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课改前案例师:(出示图片一)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学生说图意。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列式?生:9 2=11。师:(出示图片二)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学生说图意。师:要求还剩几个苹果该怎样列式?生:11-9=2。师:认真观察两幅图的算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说明二者联系。师  相似文献   

2.
师:请同学们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师(多媒体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师:同学们,读了以后有问题要提吗?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生:(沉思了一会儿)生1: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生2: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生3: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位军神?师:同学们真会思考,围绕句子内容一下子提出了三个问题。再读读,看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学们又会有什么问题呢?生4:(学生读后一脸兴奋)老师,这儿为什么一连串用了三个感叹号?师:你真有一双慧眼,能…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师创设情境:二(1)班张华过生日,邀请了班上的同学。张华准备给每个同学2个蜜桃,如果来了2个同学,张华需要准备几个蜜桃?你们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生1:张华要准备4个蜜桃,用加法表示。师:为什么用加法算?生1:因为2个2相加。师:如果来了3个同学,张华需要准备几个蜜桃?你们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生2:3个2相加,算式是:2 2 2=6,所以,张华要准备6个蜜桃。师:如果来了6个同学,张华需要准备几个蜜桃?怎样列式?生3:6个2相加,算式是:2 2 2 2 2 2=12,所以,要准备12个蜜桃。师;如果全班50个同学都来了。有几个2相加?你会列式吗?(因为连加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乘法的认识》。教学目标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合理列出算式。会根据乘法的意义 ,解决简单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引入乘法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片段一、导入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生 :喜欢 !师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体育馆去参观 ,请同学们一起看屏幕。你知道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锻炼身体吗 ?(电脑显示一个共有 3排、每排有4个人的图画 )生 :共有 1 2个人。二、新授1 师 :同学们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其它同学听一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师 …  相似文献   

5.
一、设置游戏对比,让感知在不知不觉中开始 教学片段: 电脑分别出示: 师:猜猜看,下一个是谁? 生1:灰太狼. 生2:红太郎. 电脑出示: 学生(不约而同):黄老师! 师:挺难猜的吧!还想猜吗? 生:想! 电脑出示: 师:猜猜看,下一个是什么? 生(齐):红灯笼! 师:再下一个? 生(齐):紫灯笼! 师:再下一个呢? 生(齐):绿灯笼! 电脑依次出示: 师(故作疑惑):咦,这次怎么猜得这么准啊?  相似文献   

6.
口算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功,算理清晰,方法灵活,不仅能使计算结果正确,而且还能保证速度的快捷.那么,一道简单的口算试题,能带给老师和学生哪些方面的思考和成长呢? [教学片段] 板书:2/3×6×2/3×6 师:大家看这道题,2/3×6×2/3×6,不难吧!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挑出这道题呢? 生1:因为我们可能会把顺序弄错,算成:(2/3×6)×(2/3×6). [教师板书] 师:这个顺序错了吗?两个算式的计算有什么不同呢? 众生:没错啊!都是16嘛!加上小括号和不加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已走进校园,“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人文精神已经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扎根生长。《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都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但是,一味提倡无原则的激励性评价,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呢?请看下面几个案例。[案例一]教师正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师:小朋友,你能说出一个10以内的加法算式吗?生1:7+8=15。师(竖起大拇指):你真了不起!7加8等于15都会算了。生2:10+2=12。师…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一年级上64页~65页。片断一:情境感知,初识加法师:昨天,我们根据这幅主题图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现在,请你根据这幅主题图提一些求“谁和谁一共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生:苹果和梨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师:能列出算式吗?生:4+5=9。(师板书:4+5=9)师:算式中的“5”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生:5”代表有5个苹果,4”代表有4个梨。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松鼠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师:这个问题是用加法解决的吗?生:(齐)是。师: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荷叶上有几只青蛙?跳下水的有几只?一共有几只青…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8—70页。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出示课件,画面大门上写着加法算式:2+3+65+5+53+7+84+4+4+49+1+62+2+2+2+2)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学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发现“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二、认识“几个几”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图中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生1:我数兔是2个2…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商不变规律"教学师:口算100÷20=?生:5。师:在100÷20=5中,100、20、5分别是什么?生:100是被除数,20是除数,5是商。师:如果把它们分别填在下面表格里,怎么填?生:"被除数"下面填100,"除数"下面填20,"除法算式"下面填100÷20,"商"下面填5。师:如果老师把被除数100乘2,除数20也乘2,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并算出商吗?生:除法算式是200÷40,商还是5。(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填写表格)  相似文献   

11.
一、激趣导入,孕育口诀1.(故事导入: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师:听完故事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师:怎样列式?师:这里的20是怎样算的?生:4个5相加和是20.师:真不错!但如果要加的5越来越多,还用加法计算简便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揭示并板书课题.2.了解学习起点师:哪些同学听说过5的乘法口诀?谁能说说看5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生说师板书口诀)师:会说、会背了,那你对5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什么疑问呢?生:我想知道三五十五表示什么意思?生:乘法口诀有什么用?生:口诀是怎么来的?师:大家提出的  相似文献   

