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6月以来,我在同老山前线指战员通信、邮寄廊坊日报和编辑《老山之声》专栏工作中,深深地被前线指战员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保卫祖国的崇高品德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感动,使我加深了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坚定了做好通联工作的信心。通联编辑应该经常对群众进行各种调查,研究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容易被群众接受;与群众广交朋友,多方开辟联系群众的渠道,研究他们喜欢什么,反对什么,尽可能为他们服务。 1987年6月3日,我看到一封老山前线某部战士杜永和的来信,信中说:“我们是战斗在老山前线的廊坊籍战士,很想知道家乡的一些情况,报社是否办理邮购家乡报的业务?”我感到这不是一封普通的来信,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四年多的新闻记者生活中,曾收到过上百封各种身份读者的来信,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要算去年我收到的一封老山前线同龄人的来信。来信者,是我在去年九月参加成都军区“保卫边疆优秀儿女”的采访中,结识的一位刚从老山前线、被称为“八十年代上甘岭”阵地猫耳洞下来的解放军某部班长、二等功臣梁成亮。从他那里,我了解到前线同龄人的生活,以《他从老山来》为题,写了一篇通讯,发表  相似文献   

3.
“来自老山前线的通讯”专栏在《山东画报》上从1986年第二期开始连载,至第八期结束。刊出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有的女青年读着这些报道,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著名诗人臧克家看了之后,请他夫人来信给予了赞扬。一位东南亚的华侨寄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我是第一次负责编辑这种前线战斗生活的专栏报道。现在,简单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感情体会。  相似文献   

4.
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芭芭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蒂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能,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  相似文献   

5.
潘梓年是多年奋斗在党的新闻事业前线的杰出代表。他在求学时期就积极向进步力量靠拢,是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他深受党中央信任,不惧艰险地以《新华日报》为平台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赢得了世人尊重。  相似文献   

6.
《出版发行研究》1998,(4):64-64
这本书是《我教儿子学作文》的姊妹篇。如果说前书是父亲弯下腰来扶儿子蹒跚学步的纪念与典范,本书则是成功的儿子自述学步历程,将习惯的养成对于他十几年中小学生活的影响——学习兴趣的激发、独立意识的培养、写作水平的提高,展现给所有学写作文的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份,河北省沧州地区电视台辟设了第一个固定性文艺专栏——《观众点播》。19日,首次播出了广西边防前线某部一位沧州籍战士为他家乡的妻子点播的《十五的月亮》等3首歌,立即在沧州城乡引起强烈反响。第二天,电视台就收到六七封观众来信,对这个专栏表示欢迎,并且点播新的节目。在这些观众来信中,有一封寄自河北省第五劳改总队第四伙房,写信的是一名犯人。他在信  相似文献   

8.
陈志铭:1987年2月9日,编辑部走进一位不速之客。他是空降兵某旅报道员,叫胡冰峰,写过一封“刹刹这里的赌博风”的来信,登在1986年12月9日《空军报》“读者来信”版上。他是利用回山东梁山县探家的机会,偷偷绕道到北京反映情况的。说罢,递上了一份长达23页的申诉信。胡冰峰的申诉信主要情况是:那篇来信刊登后,宣传科长说他“捅了娄子”,要他承认原信是假的,否则,“后果自负。”有人甚至威胁他:“如果承认(来信)是事实,××旅的人不指着脊梁骨骂你,你那个战友不把你揍死,××连指导员(参与赌博的那个干部)不把你枪毙了才怪呢!”  相似文献   

9.
2月16日,正是农历丁卯年的除夕,上海一场大雪,遍地皆白,银装素裹,别有风味。我在医院里接到报社转来的一批来信,其中有一封是《中国人才报》的臧宏生先生写来的,原因是他看了我在《中国记者》上写的那篇《如此人才》而向我反映情况的。我不认识臧宏生先生,也与《中国人才报》素昧平生。但一个作了50多年新闻工作的人,读此来信,不无感慨。辗转病榻,不能成寐。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新闻通讯》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新闻通讯》这本小册子可说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我订阅《新  相似文献   

