘曙光:我喜欢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老师。他会把各种各样的知识,用非常有趣的故  相似文献   

5.
快乐点击     
两种表态自习课上,老师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学生都在打瞌睡。老师推醒他最不喜欢的那个学生,指着他最喜欢的那个学生说:“你看别人,打瞌睡都看书,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拿着数学问题问老师:“老师,这个题目怎么解?”我们的老师很少听到这样的话:“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回想一下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一刻不停地讲,学生在台下鸦雀无声,一动不动地听。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喜欢课堂提问,但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就立即要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教师的设计为止。  相似文献   

7.
张海花 《教师》2010,(28):103-103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谁都知道如果学生喜欢哪一个教师,他们就会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课,就会对那一门课感兴趣,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教师,他还会对你上的课感兴趣吗?还会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吗?因此教师一定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主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摒弃“教师说了算,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8.
董利雄 《教师》2010,(31):102-104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时期以来,很多人都在说:学生为什么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呢?是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吗?还是体育老师不会上体育课呢?不论怎样议论,我们都会认定:目前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却是事实:为此,我对体育教学内容问题、教师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女生的问题等进行了一些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老师,他说他喜欢我!”“啊!是吗?……有人喜欢不好吗?”“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到底哪个意思?无论什么意思,我认为有人喜欢总比没人喜欢好,难道你希望没人喜欢你吗?我倒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themorethebest.”“老师,可是,可是,……我又不喜欢他。”“你看你看,你不喜欢的人都喜欢你,你喜欢的人肯定会更喜欢你这么多人喜欢你,难道你不高兴吗这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好学生啊!老师也喜欢出色的学生!”满脸泪痕的她开始破涕为笑了。“可是,他还说因为喜欢我而无心学习。”“这可不太好。但你烦恼什…  相似文献   

10.
人格魅力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则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完善的人格,这是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证明,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老师的学  相似文献   

11.
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他的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他的课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是一个老师的综合素养的体现。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和品德修养熔铸成其人格,这是一位老师吸引学生的力量的主要源泉。教师的人格力量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这样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教…  相似文献   

12.
“陈老师,你班的孙长富,气死我了,上课捣乱,说他还顶嘴。” 又有人告状,这个孙长富真是让我头疼。他上课不听课、喝水、吃东西、讲话、睡觉,课间逗这个惹那个,作业不做,即便做了也是抄来的,字迹潦草,放学结伙打架,甚至把砍刀拿到学校玩,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不断地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有一天,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很喜欢听某老师的课。说她上课讲话很好听,就像唱歌一样。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常常谈论喜欢上某些老师的课,或不喜欢上某些老师的课。喜欢的理由很简单,这个老师上课生动有趣,条理清楚,学有所得;不喜欢的理由是,这个老师上课语言枯燥乏味,信口开河,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相似文献   

14.
案例呈现:本学期,赵老师接了初二(六)班的班主任。接手新班,赵老师先找这个班初一时的班主任李老师了解班级情况,李老师说班级整体情况很好,只是个别学生喜欢抱团,并告诫赵老师,一定得细心留意,特别是以小志为首的那个小团体。  相似文献   

15.
贵刊2007年第11期安敏老师的《为什么他们都喜欢铁罐》一文,写的是她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出现的“学生大多数喜欢铁罐”这个意料之外的结果以及后续的“纠偏”。安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说真话”的观点让人钦佩,其教学风格也是独特的。但我觉得安老师的困惑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因为“大多数学生喜欢铁罐”的教学效果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一定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了几年书,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低年级,老师一个问题刚提出或还未提出时,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小手齐刷刷地举起来;而在高年级,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无人举手,老师不得不再三"号召",终无人愿说吗,难道真的是教师不愿学生说而封了他们的"口"吗?大多数教师都喜欢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说,对  相似文献   

17.
“我现在感到学习数学特别有兴趣,课堂上不是听老师讲,而是由我们自己去学,分小组共同探究。”“我以前不喜欢学习数学,但现在我一学就入迷,从中学到不少数学知识,我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这是课改后学生下课议论的情景。我校是全市新课程实验四所试验学校之一,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实验教师。  相似文献   

18.
正魅力是指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用语。其中包括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魅力、人格的魅力、学识的魅力、形象的魅力等……人的魅力可以无所不在,包括发怒、忧伤、哭泣等负面情绪也会成为魅力的源泉。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  相似文献   

19.
张源 《学语文》2013,(3):80-80
今天的这堂语文课,唐俊老师准备针对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表达与交流”部分中的“学习横向展开议论”这个模块给学生评讲议论文。唐老师发现,同学们对“横向展开议论”这个概念不很理解,于是拿起桌上的粉笔盒说到:“我们怎样来描述这个粉笔盒呢?如果我们从粉笔盒的长度、宽度、高度、颜色、体积等方面来描述它,就是把它横向展开了。”接着,唐老师说要教给大家两个小绝招,立即引起了同学们听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意思是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进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那么,教师诚心诚意待学生好,是否一定会使学生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呢?很多教育现实却否定这个命题。不少刚毕业的教师都曾尝试着与学生保持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结果使班级的纪律与成绩一落千丈。学生是否“信其道”与老师能否“满面笑容”地对待学生是不成正比的。教师维持必要的权威,争取最低限度的组织权威很重要。有的老师经常被学生冒犯,除去他不能善待学生这个原因外,很可能是因没有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造成的。没有距离的师生关系会给教师带来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