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斌 《考试周刊》2007,(18):97-98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指社区组织或社区工作者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内青少年施以各种形式的课后教育,开设多种课程类型,从而提高青少年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或过程。“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产物,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提高德育实效,并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2005年,吉林市船营区利用治理整顿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有利时机,把濒于关门的社会办学机构划归政府统一管理,在全区建立了11个社区“青少年成长驿站”,既规范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教育行为,又很好地解决了部分学生课后管理问题,创造出了当前形势下发展社区教育的可行之路。船营区充分认识到社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拓宽渠道,注重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各种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社区“青少年成长驿站”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创造性,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单纯说教到注重道德体验,从过分注重教育形式到关注心灵的震撼和感应,从讲大道理到贴近生活实际,开创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利用Moodle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研究》是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及其教学应用模式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本文主要围绕实验过程中的切入点:Moodie运用于课前与课后的研究,介绍了如何利用Moodle平台进行语文的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从而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课后服务是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的服务,由政府经费补贴、学校酌情收费、教师获取适当劳酬的课后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课后服务不仅具有解决小学“三点半难题”的本体价值,还具有预防校园欺凌、践行素质教育、保证教育公平的育人价值和增加人民幸福感、缓解社会矛盾的发展价值。我国已形成了学校、学校家委会、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和社区主导的四种课后服务基本方式,也存在部分地区未开展课后服务、服务性质定位不明确、服务主体权责不明、服务的教育功能彰显不够、课后服务配套缺失等问题。改进课后服务还需明确定性收费、建立公正合理的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重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遵循自愿原则的同时对亟需服务群体给予优先保障,严格教育目标取向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加强课后服务过程管理与课后服务质量评估,健全课后服务统筹配套管理制度、整体联动化解课后服务难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社区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区教育” ,主要是指以乡镇地域为主的社区内 ,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 ,与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 ,为促进社区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 ,而进行广义教育的网络体系。它既是一种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活动 ,又是一种组织协调社区内外各种力量参与本社区内的各种学习与教育活动 ,为提高社区成员素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提供服务的教育新机制 ,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我们不妨将当前农村社区分为几种类型 ,其中本文所指的是农村中的城镇社区。这是目前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每个家庭和社会的事。青少年的教育更是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共同作用。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青少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要被社会环境所熏陶和感染。通过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交换,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定要对他们产生影响。所以德育工作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依靠社会的教育因素。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织,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城市小学德育工作应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让教育走入社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社区为依托,提高全民素质和发展社区”的新格局正在我国社区教育领域逐步建立,并从过去单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 近些年,我国的社区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一些社区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地区教育已经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无序步入有序,从活动型转向制度型、实体型、网络型和规范型,从经验型转为科研型,并且把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社区教育将以其“社区与教育结合”的独特教育方式,日益显示出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双减”强化了中小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旨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文章首先概述了“双减”政策的内容及意义,面对增加了教师“平衡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压力的现实问题,围绕《意见》中提出的“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发掘其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之间的关联,接着分析社区老年教育助力“双减”的背景因素,一是管理机构的统一易于形成教育的合力,二是“双轮驱动”的老年教育发展让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加有力,最后从两方面提出了社区老年教育助力“双减”的应对策略,分别为线下,老年学校(老年大学)带动人才、专业优势参与课后服务;线上,老年开放大学发挥网络资源、平台优势,并构建老年人才信息库。  相似文献   

9.
“双减”之前的教育“内卷”、家长“鸡娃”,学生校内外课业负担不断加重,导致体质健康、睡眠时长、视力保护等方面堪忧。面对新时代“强起来”的使命,面对教育公平、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文章提出了“六提六起来”的教育策略。“六提”就是要向常态课堂要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课堂的实际获得感、幸福感;家校合作上,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实际睡眠时长;积极开发校内外资源,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六起来”就是课后服务要实现做起来、问起来、学起来、练起来、玩起来、读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一、家庭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 20世纪80年代,国外教育学者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过“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的建议。进入21世纪时,日本国针对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在2000年“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拟订的教育改革十七条建议(草案)”中,首先提出“要培养富有人性的日本人”就“要认识到教育的基点是家庭”,因而对家庭的教育及家长的训练提出若于具体的建议。我国各地为了配合学校或社区提高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效果,在社区或学校里逐渐建立起众多的家庭学校。去年,在浙江。辽宁等省市…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的视角,探究“关心型”师生关系与课后服务本身的内在联系,强调课后服务中“关心型”师生关系体现出“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主体性;集中民主,呈现动态发展性;全面关注,体现多维连续性”等表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教师认同感和服务价值感,增强学生自主性和德育实效性,实现教育情感性和整体性相融。坚持关爱尊重与适当要求相结合、关注生存与关注存在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积极运用“对话“”实践“”榜样“”求证”的方法,构建课后服务中“关心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后服务乃至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麦全开 《中国德育》2005,(12):79-79
“三结合”调控式典型教育是现代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和社区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做法。我校针对生源素质低下的特点,依靠“三结合”力量对学生进行典型教育。要求学生在桉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实践证明,这一教育模式对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道德水平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在京举行为推进奥运背景下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交流借鉴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国际经验,探讨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于2006年5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奥运背景下的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诚信教育”、“青少年学生的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中课时数有限、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学生对待科技教育的态度不够主动等问题,提出了“翻转课堂”可以与青少年科技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论述了如何利用Moodle在线学习平台构建“翻转课堂”,使“翻转课堂”在科技教学中得以有效实施,从而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丽  迟烁  王倩颖  王乐 《成人教育》2021,41(12):34-37
社区青少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研学旅行融入社区青少年教育,能够推动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良好互动,是突破社区青少年教育现实困境的有利举措.结合社区青少年教育现有问题,提出了明确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教师能力水平、架构精品研学课程、打造长效管理机制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构成现代民主法制社会的基石是公民,而公民的培养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在小学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是从公民的角度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青少年良好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我校以“小龙人”形象工程建设为基础,依托“文明花”学生自主管理办公室,以各班自主管理站为阵地,把握社区与家庭的道德文化建设支撑点,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区青少年教育是整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产物。如何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发挥社区的有效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国内外社区青少年教育模式各有不同,宁波市"四点钟学校"是一种探索,其实践对社区青少年教育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实施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于课后服务,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学习生活技能,于教师而言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学校而言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展示校本文化。生活教育理论与课后服务的融合要遵循生活性、实践性、主体性、生成性的原则,要将教育理论作为支撑为课后服务提供方向,融合多方资源为课后服务助力,并在实践中对课后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课后服务是解决“三点半”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助推器”,是学生安全的“保护伞”,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加速器”。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调查了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的情况,分析了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课后服务顺利开展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上海北隅,彭浦新村,坐落着上海市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心”多年来树立起了“教育即服务,领导即服务”的观念,通过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打出4张服务牌。一是坚持服务学生,使“中心”成为每个学生多元智能开发的乐园;二是服务教师,使“中心”成为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三是服务学校,使“中心”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基地;四是服务社区,使“中心”成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当地由此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区域性大教育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