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摄影 ,是人们运用照相机械和感光材料记录客观世界 ,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形象化手段。它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已成为新闻报道、科学技术研究和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工具。自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诞生以来 ,摄影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生产力 ,成为人们观察、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一种必备工具。“摄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使得整个世界都是摄影永久遗产” ,新闻摄影则是这种大众文化的最精华部分。新闻摄影是报道新闻的摄影。用摄影的手段进行新闻报道 ,是新闻摄影的目的和任务 ,也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它摄影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摄影得以支撑自己的双足,一只属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另一只却属于人科学造型艺术。究其原因:一方面,摄影术作为一种直接记录可视固定影像的技术,是在19世纪初光学、化学和机械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另一方面,它的诞生则直接导因于绘画和印刷业的需求。摄影区别于其他一切记录手段之处,就是在于复制现场直接的视觉信息,即所谓“写真”和“纪实”,所以从摄影一开始便具有纪实性的特点。就像专家指出的,“如果说早先的美术形象是人工的。  相似文献   

3.
摄影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记录的目的。它诞生之后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因此,从广义上说,摄影就是记录。摄影与新闻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二者的结合既有利于新闻的传播,也有利于摄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摄影从其诞生那天开始,就具备了纪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通过对光学特点的运用,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都是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记录的手段,因此彼此之间一直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有很多人认为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纪实摄影属于新闻摄影的分支,关于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之间的关系争论始终存在。基于此,先对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定义做相关阐述,并且对二者之间的作用和价值予以分析,旨在展现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摄影术发明170年来,由于它运用科技手段来记录外部事物,它具有的真实、客观性,使许多人认为它不可能成为一门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更是远离写实,那摄影是不是一门艺术,笔者将从摄影史的回顾和运用类型学对摄影与它相近的绘画、影视进行类比,找出摄影,特别是本文要论述的记录摄影的特征,然后通过一些论据对记录摄影的真实、真实性和艺术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6.
纪实摄影以反映当下真实的社会现实情况为其主要目的,所表现出的是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人类行为的生活方式,所以它往往会被赋予深刻的社会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新闻报道也同样是以客观真实为主,有着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二者皆有真实性特点,以"真实性"这一相同点为二者衔接点,把纪实摄影融入新闻报道之中,纪实摄影深刻的社会价值所带来的影响力无疑会使新闻报道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7.
刘刚 《记者摇篮》2004,(5):48-48
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手段之一,那它就必须遵循新闻理论,遵循新闻的五要素去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因此新闻摄影作品中大多采用“抓拍”的手法。因为“抓拍”,不干预被摄对象,客观而真实的记录被摄体,真实准确的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完全符合了新闻摄影的基本风格和宗旨。虽然在目前新闻摄影作品中有少量的“摆拍”和“抓拍”相结合的现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是用镜头真实、客观地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它既是一种摄影照片的创作,又是一种新闻信息的报道。在“读图时代”,军事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与形象感染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在新闻传播中具有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优秀的军事新闻摄影记者总是善于捕捉新闻事实的重要瞬间.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使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效应。  相似文献   

9.
光是摄影的一种精神,错误的用光会毁掉一幅优秀作品的灵魂,而正确的用光则会让照片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好地表达出摄影师想要传达的概念。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它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而,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正确的用光理念让纪实摄影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增添了拍摄者的主观创作意图,让作品显得更加丰富、饱满。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中现有光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萨洛蒙博士于1928年创建了“小相机+现有光+不干涉对象”的现代新闻摄影技法。该技法揭示了新闻摄影的本质内涵——新闻摄影是摄影记者运用摄影技术记录正在发生着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进行报道的形象新闻,即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以“第三只眼睛”的姿态在现场抓取“决定性”瞬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1.
张砥 《新闻爱好者》2010,(3):183-183
近年来.新闻摄影造假愈演愈烈,“广场鸽”、“藏羚羊”、“华南虎”等被炒得沸沸扬扬.而这些事件争论的焦点就是照片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摄影的真实性非常宝贵,因为它能够最接近真实.记录外在世界的景象。它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强调“内在”、“含蓄”、“诗言志”或“绕梁三日”。人们从骨子里认为,高明的作品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准则。中文“纪实摄影”这一要领体现出对这些基本准则的理解,“客观记录”与“理性升华”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难以描述的潜在含义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以后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摄影人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去进行纪实摄影探索的。  相似文献   

