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引路人,而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角色。建设优秀和谐的班集体,必须从选拔培养班干部人手,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班干部和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下面就我个人的班级管理案例谈一下如何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代社会对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视,班委作为唯一的班级自主管理者,对班级建设的影响将是首当其冲必须完善成熟起来的理论体系。此研究从市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入手,得出不同学龄段班干部对班级建设的影响作用不一的探究性思考,并且发现班干部对班级建设的影响随着学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结合成长心理学和教育学与自身经历,我们研究团队得出了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水平不同,从而导致以上探究结果。根据结论对不同学龄阶段班干部的班级的管理提出不同的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培养班干部自主管理能力是提高一个班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但传统教育一直存在一个误区:片面地视班干部为班主任的帮手,是班集体建设中的"配角"。这种观点显然在信息技术大革命的今天难以立足。我认为,作为一个班级的核心力量,班干部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角",是一个班集体建立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好的"导演",是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发展方向并能让每一个班干部都有机会充分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构成班集体最主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在班级工作中,我尝试实行学生“民主自治”,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班集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一、选拔任用班干部实践证明,实施班级管理的有效机制首先是选拔培养一支符合学生意愿的干部队伍。因此,在班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我大胆进行了学生“民主自治”改革尝试,顺应“民意”,将以前“钦定”的班干部全部免职,同时宣布“放权”,由学生民主选举新一届班委。通过自我推荐、民主测评,先确定班委的候选人名单,然后由候选人竞职演讲,全班无记名投票,最终选举产生新的班委会。选举中,我“退居二线”当了“参谋”,但我仍然很高兴。我感到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做法才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班级管理观。事实上,这一举动产生的效应是积极的,新的班委成员威信高、干劲大,符合学生“民意”,而教师只是帮助小干部开展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由此井井有条,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二、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和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发挥班级奋斗目标的导向作用和各项制度的约束...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班级工作中,如果班主任事事都亲历亲为、面面俱到,那么必然会疲于应付、焦头烂额,并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在班级事务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建立一支真正负责的班干部队伍不仅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对班干部的培养,我摸索出了"三步走"的办法:选拔——培训——上岗。第一阶段:选拔,确定班级干部的最佳人选。为了确  相似文献   

6.
大学期间,班级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级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培养良好的班级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本文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体,从思想教育,适度施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清晰地阐明了大学期间班干部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班级凝聚力的强弱是一个班级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普通高中班级凝聚力建设过程存在班级目标游离、班干部工作不得力、班级活动缺失等问题,班主任应该通过制定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等策略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班级建设中,班级管理实行的往往是“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从班主任到班干部,从班干部到一般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学生(包括班干部)没有创造性的天地,个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常处于抽象状态。其结果是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班干部成了服从和执行所培养出来的“小警察”,有时还会造成藏族学生和汉族老师的隔阂。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重新给班干部和老师的管理角色定位,应该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把民主选举权真正还给学生。内地西藏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不是上下级的行政管理关系,而是平等的学…  相似文献   

9.
王潜力 《广西教育》2008,(29):30-30
选拔和使用好班干部是组织培养班集体的关键。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干部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对班干部采取“选、定、带、扶、送、放”六个步骤,逐步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个“小社会”。班干部是班级的精英,是联系学生的桥梁,是了解学生的窗口和有效渠道,当然也是老师的小助手,是实现学生自主、自控管理的重要分子,是自我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所以班干部的培养在办集体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低年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从小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减轻班丰任的负担.并且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浅谈一谈我对班干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班干部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培养班干部是优化班级管理,加强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如何才能培养好班干部呢?我认为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精心选拔是培养班干部的基础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校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学生自入学校以来就生活在班级集体中 ,做为班主任要讲究班级集体建设的艺术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抓好班风、学风 ,班干部的培养等工作 ,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建立良好班风和学风的重要因素。我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大胆尝试班干部聘任制,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指导思想,本着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育人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所谓“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是指班级的一切活动都从学生出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学生发展以“素质”提高为宗旨。此处的“本”即“根本”或“中心”之义。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与传统的“见分不见人”“教中无人”“以分为本”的管理样式截然不同,它关注的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追求的是班级管理过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和激励价值。下面联系班级管理实践,从班干部的“选聘”激励、学生的“评价”激励和“奖惩”激励三方面呈一管见。一、班干部的“选聘”激励激励是一种引导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以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心理过程。这里的…  相似文献   

15.
班级凝聚力是塑造优良班风学风的基石,对班级建设管理工作和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作者结合实际工作,探讨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认为应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氛围;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优秀的辅导员,还必须有一批能干的班干部。班干部作为联系辅导员与学生的桥梁,作为辅导员的助手,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以及在同学中的威信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班干部是班级工作的核心,是班级工作的“龙头”,是一个班能否形成良好班风的决定因素,因此,“龙头”建设应是辅导员的首要工作。本人在四年的辅导员工作中,借助“鲇鱼效应”对班干部进行选拔和培养,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罗灵华  卢茹 《职教通讯》2012,(20):71-72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实践表明"班干部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和锻炼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适应了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正>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头羊”,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队伍能带动整个班级健康发展。作为班主任,要抓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抓好班干部培养。这件事情做好了,班级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我在班级工作中是这样做的:一、选好配齐班干部,准确定位班干部班主任从接到某个班级开始,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要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如果是低年级(一、二年级),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确定职数,指定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简单,一切都“为师是听”。如果是中高年级,那就得慎重行事,事先制定《班干部选举条例》,客观地从德、智、体、美、劳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班干部人选,通过学生选举产生班干部。  相似文献   

19.
中职班主任工作应根据新时期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习惯,关爱学生,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给予学生充足的尊重与信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中,要重视班干部队伍建设,让学生多方位参与班级管理工作;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凝聚力提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由不同的班级组成的,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进行管理的最基层组织;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熏陶是非常大的,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够加强班级的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整个班级的形象得到提升;一个班级的发展不能只靠班主任或者班干部的力量,而是需要每个学生的共同努力,加强学生自主化的管理能够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健康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