12.
教材与教学内容1 1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 .1 2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 :从算式到方程2 片段的简单描述教学之初 ,徐老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 ,引入课题 ,尔后通过具体的例子完成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生成式教学 ,下面即将进入的是第二个环节 :方程的估算 .师 :刚才大家表现得很棒 ,下面再尝试一组 ,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 :有 !(异口同声 ,充满了自信 )师 :点击 ,大屏幕上出示两道应用题 :1 七 ( 9)班有学生若干名 ,其中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4 0 % ,且比男生人数少 11人 ,七 ( 9)班有多少人 ?2 一批同学正…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三册第2~5页。教学目标 :1 从生活实际引入乘法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 在参与数学活动中 ,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乘法。3 会读写乘法算式 ,能说出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课堂实录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件 :熊猫京京图) ,京京最近有点不舒服。(课件演示 :啊嚏!我感冒了!这是山羊大夫给我开的药)活动一 :通过数一数 ,知道几个几可以列出连加算式 ,感知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1 数药片。师 :数一数 ,一共有多少粒药?你是怎么数的?算式怎么列?生1 :…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执教的“认识分数”一课,其与众不同的设计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片断一:师:请同学们用1、2这两个数组成尽可能多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算式。(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出8个算式,其中包括“1-2=?”和“1÷2=?”)师:今天,我们不研究“1-2=?”,先来研究“1÷2=?”。在算式“1÷2=?”中,1和2分别是什么数?生:被除数和除数。师:(出示:8÷4=?)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生: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生:还可以表示求8里面有几个4。师:能说说“4÷2=?”的意思吗?生:把4平均分成2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生:还可以…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做好铺垫,自主发现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生:……师:能从小到大说吗?生:(异口同声)0,1,2,3,4,5……20。师:20里面有几个十?生:20里面有2个十。师:2个十是多少?生:2个十是20。师:非常正确,今天继续学习认数。【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一方面,从学生喜爱的数字娃娃入手,通过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要求学生有序地从0数到20,不仅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激活了原有的认知结  相似文献   

16.
方旭 《四川教育》2005,(12):42-42
【教学片段】师:(板书12÷6=2)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这道算式。如果我们只改变这道算式中的被除数或除数,商可能会怎样?生1:商变了。生2:如果只改变被除数,被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大;被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小。生3:如果只改变除数,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小;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大。师:同学们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得真牢固!如果我们同时改变这道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商可能会怎样?这个问题有点难度,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举一些例子试试,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好吗(?学生独立活动2分钟)生1:我让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算式变成了“6÷3=2”,商不变。生2:我让被除数和除数…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分数。有个关于分数的问题,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帮忙,同学们愿意吗?(生表示愿意。)(电脑出示:山羊妈妈有两张同样大小的饼,小白羊吃了其中的15,小黑羊吃了其中的25,它们俩共吃了几分之几?)师:谁愿意解决这个问题?生:要想求它们俩共吃了几分之几,就是把15和25加起来,列式为15+25。师:这个算式是什么数相加?生:是两个分数相加。师: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简单的分数加法”(板书课题)。那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猜测一下,小白羊和小黑羊到底吃了多少,也就是这个算式的得数可能是多少?生:我猜可能得…  相似文献   

18.
(四) 特级教师阮端伦老师在讲授“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时,出示下面一组等式,要求学生观察、讨论: (5 41)×3=5×3 4×3 (9 15)×20=9×20 15×20 (5 30)×12=5×12 30×12 (25 5)×4=25×4 5×4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左边算式的特点? 生:(相互启发)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右边算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 教学过程: (师出示情境图如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发现有48个桃子和2只小猴.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2: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师:(板书问题)这个问题谁会列式? 生3:48÷2=24(个). 师:真不错,你不但能列出算式而且能把答案算出来.还有哪些同学已经有答案了?  相似文献   

20.
案例 :片断一师 :刚才大家发现上面几道算式都是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 ,谁能再举一个例子。生1 :8 +8 +8师 :很好 ,谁能举得长一些。生2 :5 +5 +5 +5 +5师 :好极了 ,再长一些的。生3 :6 +6 +6 +6 +6 +6 +6 +6。(一口气说了8个6)师 :老师刚才没听清楚。谁能重复一遍给老师听。(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他们没法重复。)师 :好 ,刚才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听清楚 ,请生3再重复一遍 ,看谁能听清楚。生3又说了一遍8个6相加的算式。(部分学生举手)生4 :6 +6 +6 +6 +6 +6 +6 +6。师 :你是怎么记住的?生4 :我数的 ,他一共报了8个6相加。师 :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