13.
如 果我们肯定美是无处不在的 ,那么新闻摄影也应该讲求美 ,尽管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不同 ,隶属于实用美学范畴的新闻摄影 ,其所表现的对象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质 ,关键是新闻摄影工作者应该如何去“发现”和挖掘它。摄影是一门运用光学原理和化学原理再现客观对象的艺术。早在人类第一批摄影作品问世之际 ,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历史学家、政治家拉马丁就说“这是要与太阳合作的艺术”。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但由于许多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摄影要依赖抓拍完成 ,因此如果说与太阳及替代光源“合作”的优劣左右着新闻摄影的成…  相似文献   

14.
浅谈新闻摄影的人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西莉 《新闻知识》2003,(11):55-56
新闻摄影除了具有新闻和摄影的双重属性外,还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本文试图从以下四点加以探寻。 一、新闻摄影诞生于记录战争,成形于摄影介入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改革 在摄影诞生的初期,处于萌芽状态的新闻摄影只属于一种偶然性的记录。在大量的人像、风光照片中,偶然留有一些社会事件的记录。到了1855年2月,新闻摄影史上的杰出人物、战争摄影的先驱、美国摄影家罗杰·芬顿,在商贾的赞助下,带着4名助手和3匹马,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网片的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那么也可以说画面的现场感是新闻摄影的灵魂,摄影记者必须调动各种拍摄手段,有效记录事件赖以真实存在的原生态,通过画面现场感让新闻摄影“抓眼球、撼人心”。笔者从多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中体会到,要强化新闻摄影的现场感,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对人和事物、社会进行客观、真实的表现。真实性是新闻摄影最本质的特征和属性,也就是说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事实真实新闻摄影的事实是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事实,而不是事过境迁之后摆布、导演、补拍的“事实”,更不是“无中生有”的“事实”。新闻摄影要求做到忠实地记录眼前发生的一切,容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它比文字报道更有说服力。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其原因就在于新闻摄影所反映的物体,是在空间平铺并列的,所以给人一种一眼就可看透整个造型形象这种一目了然的视觉效应,即直观性,它弥补了文字报道的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17.
范文霈 《新闻记者》2008,(11):78-81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那年摄影术刚刚诞生不到一周年.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宣布,L·达盖尔银版摄影术诞生.摄影影像的产生,对法国,进而对世界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摄影影像使人们摆脱了唯有通过主观绘画获取图像的方式,并给人以真实和可信的感觉,由此激发了人们以摄影影像传播真实信息的欲望.这个愿望随着摄影技术、印刷技术和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日臻完善,并催生了一个新型领域--摄影新闻.摄影新闻在近代中国究竟起于何时?它的出现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拟就此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用眼光发现生活,用镜头记录时代,纪实摄影总能迸射出直指人心的力量。因为用纪实摄影家的人类学眼光,我们得以追忆历史、反思当下。纪实摄影凭借其真实又人文的属性成为摄影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旨在探索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的发展原因以及它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的“冲击力”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利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New photography),不单单包括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也在此列。而狭义的“新闻摄影”概念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Press photography)。我们通常情况下提到的“新闻摄影”以及“新闻照片”都是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专题摄影(有人叫它“系列摄影”、有叫“组照”、有叫“报道摄影”),它是通过多幅照片的组台,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表现一件事、一个社会热点,一个平淡而又感人的故事,使读者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变化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逻辑联系的多幅照片来阐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