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之一。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相似文献   

2.
文苑 《阅读》2006,(11):42-43
V alentine's D ay情人节(2月14日)N ew Y ear's D ay元旦(1月1日)w inter冬C hristm as D ay圣诞节(12月25日)autu m n秋Than ksg iving D ay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H allow een万圣节前夜(10月31日)spring春E aster D ay复活节(一般指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G o od Friday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A prilFool’s D ay愚人节(4月1日)sum m er夏M oth er’s D ay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Internatio nalLabour D ay国际劳动节(5月1日)C hildren’s D ay儿童节(6月1日)Father’s D ay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相似文献   

3.
一、毛泽东重回人间的震撼耶稣的复活只是《圣经》中的一个故事,而“毛泽东”的重新复活却成了当代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1990年夏,一个美国人操着不大流利的中国话问:什么是“毛泽东热”?它是不是去年夏季以来中国最大的社会思潮?让人感到注目的不仅仅是这个,请看近几年国内的“毛泽东热”现象掠影。  相似文献   

4.
佛教与基督教是世界上两个影响巨大的宗教。佛教的明显特点是它在产生时就有无神论的倾向。基督教是典型的主张有神论的宗教,上帝或天主的观念是基督教基本的或最有代表性的关于神的观念。佛教与基督教虽产生于不同区域,但它们在"神"的观点上确实有不少可比之处。这既表现在异的方面,也表现在同的方面,在一些场合中还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5.
婚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往文化核心的主要桥梁之一。其中,中国封建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儒教婚姻重视宗族传承;西方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基督教婚姻则注重宗教传承。总体看来,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儒家文化意识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意识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阅读》2023,(29):4-7
<正>本篇适合:朗读、背诵同学们,四月到了,你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吗?在西方国家,这段时间可是有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哦!在一些地方,这个节日甚至比圣诞节还重要。它就是复活节。这个节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活泼可爱的复活节兔、圆滚滚的漂亮彩蛋、五颜六色的美味糖果——对孩子们来说,复活节就是一个快乐又好玩的节日,快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作为文化圆周上的一个扇面,它的深处潜埋着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十”字既是基督教神学信仰的象征,又是《圣经》文化的深层结构代码:它具有超时空、跨文化的语用特征,体现了基督教《圣经》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具有生成基督教神学体系的文化功能。“十”字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精神见之于现象的自然历史说、社会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论,包含着对立统一的思维构成原则,蕴涵着人类在时空两个维度上欲求超越自我的双重努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叶芝将爱尔兰民俗和神话作为自己的诗歌创造题材,致力于恢复凯尔特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他在创造中采用了基督教文化元素,将爱尔兰凯尔特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融合在一起。叶芝诗歌中兼具凯尔特传统与基督教元素,此外,他坚持用英语写作,体现了他诗歌中凯尔特文化与英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依赖与对抗。他在保持与本民...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荒原》中的女巫预言,可发现潜藏在其中的密码,它分为五个对应的子码:(1)“贝洛多纳”、“一个善于应变的女人”———代表圣杯;(2)“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代表利剑;(3)“这人带着三根杖”、“那被绞死的人”———代表主繁殖的神(如渔王、耶稣);(4)“水里的死亡”———代表着繁殖仪式中的死而复生;(5)“转轮”———代表着死亡与复活的轮回。本文通过它们对《荒原》做一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Christmas Day     
Lily 《阅读》2009,(12):42-43
●圣诞节是庆祝天主教中心人物耶稣诞生的节日,通常西方天主教堂在12月25日庆祝。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时期中国文化进入反思阶段.这一时期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在带来西方一些虽不是最先进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大量将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文学艺术等介绍到西方.汉籍西译推动了西方的启蒙运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历来就重视音乐的传播沟通作用,赞美诗是基督教通常教会仪式中的主要程式。富能仁利用无伴奏四声部合唱形式使傈僳族人改信了基督教。富能仁的宗教传播策略是一种隐蔽性的文化置换策略。傈僳族人能够接受基督教信仰,关键原因就是基督教在保留无伴奏四声部合唱这种傈僳族文化形式的基础上赢得了傈僳族的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希腊罗马的历史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实质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是这一历史观的突出特征。西方史学家在希腊罗马时代就把历史看做是具有理性的实践活动,排斥否定神灵对人事的影响,从而树立起人文主义的历史观。希腊哲学是基督教思想的来源之一,与基督教史学也有着密切联系。西方近现代史学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打破理性主义哲学对历史学的桎梏,并努力用辩证的方法将史论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陶亚萍  仇存玉 《阅读》2012,(Z1):50-51
<正>在南太平洋中,有一个世界瞩目的小岛——"复活节岛"。1722年4月5日,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罗格文率领的一支舰队发现了这个小岛,由于这一天正好是复活节,"复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40多年来基督教信仰始终是其政治生活的一小部分。青年时代的孙中山受过基督教文化的熏陶,作为民主革命家,他的民主革命思想及革命事业与基督教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他在民国元年间辞谢临时大总统后的三次以基督教为主题的演讲和在临时大总统任内时期的三封信以及孙中山的著述中。  相似文献   

16.
托妮·莫里森深受圣经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无一不体现出圣经中的原型。她的《秀拉》、《所罗门之歌》等几部小说中都出现了类似于耶稣的原型人物,以耶稣赎罪,救世和重生的主题原型出现在黑人社区。而作为代表黑人民族的女作家,她在运用这些原型的过程中,无疑增加了一些种族主义和女性主义色彩,这些"耶稣"原型的运用体现出莫里森对美国主流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戏仿和颠覆。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创立之初到中世纪之前的几百年时间,属于原始基督教时期,这一阶段其教会使用的音乐是基督教音乐的初级形式.从原始基督教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原始基督教音乐的几种重要形式、原始基督教与音乐有关的礼仪制度的形成及其音乐执业者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基督教音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历史上,人类对物质的欲求决定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发展方向,而不同族群的文化,则赋予这种发展不同的形式和内涵。毋庸讳言,新大陆,尤其是北美殖民史是欧洲人在寻求与亚洲的贸易新路线这一经济动机的支配下完成的,这也是最根本的动因,否则就会如同中国"郑和下西洋"一样,因无经济动力支撑,最后无果而终。在这一动因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为这一开拓史所披上的炫目多彩的意识形态外衣。本文将通过对《五月花号公约》背后的基督教因素的探究,尝试管窥不同的文明对人类活动空间开拓的能动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浦绫子的创作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冰点》是其基督教主题作品的代表作,体现出基督教思想与文学性的巧妙融合,同时也表现出作家创作时的选择性。文章从叙事学层面,对其在人物、心理描写两方面的选择性创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论李白的怀古情结与心理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古情结是李白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是诗人艺术创作和人生活动最敏感的区域。它从一种历史理性确立了李白人格的理想范式及功名的最高境界。李白的这种理想精神与盛唐文化气氛是相一致的,但他的这种理想又不可能在盛唐政治中实现。在理想幻灭的苦闷中是怀古情结给李白的心理带来了恰当的调适和引导。李白的浪漫是一种历史理性的复活和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