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材分析《苗圃里的蒲公英》是鄂教版《科学》五年级《到苗圃去》单元的第四课。通过前几课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人工繁殖植物,掌握了人工繁殖植物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完成人工繁殖。学生经历了关于人工繁殖的探究活动,对植物的繁殖方式必然会产生更多想知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卵》是《新的生命》单元的第6课。《新的生命》单元,从植物的繁殖器官开始研究植物的繁殖过程,《动物的卵》一课承前启后,从植物繁殖过渡到动物繁殖。教材中,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了解一些动物的卵,观察鸡蛋,青蛙卵的孵化,了解鸡蛋的孵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涉及的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不用种子植物也能繁殖,帮助学生了解几种营养繁殖的类型;第二部分,指导学生选一种培植方式对植物进行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苗圃里的蒲公英》是鄂教版《科学》五年级《到苗圃去》单元的第四课。通过前几课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人工繁殖植物,掌握了人工繁殖植物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完成人工繁殖。学生经历了关于人工繁殖的探究活动,对植物的繁殖方式必然会产生更多想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是五年级《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种子繁殖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引入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植物繁殖方式多样性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6.
《做酸奶》一课旨在通过开展做酸奶这一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细菌的兴趣,推动学生带着“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的问题,自主尝试、自主探究,进而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分布及繁殖特点,了解细菌的“功与过”。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园地学科学用科学长阳县资丘教育辅导组高正绪(443514)在小学自然“植物的繁殖”教学中,学生在学植物的有性繁殖种子繁殖时,认识了完全花的构造后,独立观察解剖自己采集的花,有个同学解剖黄瓜花,发现它有萼片、花冠、雌蕊,没有雄蕊,我让全班同学都来...  相似文献   

8.
《植物怎样繁殖(二)》,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上,继植物的有性繁殖后,对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营养繁殖的学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初步掌握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的某些技能。本课是一节比较典型的技能训练课,下面仅就这节课中关于地上茎繁殖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祝晓梅 《黑河教育》2012,(11):65-65
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方式。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两种主要的繁殖方式——卯生和胎生.以及无论卵生还是胎生动物,在繁殖前、繁殖中和繁殖后都会做Ⅲ许多与繁殖有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0,(9):78-89
植物如何繁育后代 植物除了正常的种子繁殖后代的方式之外,还有一些奇特有趣的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11.
《植物怎样繁殖(一)》的重点是认识开花植物大多是用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传粉和受精是种子形成的重要环节。课前,教师应多准备些芍药花、海桐球花、桐树花,学生要每人准备一  相似文献   

12.
学习了《用根、茎繁殖植物》后,学生认识了一些植物的繁殖方法,一位同学问:“四季梅的繁殖方法属哪一种?” 听到这个问题,另一个同学马上告诉他:“四季梅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呀!”  相似文献   

13.
《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新内容,非常重要。在动物繁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论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提高动物繁殖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用根茎繁殖植物》一课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无性繁殖特性,培养学生动手栽培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甘薯幼苗作扦插材料。但是本地繁殖甘薯的做法与课文的第二部分以甘薯为  相似文献   

15.
教学分析 《花开花落为哪般》是湘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生生不息》的第一课。本课涉及的内容是在学习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之后,探讨植物花开花落为哪般,让学生明确植物繁殖的奥秘。这一课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植物的有关知识作铺垫。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每上一节自然课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认真抓好学生的课前观察,紧扣教材,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考察、调查,或有意识地安排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我在教学佣茎繁殖植物》时,把学生带到苗圃看嫁接,在上《杠杆》一课前,我安排学生将学校基建后剩余的废砖及石块集中堆放,一些大的搬不动的石头,引导学生想  相似文献   

17.
《植物怎样繁殖(一)》(人教社1989年版自然第四册)是在学生已有动物繁殖的知识和种向日葵的经验,以及学习了植物花的外部结构的基础上编排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开花植物大多用种子繁殖,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初步培养儿童用归纳法思考问题的能力。为了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我认为特别要抓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1.要抓住重点。种子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种子的形成是建筑在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构造和功能上的。因此,第一步先要观察和了解花蕊的构造。在观  相似文献   

18.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鲢鱼、鲫鱼、鲤鱼等常见鱼作为观察材料,另外动员有条件的学生课前自己捞一些小鱼。 供学生直观了解鱼的繁殖的灯片 主要教学过程 一、以鱼与人的关系为话题,引入学习,大家说说鱼同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鱼的动机。 二、观察,描述 1.各组分别观察几种鱼,让学生说说他们认识的其它的鱼,然后找鱼的共同点: “这些鱼的外形虽然各不相同,是不是有共同的地  相似文献   

19.
发挥电化教学在中师《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张新华一、学习知识用电教新编《生物学》教材被子植物的*分科举例一节中提到的植物,有一些*学生没见过,如芍药、佛手、百合,*而又有一些植物学生尽管看过但认识*较模糊。在缺乏实物、标本,又没有*现成挂图的情况下,电...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9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