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本文将以“归因理论”为指导依据,具体分析“归因”在学生学业成败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及其相关理论。一、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研究成果,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以及运气。这四个因素可以按三个维度来划分:(1)从来源上分为内部与外部因素;努力与能力属于内部因素,而难度与运气则属于外部原因;(2)从稳定性看,能力…  相似文献   

2.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解释或推论。通俗地讲,人们找出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就是归因。归因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归因,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于自己以外的因素,如周围环境、任务难度、机遇等;另一种是内部归因,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于个人自身的内在因素,如态度、意志、能力、努力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归因倾向始终伴随着学生,并极大地影响其学习活动,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归因理论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在教育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归因呢?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认知.所谓学习的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对于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数学考试成败归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原因知觉.在成功情境下,大学生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外部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在失败情境下,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内部因素,而较少的归因于外部的因素.大学生对于学业成败归因有一定的年级特点,而且,在决定各项原因的方差方面,成败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稳定的看法 ,在认知心理学上称为原因归属 ,即归因。归因理论认为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是人们解释或推断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其中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属内部因素 ,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则属外部因素。那么 ,目前中小学生对学业成败是如何归因的?有何倾向和特点呢?为此 ,我们最近对161名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和305名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1~3。从表1可见 ,对于“考试成绩好或不好” ,有57 5 %的学生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即归因于能力高低和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6.
管理学基本理论中,激励理论学派较多.而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维纳提出的归因论是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就目前来说,归因理论的研究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另一方面是人们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归因倾向问题。根据以上两方面可将人们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因素: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相似文献   

7.
彭云霞 《班主任》2002,(12):9-10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学生的归因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外部归因与内部归因。具有外部归因特征的同学往往认为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受运气、他人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学习中,人人都会体会到成功和失败,同时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理论把其归结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奖励与惩罚等等.  相似文献   

9.
教学归因,指教师对自己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因果性解释的过程.本研究采用根据B.WeinerR的成就归因理论编制的"教师教学归因量表",对216名大学教师的归因方式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大学教师把成功教学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把失败教学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对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归因倾向相同.2.成功教学情景下,大学教授和副教授比讲师更倾向于做内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3.失败教学情景下,大学副教授比讲师更倾向于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归因就是寻找原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后果的原因推理。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直接影响随后的行为倾向和方式。一般的归因有四个因素:努力程度、运气、能力、任务难度。具体而言,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便会激励自己继续努力;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缺少努力,则会因此而内疚,并可能会下决心发奋努力。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会感到惊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不佳则会感到抑郁,但这些情绪都不会延续到将来的活动。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有能力,便会体验到自信和自尊,将来成功的可能性会不断提高;若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则会…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早在1976年,斯奈德等是学家就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成功解释为自由身内在的一些因素所造成;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即人们的归因受到自我价值保护的影响。本研究是通过问卷 形式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归因,以期了解社会性发民菜并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是否也存在此种现象,并最终证明归因受到自我价值保护这种现象在小学中已产生了萌芽,其产生早晚与表现强弱和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巧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承绶 《师道》2005,(8):19-20
美国心理学家威纳(B·Weiner)认为,归因就是一个人对其活动成败原因的看法。他认为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帮助、情绪等,并发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对成败有不同的归因,并对其后继行为产生巨大的动机作用,而起动机作用的关键因素是能力和努力这两个内部因素。如果取得成功的学生把成功归功于能力和努力,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足够的努力,那么他今后学习上就会更加刻苦勤奋;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学得好是因为自己聪明,不努力也会取得好成绩,那么,学习上就会不够努力。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  相似文献   

13.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理。归因理论告诉我们,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较稳定的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把学习成绩好只归因于聪明、智力水平高这些稳定的因素,就会使学生误认为自己成绩好只是因为自己聪明,从而放松主观努力,甚至使他们产生“用功学习是不聪明的表现”这种错误的认识。据了解,有些学校的少数男同学对于一些女生因用功学习而取得良好成绩不以为然,说什么“她们的成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充满了成功与失败。学习的不断进步,要依赖于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深入思考和总结。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科学思考,就能推动学生在学习中奋发和崛起;而错误的思考,则会使学生一蹶不振,在学习中迷失方向;对这种思考不屑一顾,那么这样的学生只能满足现状而终于落伍。因而,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重视指导学生对学习成功与失败原因的研究分析。一、关于学习归因的认识研究学习成功与失败原因问题,属于教育心理学归因理论的范畴。所谓学习的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作出判断和推理。对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物理学习成败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归因,就是原因的归属。即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知觉和推断的过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会自觉不自觉的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对学习的重要性及意义受到了重视,国内外引发了大量的研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归因都是对整个学业成败进行归因,但对具体学科成败归因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391名高中生为研究被试,以高中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为工具,探讨了高中生物理学业成败的归因倾向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中学生对物理学习成败总体上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2)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存在差异,自我评价成功者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自我评价失败者则倾向于作内部的归因。(3)自我评价成功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不大,自我评价失败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归因理论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课题。归因理论,最早是由海德提出的。海德认为,每个人在其日常生活中都要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的因和果进行分析,即人们都要对自己或别人的所作所为提出“为什么”的问题。所谓归因是对自己或别人所做过的事情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海德认为,人们把因果关系归为两类,一类是外部原因,另一类是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归因影响到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而归因后果影响后继行为的动机.用维纳的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习成败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 (1)学习兴趣、数学基础、教学方法和学习能力是影响优生数学学习的首要原因,且优生倾向于把自己的数学学习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原因: (2)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影响后进生数学学习的首要原因,且后进生倾向于把自己的数学学习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原因;(3)优等生组与后进生组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数学基础、家长支持、教学方法、他人帮助、学习能力、身体状况、教师个性魅力等归因要素上存在显著差异.优生的归因往往较为全面,后进生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波纳德·韦纳的归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理论认为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探询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美国心理学家Weiner B.认为,学生主要用四种归因来解释学业的成功和失败,即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它们在三个维度的不同位置上。第一个维度是内部和外部,能力和努力属于内部归因,运气和任务难度属于外部归因;第二个维度是稳定性,能力和任务难度比较稳定,而努力和运气则不稳定;最后一个维度是可控性,能力和运气是不可控制的,而努力是可控制的。归因方式不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控制不同,随后的情感反应也不同。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一理论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20.
一、循循善诱——柳暗花明又一村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行为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归因是有倾向性和规律性的,也有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学生在失败时总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脑袋笨、力不从心。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