11.
鲁迅所译法捷耶夫的名著《毁灭》,从出版到现在已整整半个世纪了。五十年前,鲁迅在给亲密的战友瞿秋白信中曾无限深情地说,自己对于《毁灭》中译本“就象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爱“书”竟然如同爱“子”,这或许会使今天的一般读者感到些微诧异。可是,假如我们回顾在那腥风血雨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苏联的情况非常感兴趣,并想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苏联。一位已经退休的美国报刊出版商查尔斯·考克斯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这正是自己获取利润的一个极好机会,他抛弃了打高尔夫球的舒适退休生活,在他的学习过俄文的儿子提议  相似文献   

13.
据悉,金正恩于1997年至2001年在瑞士伯尔尼国际学院留学四年,同窗好友竞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儿子。很显然,先把儿子送到西方接受新思想教育,又把儿子送到国内军事院校进行教育,是金正日的一片良苦用心,这使人想起《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国古代讲究“圣与贤,可驯致”,意即圣贤之人,可以教化而成。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两地书”》在人民日报1986年11月5日一发表,立即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编辑部收到来信一千三百多封和几十个电话,上至全国政协副主席、大军区司令员、省委书记,下至工人、农民、学生、机关干部以及香港同胞,一致赞扬前线将士和军委机关干部张立的高尚思想品德。这在当前新闻报道的反映中是不多的,它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典型意义和力量。榜样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雷锋的报道已经过去了二十二  相似文献   

15.
张洁 《青年记者》2009,(22):89-90
邓拓(1912年~1966年)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在主持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期间,他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上开设杂文专栏《燕山夜话》。  相似文献   

16.
“稿子广播那天,临沭县群众兴奋极了!虽然已是年初九了,可鞭炮声突然间又噼噼叭叭响了起来,一直持续到深夜零点。……前不久我去临沭出差,亲眼目睹了这一场面。”来电话者名叫高振刚,是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中心咨询研究员。我与他素昧平生。一采访缘起于一封群众来信。 1月24日晚,我到办公室看看,不经意地从办公桌上发现一封来自沂蒙山区的群众来信。来信说:山东省临沐县县委书记张杰文借对话之机,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被群众掀了餐桌。继而又写道,临沭县是山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看了贵刊上期发表的王华良先生的来信,觉得有些话需要说一说。作为《编辑学》一书的编者,我们大都是复旦新闻系的同窗好友,在应出版社之约编书的过程中,既尝试将近三十年新闻出版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也吸收了或介绍了同行们的一些观点和论述。我们在引用或介绍他  相似文献   

18.
不太了解内情的朋友常会这样说,前光,你真幸运,所有的好事都落到你一个人头上了。每每听到这话,高高大大的李前光总是一笑了之。但他心里很明白,命运真没有对他有什么特殊的优待,只是付出的多些,得到的也才多些罢了。 1984年,机灵好学的李前光被从38军借调在《解放军画报》社工作。调令未到,他就接受了去前线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删改 记得已故作家郁达夫曾经把俗语里“儿子是自己的好”改了一改,叫做“文章是自己的好”。这如果理解为天下文章只有自己的最好,那自然不免狂妄了。 但作家写文章,当他没有写成之前,搔首苦思,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确  相似文献   

20.
1939年,最后一支出川抗日的川军部队———第88军也雄赳赳地奔向抗日前线,这支部队的军长便是川军中颇有名气的范绍曾,也是电视连续剧《哈儿司令》的原型人物。范绍曾,字海廷,外号“范哈儿”,四川大竹人,长得肥头大耳,憨态可掬,整天眯着个眼,显得傻呼呼的。他原是袍哥出身的绿林,被招安后当了师长,1927年随杨森投了北伐军。在四川军阀混战中,他又投靠蒋介石,得到蒋的青睐和器重。武汉失陷后,蒋给他一个军的番号,委任其为88军军长,令其出川抗战。(一)出征前夕,请教周公馆范绍曾这次组建军队,国民政府只给了他一个军的番号,却不给钱和人。他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